喜德县以工代赈建设“十一五”总体规划

 

第一章  规划概述

 

第一节  编制背景和编制依据

 

    一、编制背景

    喜德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州中北部,全县幅员面积2206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169个行政村,现有人口15.2万人,彝族占85.6%,属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县,是国家重点扶持县之一。全县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50011万元,财政收入3439万元,财政支出18782万元,是典型的财政倒差县,2004年末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753元。

    以工代赈是国家为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生存条件而进行开发式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党和国家的“德政工程”。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坚持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体现社会公平,把贫困和扶贫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国务院已批准从“十一五”开始,将“五年计划”更名“五年规划”,并要求从实际出发,科学务实地编制规划。为作好今后五年(20062010年)的以工代赈工作,进一步改善贫困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及生态条件。在“十一五”期间坚持以工代赈为经济建设服务,为贫困农村服务,为扶贫开发服务,围绕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易地扶贫三大工程建设,促进贫困地区农民尽快脱贫致富,使我县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的喜德,我们编制了《喜德县20062010年以工代赈项目建设规划》。

    二、编制依据

    本规划编制的依据:

    1、四川省以工代赈办《关于开展以工代赈建设规划试点县编制工作的通知》。

    2、四川省以工代赈办《关于印发以工代赈“十一五”规划文本格式及内容要求的通知》。

    3、凉山州20012010年以工代赈扶贫开发规划。

    4、喜德县20012010年以工代赈扶贫开发规划。

    5、喜德县人民政府《关于编制以工代赈“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6、喜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二节  规划区域和规划期

 

    一、规划区域

    本规划的区域范围共涉及24个乡镇118个村,其中“万村扶贫”即重点贫困村53个。

    二、规划期

    本规划规划期为五年即20062010年。

 

第三节  规划要点和主要结论

 

    一、规划发展目标

    通过20062010年规划期内以工代赈项目建设规划使喜德县贫困农村基础设施有明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较“十五”期间有重大的改变,使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到2010年,全县以工代赈发展目标为以工代赈建设项目总投资10518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7908万元。分别是:基本农田建设项目以工代赈资金600万元;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以工代赈资金300万元;乡村道路建设项目以工代赈2205万元;人畜饮水建设项目以工代赈资金353万元;草场建设项目以工代赈资金400万元;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以工代赈资金4050万元。

    二、规划期内建设内容及规模

    我县以工代赈“十一五”规划期内建设内容及规模为:一是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0000亩,其中:坡改梯7600亩、土改田700亩,冬水田1400亩,新开垦耕地300亩,在改田改土的基础之上建设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7900亩。二是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渠系工程10处,长度为80公里。开挖土石方37780立方米,水泥浆砌27201立方米,水泥2883吨;提灌工程建设农机流动抗旱提灌服务队33个,新增装机容量6台(套)99千瓦,建电力提灌站1128.5千瓦,维修改造装机容量4台(套)66千瓦。三是乡村道路建设54个村通村公路建设299.9公里,其中:新建通村公路191.2公里,改建通村公路108.7公里,桥梁397延米/16座。四是人畜饮水建设共计46处,建水池45口,1485 立方米,安装引水管道448公里。五是草场建设种植优质牧草1500亩,建圈舍10000平方米,调购本地母牛1000头,本地母羊3000只,引进波尔山羊种羊300只。六是易地扶贫搬迁16208100人,建住房129600平方米,附属设施48600平方米;调整土地8100亩;改造中低产田110亩;建蓄水池251838立方米,人畜饮水管道448公里;输电线路225公里;新改建乡村公路126公里;建设草场4520亩;建村小191330平方米;建村卫生所201000平方米

    三、规划期以工代赈项目总投资

    我县“十一五”规划以工代赈项目投资估算为总投资10518万元,其中申请国家以工代赈资金7908万元。以工代赈资金分行业为:基本农田600万元,小型农田水利300万元,乡村道路建设2205万元,人畜饮水353万元,草场建设400万元,易地扶贫搬迁4050万元。

    四、规划期受益情况

    “十一五”规划使24个乡(镇)118个村25651104170人受益。

 

第二章  贫困现状与发展机遇

 

第一节  发展和贫困现状

 

    一、以工代赈“十五”期间建设和发展状况

    喜德县属国家和省、州的老少边穷地区,也是以工代赈重点投入地区。“十五”期间(截止2004年底),在国家发改委、省、州以工代赈办的大力倾斜和支持下,国家和省、州共安排喜德县以工代赈资金3373万元。项目覆盖全县24个乡镇,投入范围为交通、农业、人畜饮水及乡镇供水、小型水利、种草养畜、农村微水电、农机提灌、教育扶贫、易地移民扶贫等九个方面。

    以工代赈这项重要的基本建设性质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对改变我县贫困农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贫困地区生产、生活、生存条件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十五”期间,全县以工代赈建设成就显著。

     “十五”以来(截止2004年),在国家发改委、省、州以工代赈办的大力支持和扶持下共投入我县3373万元,建设了一大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山区农民的生产、生活和生存条件。具体为:

    交通建设方面。累计投入以工代赈资金1187万元,共新改建通乡通村公路32261公里,新改建桥梁428延米/12座。通乡通村公路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我县广大贫困农村的交通运输条件,对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解决了贫困地区群众出门难的问题,使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物资的运输和商品交换难的问题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农业建设方面。累计投入以工代赈资金242万元。完成中低产田土改造6450亩,其中:建设特色基地3750亩。为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增加了贫困农户的经济收入。

    小型水利建设方面。累计投入以工代赈资金115万元,完成整治改造和新建水利工程1038公里。新增有效灌面2500亩,恢复灌面4290亩。

    人畜饮水及乡镇供水建设方面。累计投入以工代赈资金189万元,完成人畜饮水工程16处,3个乡(镇)供水站,解决了1.9万人、4.7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地区农民群众饮用水水质,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

    农机提灌及小微电建设方面。累计投入以工代赈资金101万元,完成农机提灌站建设新增装机容量47698千瓦,新增提水能力4900立方米/小时,新增恢复有效灌面2450亩;完成小微水电站新建121261千瓦,改造恢复小微电181860.5千瓦,年新增发电量26.6千瓦/小时。

    教育扶贫建设方面。累计投入以工代赈资金50万元,完成10所乡村小学基础设施及教学设施建设。解决学生饮水困难人数2676人,建操坝3073平方米,修围墙500m,架设输电线路10km,维修教室3435平方米,新建教室100平方米

    种草养畜建设方面。累计投入以工代赈资金150万元,完成种植优质牧草4900亩,引进良种5385头(只),发展草畜4.6万头(只),发展科技示范园区7个。

    易地移民扶贫建设方面。累计投入以工代赈资金1339万元,完成搬迁人口10154556人。完成乡村道路建设64公里,建蓄水池29635立方米,铺设管道125公里,架设输电线路42.6公里,基本农田建设2369亩,建住房101581200平方米

    “十五”期间,以工代赈投入是规模逐步扩大,覆盖行业较多,受益群众不断增大,实施和建设效果越来越显著,对贫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向纵深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是以工代赈资金既是基本建设资金,又是我县贫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重要投资来源,对启动贫困农村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作用十分突出;二是极大地促进了我县贫困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加快了贫困农村的交通、小型水利、人畜饮水、农业、畜牧、易地移民扶贫等基础设施及基础产业建设步伐,为我县经济发展,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以工代赈对促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促进我县农村经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四是以工代赈能够为贫困农村剩余劳动人口提供就业机会,项目区农民通过投工投劳获取劳务报酬,直接增加了贫困农户的经济收入,项目区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1年的542元增加到了2004年的1050元。

    二、贫困现状

    去年,县委、县政府继续抓住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扶贫开发统揽全局,以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突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旅游开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工作重点,促进了全县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2004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0011万元,同比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15367万元,增长5%;第二产业18439万元,增长16%;第三产业16205万元,增长10%。财政收入3439万元,增长34.9%,财政支出18782万元,增长67.3%;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3829万元,增长18.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8779万元。

    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在国家、省、州以工代赈办的大力支持和扶持下,喜德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明显改善。自开展以工代赈扶贫工作以来,县委、县政府一直把以工代赈扶贫工作当作关系喜德发展与振兴的全局大事来抓,“动感情、动脑筋、动真格”,举全县之力,采取工程式扶贫,大打扶贫攻坚战,取得了较大成效,坚持用“温饱摆第一,苦熬变苦干”,将“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的扶贫攻坚思想,统一于全县干部群众的认识,以解决温饱为中心,以解决贫困能力和以抓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重点,以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大了扶贫攻坚力度。到2004年底,全县贫困人口由86430人减少到62097人,贫困农户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542元增加到1050元。贫困山区通路、通水、通电、通广播电视有了大幅度提高,基本农田建设有了显著改善,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农业产业化初具雏形,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为“十一五”及今后较长阶段的工程式扶贫和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纵向比较,我县以工代赈扶贫工作取得了较大成就,但横向比较,贫困形势还相当严峻,发展差距越拉越大,县级财政收支矛盾越来越突出,农民人均纯收入较全省低827.3元(全省为2580.3元),民穷县困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目前,贫困人口主要居住在地处高寒山区、深山区,海拔大都在25003500米之间,山高、坡陡、自然灾害活动频繁,生产方式原始落后,经过多年的努力,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返贫现象十分严重。特别是居住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群众贫困状况更加突出。具体体现在:一是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到2004年尚有年纯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62097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0.9%,其中纯收入在637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34939人,占相对贫困人口的56.3%,占全县总人口的23%。同时,农村生产力十分低下,刀耕火种广种薄收,处于靠天吃饭的局面;二是农村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生产、生活条件差,抗灾减灾能力薄弱,以路、水、电、土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十分落后,到2004年底尚有84个村处于自然生态环境较为恶劣的地方,农村饮水困难人数52611人,饮水困难牲畜头数12万头(只);三是社会发展滞后,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农村学龄儿童上学难的现象较为普遍,农村成人文盲半文盲人数较多,贫困山区群众缺医少药状况还未根本好转。

    大面积的深度贫困,是喜德县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矛盾,以工代赈扶贫攻坚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特殊性。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贫困群众解决温饱问题,脱贫致富的难度越来越大。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产业结构,面临着开放市场的强烈冲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水资源较为贫乏,发展资金严重不足,严重制约着贫困地区贫困农村脱贫致富的进程。要解决好贫困山区的这些问题,只有依靠以工代赈对贫困山区大量的投入和支持,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第二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贫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贫困地区由于受历史、自然、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困扰,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状态,造成目前这种状况是有诸多原因的。一是历史原因,喜德县直接从奴隶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属一步跨千年的贫困县,由于特殊的社会发展历史,现高寒山区尚处于刀耕火种,广种薄收,造成社会生产力低下,生产方式落后,文化、教育、卫生发展滞后,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十分脆弱;二是自然条件差,气候条件恶劣。喜德县地处边远、高寒山区,境内以高山、二半山为主,占全县总面积的96.2%,海拔高、土地贫瘠零散,冰雹、暴雨、泥石流、低温阴雨、春干缺水等自然灾害频繁,抗灾减灾能力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极其脆弱,农作物产品结构单一,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极其低下;三是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喜德县工业基础薄弱,交通、能源、电力、通讯设施较为落后,交通不便、能源匮乏、信息不灵,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四是贫困地区居住条件恶劣,喜德县相当部分彝族群众居住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和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地区,自然灾害频繁;五是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加剧了贫困深度,给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挑战,为全县脱贫致富奔小康带来严重阻碍。

    二、以工代赈资金使用、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喜德县以工代赈资金计划在实施过程中,资金的使用基本上能按国家、省、州有关以工代赈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和相关政策规定执行,坚持项目计划、资金实施分离管理,强化计划的严肃性,加强资金“报帐制”管理、实行工程质量责任终身追究制,项目竣工验收制、审计制、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项目档案管理。全县以工代赈管理在不断完善和规范,但是在资金、计划、项目实施管理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存在调整以工代赈建设项目计划,有的未严格按省、州计划下达执行项目;二是配套资金落实困难;三是上级计划下达偏晚,导致资金到位慢,项目建设开工较迟,影响了工程进度;四是部分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大,给县级地方政府带来巨大压力。五是部分项目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六是投入严重不足,这些项目资金的投入主要依靠国家、省、州的投入,县级财政无力拿出相应的建设资金。

 

第三节  发展机遇

 

    进入二十一世纪,国家明确提出了要构建和谐社会,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党中央、国务院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对西部地区给予大力支持,在重点项目和贫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快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加快西部地区开发和改革步伐,强化政策落实和规划指导,加快人才开发,促进西部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所突破。就必然要对西部贫困地区有较大的投入和支持。国家将会拿出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入到西部地区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对贫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将会有更大的支持。所以我县以工代赈扶贫工作面临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必须抓住这一重要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好国家宏观政策,将我县以工代赈扶贫工作不断推向新高潮。一是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增强贫困地区农村道路通行能力,注重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建设一批路、水、土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山区农民收入;二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抓住国家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将生存条件恶劣,无法就地越温的贫困农户搬迁到生存条件较好的二半山区安置,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保护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三是抓住机遇加大加快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建设一批优质荞燕麦基地、优质大红袍花椒基地、优质蚕桑基地、优质百万株蜡虫基地、优质脱毒薯基地。

 

第三章  规划规模与组织

 

第一节  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以工代赈是我县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的重要投资渠道和来源,“十一五”期间,我县以工代赈建设的总体思路是:

    抓住国家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解放思想,加快扶贫开发进程,围绕喜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以“农业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的经济战略及扶贫攻坚总体规划目标,同交通、水利、农业、畜牧等专项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在国家扶贫战略和全省、全州扶贫开发总体规划部署的指引下,在国家和省、州的大力扶持下,坚持以工代赈为经济建设服务,为贫困农村服务,为扶贫开发服务的方针,围绕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易地扶贫三大工程,管好用好以工代赈资金,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必须突出路、水、土、易地移民、畜牧业等基础设施建设,狠抓支柱和重点产业。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及农业产业化进程。围绕确定的扶贫目标,全面落实以工代赈各项建设任务。促进我县经济跨越式发展,逐步缩小同发达地区的差距。

    一、“十一五”以工代赈建设的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实施以工代赈战略的总体部署,喜德县以工代赈“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精神,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历史机遇,坚持以扶贫开发统揽全局,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围绕解决全县农村贫困人口温饱这一中心任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求实创新,确保重点,集中突破,加强管理,提高效益,把贫困农民的切身利益作为规划编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改善贫困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体现社会公平、公正,促进农民增收,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二、“十一五”以工代赈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以工代赈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在实施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要充分体现以工代赈扶贫工作以国家政府为主导的原则,号召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以政府扶持为导向,充分调动贫困乡村广大干部群众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落实兑现以工代赈劳务报酬,使贫困群众从参加以工代赈工程建设中获得相应的经济收入,保护群众的利益和贫困地区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

    坚持解决当前问题与着眼长远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既要有抓住机遇、抢先发展、解决当前重大问题的紧迫感,又要树立长期奋斗、持久不懈的思想准备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力求实效,把这项德政工程进行到底。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尊重民意,充分体现民主性的原则。广泛听取贫困群众意见,调动规划区域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规划的积极性,充分尊重贫困村村民的意愿,切实提高规划的社会参与度。

    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原则。

    坚持以工代赈基本建设程序原则。

    坚持重点贫困村优先的原则。

    坚持体现公平、公正相结合的原则。要做到对象公正、机会公正、程序公正、制度公正。

    坚持投入与产出相结合的原则。

    三、“十一五”以工代赈规划目标

    2010年以工代赈规划目标:一是通过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乡村道路建设,加快乡村道路建设步伐,调整优化农村公路布局,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网;建设一批小型、微型水利设施及农机提灌设施,增加和改善灌面;建设人畜饮水工程,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加快中低产田和坡改梯改造工程,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建设一批特色基地,使农民增产、增收;大力推进种草养畜,使畜牧业产值比重达到农业总产值的60%;积极实施易地移民专项工程,使之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通过这些以工代赈项目的实施使全县贫困地区农民贫困乡村稳步脱贫,走向富裕、奔向小康。

    2010年,全县以工代赈项目建设总投资达到10518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7908万元。

    一是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总投资达到800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600万元,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0000亩,其中:改造坡改梯7600亩,土改田700亩,冬水田改造1400亩,新开垦耕地300亩,建设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7900亩。

    二是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总投资达到397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300万元,建设引水渠道80公里,新建农机提灌站6台(套)99千瓦,改建农机活动提灌站4台(套)66千瓦,建电力提灌站128.5千瓦。新增灌面3680亩,改善灌面6020亩,解决2610人、9365头(只)四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三是乡村道路建设项目总投资达到3057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2205万元。建设通村公路299.9公里,桥涵397延米/16座。

    四是人畜饮水建设项目总投资达到499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353万元,建设蓄水池1485立方米,引水管道448公里。解决14个乡(镇)32个村352017650人、41569头(只)四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五是草场建设项目总投资达到500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400万元。建设草场1500亩,修建圈舍10000平方米,引进良种4300头(只)。

    六是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总投资达到5265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4050万元。搬迁16208100人。

 

第二节  建设布局和建设任务

 

    一、建设布局

    根据“十一五”规划区内贫困人口分布和以工代赈扶贫开发的重点,“十一五”以工代赈建设布局是:“十一五”以工代赈要紧紧围绕“四个重点”(即突出抓好以工代赈乡村公路易地扶贫农业基本农田建设水利工程)的布局开展工作,一是继续抓好贫困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进一步加强交通、基本农田水利建设,逐步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二是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努力解决好贫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三是加大成片开发和综合治理力度,努力形成区域特色经济。

    项目布局在全县24个乡(镇)118个行政村。其中重点贫困村53个。

    二、建设任务

    ㈠农业建设方面

    继续加大对中低产田土和坡改梯建设力度,到“十一五”末,改造中低产田土10000亩,其中建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7900亩,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在改田改土的基础上建好优质荞燕麦基地、洋芋生产基地,并通过招商引资实行“公司+农户”形式建立土豆淀粉厂、荞燕麦厂;二是建设好优质蚕桑基地、优质百万株蜡虫生产基地;三是在坡改梯建设中实施好优质大红袍花椒基地和干果经济林基地。

    ㈡基本农田小型水利方面

    以小型水利工程为主,新建、改造、配套和节水并举,新建渠堰80公里,加快贫困村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建设小型农机流动提灌工程3处,新增装机容量6台(套)99千瓦,维修改造农机抗旱提灌设备4台套66千瓦;建电力提灌站128.5千瓦。

    ㈢交通建设方面

    以乡(镇)村公路建设为主,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中力量,重点抓好通村公路、断头路、联网路和经济开发路的建设,以县城为中心,以各乡镇为重点,覆盖村组,为全县脱贫致富奔小康创造条件。一是在通乡公路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全县扶贫的总体要求,在配套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布局上,加快到村公路的建设和改造延伸步伐,切实改变和解决贫困农户出门难的问题;二是搞好县至乡道的西米路、两米路等重点工程建设。采取定额补助或以奖代补的方式,加快建设步伐。到“十一五”末建成通村公路54条,299.9公里,其中:新建通村公路191.2公里,改建通村公路108.7公里,桥涵397延米/16座。

    ㈣人畜饮水建设方面

    加强人畜饮水工程的规范建设和管理,结合当地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加快农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的步伐。适当集中资金建设一批标准较高、水源稳定的乡(镇)供水工程,认真解决好以往建设中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加强管理,保证项目效益的长期发挥。建引水管道448公里,蓄水池1485立方米,解决14个乡镇32个村352017650人、41569头(只)四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㈤畜牧业草场建设方面

    建立畜牧商品生产基地,重点抓好肉羊生产示范户300户,规模达到3300只,带动周边养殖户;建肉牛示范户200户,规模达到1000头,并带动周边养殖户发展。建设优质牧草基地1500亩;新改建圈舍10000平方米

    ㈥易地移民搬迁建设方面

    易地扶贫开发建设是使生存条件恶劣,就地无法越温的贫困群众摆脱贫困,保持生态环境和推进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县高寒山区群众贫困程度深,脱贫致富难,加之贫困地区生态环境、生存环境极其恶劣,当地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就地无法越温的地方易地移民扶贫开发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着开放式、统筹型、捆绑式扶贫的思路,结合以工代赈建设的特点,在易地移民区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将移民区道路、人畜饮水、种草养畜、改田改土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提高移民效益,使之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加快脱贫步伐。“十一五”期间共搬迁16208100人,项目涉及22个乡(镇)42个村,建设基本农田8210亩;建设草场4520亩,圈舍设施48600平方米;建水池1031838立方米,引水管道268.8公里;新建乡村道路82公里,改建公路44公里;建住房及附属设施178200平方米;架设输电线路225公里;建学校191330平方米;卫生院201000平方米

 

第三节  “十一五”以工代赈专项规划概述

 

    “十一五”以工代赈规划涉及六个专项规划:

    基本农田专项规划。“十一五”规划期间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总投资800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600万元,拟建设中低产田改造10000亩,其中:坡改梯7600亩、土改田700亩、冬水田1400亩、新垦耕地300亩。在改田改土综合治理的基础上建立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农村经济结构调整)7900亩,其中:蚕桑生产基地1500亩,分布于拉克四合村1000亩,鲁基大埂村500亩;优质花椒生产基地1800亩,分布于米市镇尔夫村、九书村各500亩,博洛拉达乡火普村300亩,贺波洛乡跃进村500亩;优质苹果生产基地500亩。分布于且托乡联合村500亩;优质蜡虫生产基地500亩,分布于两河口镇两河口村500亩;优质苦荞麦生产基地1800亩,分布于洛莫乡马洛村500亩,乐武乡达洛村500亩,北山乡自哈村800亩;优质脱毒薯生产基地1800亩,分布于光明镇丕约村800亩,博洛拉达乡火普村500亩,尼波镇呷洛村500亩。

    小型农田水利专项规划。“十一五”规划期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总投资397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300万元。“十一五”期间拟建小型水利工程共计10处,新建渠道及整治长度80公里。农机提灌5个工程点,新建农机流动抗旱提灌服务队3处、3个,新增装机容量6台(套)99千瓦;新建电力提灌站128.5千瓦;维修改造农机流动抗旱提灌设备4台(套)66千瓦。新增灌面3680亩,改善灌面6020亩,解决2610人、9365头(只)四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一是渠系项目分布在县境内6个乡(镇)涉及14个村52个组的230211140人的灌溉用水困难。拟新改建沟堰10处,80公里。

    项目布局在:光明镇光荣堰改建1处,渠道整治长度8.7公里;红莫镇回龙堰改建1处,渠道整治长度7.2公里;光明镇联合堰(甘哈觉莫村)新建1处,渠道整治长度7.2公里;两河口镇洛甘堰新建1处,渠道整治长度8.8公里;光明镇红星堰(新联村)续建1处,渠道整治长度7.8公里;则约乡石门堰新建1处,渠道整治长度8.2公里;李子乡大兴堰新建1处,渠道整治长度8.6公里;两河口镇三合堰新建1处,渠道整治长度7.4公里;冕山镇和民堰新建1处,渠道整治长度8.8公里;红莫镇司金堰新建1处,渠道整治长度7.2公里。

    二是农机提灌项目分布在4个乡镇,12个村,拟新改建农机提灌站4165千瓦,新建电力提灌站128.5千瓦。

    项目布局在:红莫镇斯金村,拟建农机流动抗旱提灌服务队1处,2台(套)33千瓦;冕山镇五合村新建电力提灌站1台(套)28.5千瓦;冕山镇尔史村,拟建农机流动抗旱提灌服务队1处,2台(套)33千瓦;两河口镇瓦库村,拟建农机流动抗旱提灌服务队1处,2台(套)33千瓦;光明镇新联村改造农机流动抗旱提灌设备4台(套)66千瓦。

    乡村道路专项规划。“十一五”期间,按照“重点建设不通村的村道,打通毗邻乡镇通道,加快出口、断头、经济路建设”的要求,五年间,乡村道路建设项目总投资3057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2205万元。涉及全县24个乡镇54个村。逐步形成一个以县道为骨干,以乡道为支撑,村道为网络的全县公路交通网。使我县贫困乡村的交通条件得到一个较大的改善和提高,切实解决贫困农户出门难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以通村公路为重点,到2010年新增通公路村54个,通村率达到52.7%,新建公路里程191.2公里,改建通村公路里程108.7公里,桥涵397延米/16座。具体为,2006年规划建设实现通公路村10个村,公路建设里程63公里,桥涵115延米/4座。2007年规划建设实现通公路村11个村,公路建设里程61.5公里,桥涵45延米/2座。2008年规划建设实现通公路村达12个村,公路建设里程56.5公里,桥涵95延米/4座。2009年规划建设实现通公路村11个村,公路建设里程61.6公里,桥涵70延米/3座。2010年,规划建设实现通公路村达10个村,公路建设里程57.3公里,桥涵72延米/3座。

    人畜饮水专项规划。“十一五”期间拟建人畜饮水工程共计46处,总投资499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353万元。拟建水池45口容积1485立方米,安装引水管道448公里。项目涉及14个乡(镇)32个村64个组。解决14个乡(镇)32个村352017650人、41569头(只)四大牲畜饮水困难问。

    项目布局在:两河口镇斯果觉村、火觉莫村、洛各村、波振村;鲁基乡中坝村;冕山镇供水站扩建(和平村)、尔史村、洛发村、小山村;红莫镇红莫村;贺波洛乡布尔村;洛莫乡马洛村、瓦沃村、乃拖村;依洛乡依普书村、则觉村;乐武乡打洛村、则呷村;米市镇根依灯村、且莫村;尼波镇甘洛村、尼觉村;洛哈镇都来村、洛子村、阿洛村、坪其甘村;拉克乡干拖村;则约乡吞地村、哈尔宜莫村;李子乡史觉村。

    草场建设专项规划。“十一五”规划期间草场建设规划项目总投资500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400万元。共涉及10个乡(镇)20个村。建设肉牛示范户200户,肉羊示范户300户,建优质牧草1500亩,圈舍10000平方米,引进良种肉牛1000头,肉羊3300只。并开展科学种草养牛、技术培训1500人次及开展疫病防治等。

    项目布局在:冕山镇小山村、洛发村;拉克乡四合村、干拖村;鲁基乡大埂村、依洛洛村;李子乡史觉村、洛乃格村;且拖乡且拖村、三甘果村;两河口镇洛甘村、三合村;贺波洛乡桌古村、跃进村;光明镇甘哈觉莫村、炭山村;东河乡东河村、瓦尔村;红莫镇司金村、果布村。

    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规划。“十一五”期间,易地扶贫移民搬迁项目总投资5265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4050万元。共涉及22个乡镇42个村。

    项目布局在:2006年涉及8个乡镇10个村,共安置移民3241620人;2007年涉及7个乡镇9个村,搬迁移民3241620人;2008年共涉及8个乡镇9个村,共搬迁移民3241620人;2009年共涉及7个乡镇8个村,搬迁移民324162人;2010年共涉及7个乡镇8个村,搬迁移民3241620人。

    建设规模及内容为:基本农田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土110亩,从原住户中调整农田8100亩;建蓄水池1838立方米,铺设人畜饮水管道268.8公里;架设输电线路225公里;新建公路82公里,改建44公里;建设草场4520亩,牲畜饲养设施48600平方米;建住房1620129600平方米;附属设施建设48600平方米;建学校191330平方米;建卫生所201000平方米

 

第四节  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一、项目总投资

    20062010年,我县规划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共计六大类,包括基本农田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乡村道路建设、人畜饮水建设、草场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依据规划期内的建设目标和建设任务。根据国家对西部大开发的增加投入和国家财政预算内扶贫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含国债以工代赈资金)的增长和地方财力逐渐好转,按照各项目建设定额、标准,(20062010年)我县“十一五”规划以工代赈建设项目总投资为10518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7908万元。分行业投资估算为:基本农田建设总投资800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600万元;小型农田水利总投资397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300万元;乡村道路总投资3057万元,其中以代赈资金2205万元;人畜饮水总投资499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353万元;草场建设总投资500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400万元;易地扶贫搬迁总投资5265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4050万元。

    二、资金来源

    “十一五”以工代赈项目总投资10518万元。项目资金来源为申请国家以工代赈资金7908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投劳折资2610万元。

 

第五节  年度实施计划

 

    根据我县规划区域内的区域特点,按照县级各行业建设项目轻重缓急原则以及遵照省以工代赈办提出的“十一五”以工代赈规划A级优先和B级优先原则,我县“十一五”规划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顺序表如下:

喜德县以工代赈建设“十一五”年度实施计划表(2006年)


项目名称 乡镇名称 村名 建设规模及内容 项目总投资
总投资(万元) 以工代赈资金(万元)
  全年合计       2150 1580  
基本农田 2个乡镇 3个村 中低产田土改造2000亩,建蚕桑基地1000亩,花椒基地1000亩。 160 120  
1   拉克乡 四合村 中低产田土改造1000亩,建蚕桑基地1000亩。 80 60  
2   米市镇 尔夫村 中低产田土改造500亩,建花椒基地500亩。 40 30  
3   米市镇 九书村 中低产田土改造500亩,建花椒基地500亩。 40 30  
               
小型农田水利 2个乡镇 3个村 渠道整治16公里,开挖土石方6810立方米,水泥浆砌5440立方米,水泥576.5吨,农机提灌2台(套)33千瓦。 80 60  
1   光明镇 光荣村 渠道整治8.7公里,开挖土石方3750立方米,水泥浆砌2958立方米,水泥313.5吨。 29 20  
2   红莫镇 回龙村 渠道整治7.3公里,开挖土石方3060立方米,水泥浆砌2482立方米,投入水泥263吨。 26 20  
3   红莫镇 司金村 建农机流动抗旱提灌服务队,新增装机容量2台(套)33千瓦。 25 20  
乡村道路 10个乡镇 10个村 建通村公路63公里,其中:新建31公里,改建32公里,桥涵115延米/4座。 658 440  
1   东河乡 拉克村 新建公路10公里,桥35延米/1座。 99 80  
2   红莫镇 桃源村 改建公路8公里。 80 48  
3   冕山镇 新桥村 新建公路3公里。 30 24  
4   博洛拉达乡 则巴村 改建公路4公里,桥20延米/1座。 51 24  
5   则约乡 拍也祖村 新建公路6公里。 59 48  
6   热柯依达乡 金尔果村 新建公路5公里。 69 40  
7   鲁基乡 依洛洛村 改建公路里程9.5公里,桥 40延米/1座。 104 57  
8   北山乡 自哈村 新建公路里程7公里。 64 56  
9   巴久乡 尔补地村 改建公路6公里,桥20延米/1座。 67 36  
10   贺波洛乡 桌古村 改建公路4.5公里。 35 27  
人畜饮水 3个乡镇 3个村 建蓄水池6口260立方米,引水管道36公里,土石方量1210立方米,水泥浆砌163立方米,水泥34吨。解决0.35万人,0.726万头四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99 70  
1   两河口镇 斯果觉村 工程1处,蓄水池2口40立方米,管道12公里,土石方量180立方米,水泥浆砌58立方米,砼2立方米,水泥4吨。解决0.05万人,0.189万头四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14 10  
2   鲁基乡 中坝村 工程1处,蓄水池2口45立方米,管道16公里,土石方量180立方米,水泥浆砌40立方米,砼2立方米,水泥5吨。解决0.04万人,0.1205万头四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11 8  
3   冕山镇 和民村 工程1处,蓄水池2口180立方米,管道8公里,土石方量850立方米,水泥浆砌65立方米,砼11立方米,水泥25吨。解决0.26万人,0.4165万头四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74 52  
草建建设 2个乡 4个村 建肉牛示范户40户,肉羊示范户60户,人工种草300亩,圈舍2000平方米,购基础母牛200只,基础母羊600只,购波尔山羊60只。 100 80  
1   拉克乡 干拖村 建肉牛示范户20户,人工种草60亩,圈舍新(改)建400平方米,调购本地黄牛母牛100头。 17.4 13.9  
2   拉克乡 四合村 建设肉牛示范户20户,人工种草60亩,圈舍新(改)建400平方米,调购本地黄牛母牛100头。 17.4 13.9  
3   且拖乡 且拖村 建设肉羊示范户30户,人工种草90亩,圈舍新(改)建600平方米,本地山羊母羊300只,波尔山羊30只。 32.6 26.1  
4   且拖乡 三呷果村 建设肉羊示范户30户,人工种草90亩,圈舍新(改)建600平方米,调购本地山羊母羊300只,波尔山羊30只。 32.6 26.1  
易地扶贫搬迁 8个乡镇 10个村 易地移民搬迁324户1620人,基本农田建设1640亩、草场建设800亩、圈舍建设9720平方米、蓄水池276立方米、引水管道42公里、乡村道路38公里、住房324间25920平方米、附属设施9720平方米、架设输电线路59公里、学校350平方米、卫生院200平方米。 1053 810  
1   光明镇 莫洛村 易地移民搬迁35户175人,调整农田175亩、草场建设75亩、牲圈舍建设1050平方米、蓄水池30立方米、引水管道3.5公里、改建公路4公里、住房2800平方米、附属设施1050平方米、输电线路7公里、学校70平方米、卫生院50平方米。 113.8 87.5  
2   拉克乡 新村村 易地移民搬迁20户100人,调整农田50亩、草场建设60亩、;圈舍建设600平方米、蓄水池30立方米、引水管道3公里、改建公路2公里、住房1600平方米、附属设施600平方米、输电线路3公里。 65 50  
3   且拖乡 特洛村 易地移民搬迁76户380人,调整农田380亩、草场建设140亩、圈舍建设2286平方米、蓄水池45立方米、引水管道7公里、新建公路3公里、改建公路5公里、住房6080平方米、附属设施2280平方米、输电线路8公里、学校70平方米、卫生院50平方米。 247 190  
4   额尼乡 额尼村 易地搬迁30户150人,调整农田150亩、草场建设120亩、圈舍建设900平方米、蓄水池28立方米、引水管道4公里、新建公路3公里、改建公路3公里、住房2400平方米、附属设施900平方米、输电线路7公里、学校70平方米。 97.5 75  
5   光明镇 阿吼村 易地移民搬迁30户150人,调整农田150亩、草场建设65亩、圈舍建设900平方米、蓄水池25立方米、引水管道4公里、住房2400平方米、附属设施900平方米、输电线路6公里、卫生院50平方米。 97.5 75  
6   冕山镇 尔史村 易地移民搬迁30户150人,调整农田200亩、草场建设120亩、圈舍建设900平方米,蓄水池40立方米,引水管道7公里、改建公路6公里、住房2400平方米、附属设施900平方米、输电线路7公里。 97.5 75  
7   乐武乡 四呷布村 易地移民搬迁30户150人,调整农田150亩、草场建设90亩、圈舍建设900平方米、蓄水池40立方米、引水管道5公里、新建公路3公里、改建公路1公里、住房2400平方米、附属设施900平方米、输电线路8公里、学校70平方米。 97.5 75  
8   则约乡 则约村 易地移民搬迁30户150人,改造中低产田20亩、调整农田150亩、草场建设30亩、圈舍建设900平方米、蓄水池15立方米、引水管道4公里、改建公路3公里、住房2400平方米、附属设施900平方米、输电线路4公里。 97.5 75  
9   洛哈镇 木古宜莫村 易地移民搬迁23户115人,调整农田115亩、草场建设50亩、圈舍建设690平方米、蓄水池23立方米、引水管道4.5公里、改建公路5公里、住房1840平方米、附属设施690平方米、输电线路4公里、学校70平方米、卫生院50平方米。 74.75 57.5  
10   拉克乡 四合村 易地移民搬迁20户100人,调整农田100亩、草场建设50亩、圈舍建设600平方米、住房1600平方米、附属设施600平方米、输电线路5公里。 65 50  

喜德县以工代赈建设“十一五”年度实施计划表(2007年)


项目名称 乡镇名称 村名 建设规模及内容 项目总投资
总投资(万元) 以工代赈资金(万元)
  全年合计       2132 1581  
基本农田 3个乡 3个村 建设中低产田土改造2000亩,配套建立优质脱毒薯基地500亩,优质大红袍花椒基地300亩,苹果基地500亩,优质苦荞麦基地500亩。 160 120  
1   博洛拉达乡 火普村 中低产田土改造500亩,土改田200亩,新垦耕地300亩,建优质脱毒薯基地500亩,优质大红袍花椒基地300亩。 80 60  
2   洛莫乡 马洛村 中低产田土改造500亩,建优质苦荞麦基地500亩。 40 30  
3   且拖乡 联合村 中低产田土改造500亩,建优质苹果基地500亩。 40 60  
小型农田水利 3个镇 3个村 新建渠道16公里,开挖土石方量6480立方米,水泥浆砌5440立方米,投入水泥576.5吨,电力提灌站1台(套)28.5千瓦。 79 60  
1   光明镇 甘哈觉莫村 新建1处,渠道7.2公里,开挖土石方量2940立方米,水泥浆砌2448立方米,投入水泥259.5吨。 25 20  
2   两河口镇 洛甘村 新建1处,渠道8.8公里,开挖土石方量3540立方米,水泥浆砌2992立方米,投入水泥317吨。 29 20  
3   冕山镇 五合村 电力提灌工程1处,新增装机容量1台(套)28.5千瓦。 25 20  
乡村道路 9个乡镇 11个村 建通村公路61.5公里,其中:新建35.5公里,改建26公里,桥涵45延米/2座。 640 440  
1   两河口镇 洛甘村 新建公路8公里。 79 64  
2   洛莫乡 马洛村 改建公路5公里。 49 30  
3   巴久乡 且木村 新建公路4公里,桥25延米/1座。 64 32  
4   且拖村 联合村 新建公路3公里。 29 24  
5   洛哈镇 正洛村 新建公路7公里。 89 56  
6   洛哈镇 洛子村 新建公路5.5公里。 54 44  
7   博洛拉达乡 洛都村 改建公路7公里。 60 42  
8   尼波镇 觉巴村 改建公路6公里。 60 36  
9   尼波镇 尔曲村 改建公路8公里,桥20延米/1座。 72 48  
10   东河乡 东河村 新建公路5公里。 54 40  
11   李子乡 大兴村 新建公路3公里。 30 24  
人畜饮水 4个乡镇 5个村 建蓄水池10口270立方米,饮水管道87公里,开挖土石方量2111立方米,水泥浆砌210立方米,水泥28吨,解决0.355万人、0.787万头四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100 71  
1   两河口镇 火觉莫村 工程2处,蓄水池2口40立方米,管道17公里,土石方量310立方米,水泥浆砌30立方米,砼2立方米,水泥4吨,解决0.055万人、0.127万头四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16 11  
2   冕山镇 尔史村 工程2处,蓄水池2口75立方米,管道18公里,土石方量460立方米,水泥浆砌60立方米,砼3立方米,水泥8吨,解决0.09万人、0.201万头四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25 18  
3   乐武乡 则呷村 工程2处,蓄水池2口40立方米,管道16公里,土石方量490立方米,水泥浆砌30立方米,砼2立方米,水泥4吨,解决0.06万人、0.163万头四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17 12  
4   冕山镇 洛发村 工程2处,蓄水池2口75立方米,管道19公里,土石方量480立方米,水泥浆砌60立方米,砼3立方米,水泥8吨,解决0.09万人、0.191万头四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25 18  
5   贺波洛乡 补尔村 工程2处,蓄水池2口40立方米,管道17公里,土石方量371立方米,水泥浆砌30立方米,砼2立方米,水泥4吨,解决0.06万人、0.105万头四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17 12  
草场建设 2个乡镇 4个村 肉牛示范户40户,肉羊示范户60户,人工种草300亩,圈舍新(改)建2000平方米,调购本地黄牛母牛200头,引进西门塔尔牛冻精开展人工授精,调购本地山羊母羊600只,引进波尔山羊60只。 100 80  
1   贺波洛乡 跃进村 建设肉牛示范户20户,人工种草60亩,圈舍新(改)建400平方米,调购本地黄牛母牛100头。 17.4 13.9  
2   贺波洛乡 桌古村 建设肉牛示范户20户,人工种草60亩,圈舍新(改)建400平方米,调购本地黄牛母牛100头。 17.4 13.9  
3   两河口镇 洛甘村 建设肉羊示范户30户,人工种草90亩,圈舍新(改)建600平方米,调购本地山羊母羊300只,波尔山羊30只。 32.6 26.1  
4   两河口镇 三合村 建设肉羊示范户30户,人工种草90亩,圈舍新(改)建600平方米,调购本地山羊母羊300只,波尔山羊30只。 32.6 26.1  
易地扶贫搬迁 7个乡镇 9个村 易地移民搬迁324户1620人,建设基本农田1710亩,建设草场980亩,圈舍建设9720平方米,建水池327立方米,引水管道40.5公里,新改建乡村道路26公里,建住房324间25920平方米,附属设施9720平方米,架设输电线路37公里,建学校210平方米,卫生院200平方米。 1053 810  
1   两河口镇 斯果觉村 易地移民搬迁40户200人,调整农田200亩、草场建设40亩、圈舍建设1200平方米、蓄水池20立方米、引水管道3公里、改建公路3公里、住房3200平方米、附属设施1200平方米、输电线路2.5公里、学校70平方米、卫生院50平方米,改造中低产田30亩。 130 100  
2   两河口镇 补曲洛村 易地移民搬迁26户130人,调整农田130亩、草场建设104亩、圈舍建设780平方米、蓄水池20立方米、引水管道3公里、改建公路2公里、住房2080平方米、附属设施780平方米、输电线路3公里。 85 65  
3   洛莫乡 瓦沃尔村 易地移民搬迁54户270人,调整农田270亩、草场建设56亩、圈舍建设1620平方米、蓄水池40立方米、引水管道3公里、住房4320平方米、附属设施1620平方米、输电线路5公里。 175 135  
4   乐武乡 依甲伍村 易地移民搬迁40户200人,调整农田200亩、草场建设120亩、圈舍建设1200平方米、蓄水池55立方米、引水管道6公里、新建公路3公里、住房3200平方米、附属设施1200平方米、输电线路6公里。 130 100  
5   西河乡 色普惹村 易地移民搬迁40户200人,调整农田200亩、草场建设160亩、圈舍建设1200平方米、蓄水池40立方米、引水管道5公里、新建公路5公里、住房3200平方米、附属设施1200平方米、输电线路6公里、学校70平方米、卫生院50平方米。 130 100  
6   红莫镇 司金村 易地移民搬迁40户200人,改造中低产田60亩,调整农田200亩、草场建设160亩、圈舍建设1200平方米、蓄水池45立方米、引水管道6公里、新建公路4公里、住房3200平方米、附属设施1200平方米、输电线路4公里、卫生院50平方米。 130 100  
7   沙马拉达乡 铁口村 易地移民搬迁20户100人,调整农田100亩、草场建设120亩、圈舍建设600平方米、蓄水池27立方米、引水管道4.5公里、新建公路4公里、住房1600平方米、附属设施600平方米、输电线路4公里。 65 50  
8   贺波洛乡 补尔村 易地移民搬迁40户200人,调整农田200亩、草场建设160亩、圈舍建设1200平方米、蓄水池40立方米、引水管道5公里、改建公路2公里、住房3200平方米、附属设施1200平方米、输电线路4.5公里、学校70平方米、卫生院50平方米。 130 100  
9   贺波洛乡 瓦吉村 易地移民搬迁24户120人,调整农田120亩、草场建设60亩、圈舍建设720平方米、蓄水池40立方米、引水管道5公里、改建公路3公里、住房1920平方米、附属设施720平方米、输电线路2公里。 78 60  

喜德县以工代赈建设“十一五”年度实施计划表(2008年)


项目名称 乡镇名称 村名 建设规模及内容 项目总投资
总投资(万元) 以工代赈资金(万元)
  全年合计       2135 1584  
基本农田 2个乡镇 3个村 建设中低产田土改造2000亩,配套建立蜡虫基地500亩,优质大红袍花椒基地500亩。 160 120  
1   贺波洛乡 跃进村 坡改梯500亩,冬水田500亩,建优质大红袍花椒基地500亩。 80 60  
2   两河口镇 两河口村 坡改梯500亩,土改田500亩,建蜡虫基地500亩。 80 60  
小型农田水利 3个乡镇 3个村 建渠道16公里,开挖土石方量6300立方米,水泥浆砌5440立方米,水泥576.5吨,农机提灌2台(套)33千瓦。 78 60  
1   光明镇 新联村 续建1处,渠道7.8公里,开挖土石方量2940平方米,水泥浆砌2652立方米,投入水泥281吨。 25 20  
2   则约乡 石门村 新建1处,渠道8.2公里,开挖土石方量3360平方米,水泥浆砌2788立方米,投入水泥295.5吨 28 20  
3   两河口镇 瓦库村 农机流动抗旱提灌服务队,新增装机容量2台(套)33千瓦。 25 20  
乡村道路 12个乡镇 12个村 建通村公路56.5公里,其中:新建42.5公里,改建14公里,桥涵95延米/4座。 646 444  
1   光明镇 马场村 新建公路4.5公里。 45 36  
2   拉克乡 新村村 新建公路3公里。 30 24  
3   且拖乡 三甘果村 新建公路5公里。 49 40  
4   乐武乡 乐武村 改建公路4公里,桥20延米/1座。 44 32  
5   尼波镇 尼觉村 改建公路6公里。 59 48  
6   北山乡 羊朋村 新建公路5.5公里,桥30延米/1座。 74 44  
7   李子乡 洛礼村 新建公路6.5公里。 64 52  
8   红莫镇 树库村 新建公路5公里,桥 20延米/1座。 69 40  
9   西河乡 彝金村 新建公路5公里,桥 25延米/1座。 99 40  
10   沙马拉达乡 马布村 新建公路5.5公里。 54 44  
11   洛莫乡 达底村 新建公路2.5公里。 24 20  
12   贺波洛乡 基打村 改建公路4公里。 35 24  
人畜饮水 4个乡镇 7个村 建蓄水池14口280立方米,饮水管道118公里,土石方量2651立方米,水泥28.5吨,解决0.35万人、0.778万头四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98 70  
1   乐武乡 打洛村 工程2处,蓄水池2口40立方米,管道19公里,土石方量370立方米,水泥浆砌30立方米,砼2立方米,水泥4.5吨,解决0.055万人、0.15万头四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15 11  
2   洛莫乡 马洛村 工程1处,蓄水池2口40立方米,管道17公里,土石方量480立方米,水泥浆砌30立方米,砼2立方米,水泥4吨,解决0.04万人、0.092万头四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11 8  
3   洛莫乡 瓦沃尔村 工程1处,蓄水池2口40立方米,管道15公里,土石方量360立方米,水泥浆砌32立方米,砼2立方米,水泥4吨,解决0.04万人、0.087万头四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11 8  
4   洛莫乡 乃拖村 工程2处,蓄水池2口40立方米,管道16公里,土石方量371立方米,水泥浆砌33立方米,砼2立方米,水泥4吨,解决0.045万人、0.105万头四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13 9  
5   依洛乡 依普书村 工程2处,蓄水池2口40立方米,管道18公里,土石方量380立方米,水泥浆砌65立方米,砼2立方米,水泥4吨,解决0.06万人、0.135万头四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17 12  
6   依洛乡 则觉村 工程2处,蓄水池2口40立方米,管道19公里,土石方量320立方米,水泥浆砌65立方米,砼2立方米,水泥4吨,解决0.06万人、0.12万头四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17 12  
7   红莫镇 红莫村 工程2处,蓄水池2口40立方米,管道14公里,土石方量370立方米,水泥浆砌30立方米,砼2立方米,水泥4吨,解决0.05万人、0.089万头四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14 10  
草场建设 2个乡镇 4个村 肉牛示范户40户,肉羊示范户60户,人工种草300亩,圈舍新(改)建2000平方米,调购本地黄牛母牛200头,引进西门塔尔牛冻精开展人工授精,调购本地山羊母羊600只,引进波尔山羊60只。 100 80  
1   光明镇 甘哈觉莫村 建设肉牛示范户20户,人工种草60亩,圈舍新(改)建400平方米,调购本地黄牛母牛100头。 17.4 13.9  
2   光明镇 炭山村 建设肉牛示范户20户,人工种草60亩,圈舍新(改)建400平方米,调购本地黄牛母牛100头。 17.4 13.9  
3   东河乡 瓦尔村 建设肉羊示范户30户,人工种草90亩,圈舍新(改)建600平方米,调购本地山羊母羊300只,波尔山羊30只。 32.6 26.1  
4   东河乡 东河村 建设肉羊示范户30户,人工种草90亩,圈舍新(改)建600平方米,调购本地山羊母羊300只,波尔山羊30只。 32.6 26.1  
易地扶贫搬迁 8个乡镇 9个村 易地移民搬迁324户1620人,调整农田1625亩、草场建设880亩、圈舍建设9720平方米、蓄水池430立方米、引水管道64.5公里、新建公路22公里、改建公路5公里、住房25920平方米、附属设施9720平方米、输电线路54公里、学校280平方米、卫生院200平方米。 1053 810  
1   洛哈镇 阿洛村 易地移民搬迁40户200人,调整农田200亩、草场建设60亩、圈舍建设1200平方米、蓄水池30立方米、引水管道5公里、新建公路3公里、住房3200平方米、附属设施1200平方米、输电线路5公里、学校70平方米、卫生院50平方米。 130 100  
2   尼波镇 皆惹村 易地移民搬迁40户200人,调整农田200亩、草场建设120亩、圈舍建设1200平方米、蓄水池60立方米、引水管道8公里、住房3200平方米、附属设施1200平方米、输电线路6公里。 130 100  
3   尼波镇 木支村 易地移民搬迁40户200人,调整农田200亩、草场建设120亩、圈舍建设1200平方米、蓄水池60立方米、引水管道8公里、住房3200平方米、附属设施1200平方米、输电线路6公里。 130 100  
4   西河乡 彝金村 易地移民搬迁40户200人,调整农田200亩、草场建设120亩、圈舍建设1200平方米、蓄水池60立方米、引水管道5公里、新建公路5公里、住房3200平方米、附属设施1200平方米、输电线路11公里、学校70平方米、卫生院50平方米。 130 100  
5   北山乡 羊朋村 易地移民搬迁40户200人,调整农田200亩、草场建设105亩、圈舍建设1200平方米、蓄水池50立方米、引水管道7.5公里、新建公路6公里、住房3200平方米、附属设施1200平方米、输电线路5公里。 130 100  
6   沙马拉达乡 沙马拉达村 易地移民搬迁19户95人,调整农田95亩、草场建设40亩、圈舍建设570平方米、蓄水池30立方米、引水管道6公里、住房1520平方米、附属设施570平方米、输电线路6公里。 61.75 47.5  
7   巴久乡 洼我村 易地移民搬迁40户200人,调整农田200亩、草场建设120亩、圈舍建设1200平方米、蓄水池60立方米、引水管道10公里、新建公路3公里、住房3200平方米、附属设施1200平方米、输电线路4公里、学校70平方米、卫生院50平方米。 130 100  
8   两河口镇 补曲洛村 易地移民搬迁45户225人,调整农田225亩、草场建设135亩、圈舍建设1350平方米、蓄水池50立方米、引水管道9公里、新建公路4公里、改建公路5公里、住房3600平方米、附属设施1350平方米、输电线路4公里、学校70平方米、卫生院50平方米。 146.3 112.5  
9   贺波洛乡 跃进村 易地移民搬迁20户100人,调整农田100亩、草场建设60亩、圈舍建设600平方米、蓄水池30立方米、引水管道6公里、新建公路1公里、住房1600平方米、附属设施600平方米、输电线路7公里。 65 50  

喜德县以工代赈建设“十一五”年度实施计划表(2009年)


项目名称 乡镇名称 村名 建设规模及内容 项目总投资
总投资(万元) 以工代赈资金(万元)
  全年合计       2076 1581  
基本农田 2个镇 3个村 建设中低产田土改造2000亩,配套建立脱毒薯基地1300亩。 160 120  
1   光明镇 丕约村 坡改梯1000亩,建优质脱毒薯基地1000亩。 80 60  
2   尼波镇 尔曲村 冬水田改造500亩。 40 30  
3   尼波镇 甘洛村 坡改梯300亩,冬水田200亩,建优质脱毒薯基地300亩。 40 30  
小型农田水利 3个乡镇 3个村 建渠道16公里,开挖土石方量7170立方米,水泥浆砌5440立方米,水泥577吨,农机提灌2台(套)33千瓦。 79 60  
1   两河口镇 三合村 新建1处,渠道7.4公里,开挖土石方量3210立方米,水泥浆砌2516立方米,投入水泥267吨。 26 20  
2   李子乡 大兴村 新建1处,渠道8.6公里,开挖土石方量3960立方米,水泥浆砌2924立方米,投入水泥310吨。 28 20  
3   冕山镇 尔史村 农机流动抗旱提灌服务队,新增装机容量2台(套)33千瓦。 25 20  
乡村道路 10个乡镇 11个村 建通村公路61.6公里,其中:新建35.6公里,改建26公里,桥涵70延米/3座。 584 440  
1   米市镇 马多洛村 新建公路4.5公里。 44 36  
2   拉克乡 源泉村 改建公路6公里。 47 36  
3   两河口镇 火觉莫村 新建公路5.3公里。 52 42  
4   巴久乡 洛巴村 新建公路3.5公里,桥20延米/1座。 44 28  
5   洛哈镇 阿洛村 新建公路7公里,桥 30延米/1座。 84 56  
6   热柯依达乡 石洛村 新建公路4公里。 53 32  
7   红莫镇 特火村 新建公路7公里。 69 56  
8   红莫镇 司金村 改建公路8公里,桥20延米/1座。 55 47  
9   西河乡 书则可村 新建公路4.3公里。 42 35  
10   北山乡 北山村 改建公路5公里。 39 30  
11   鲁基乡 中坝村 改建公路7公里。 55 42  
人畜饮水 4个镇 8个村 建蓄水池16口370立方米,饮水管道120公里,土石方量3992立方米,水泥浆砌306立方米,水泥34吨,解决0.355万人、1.008万头四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100 71  
1   两河口镇 波振村 工程1处,蓄水池2口50立方米,管道17公里,土石方量480立方米,水泥浆砌37立方米,砼2.5立方米,水泥4吨,解决0.05万人、0.125万头四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14 10  
2   两河口镇 洛各村 工程2处,蓄水池2口50立方米,管道16公里,土石方量460立方米,水泥浆砌37立方米,砼2立方米,水泥4吨,解决0.045万人、0.121万头四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13 9  
3   米市镇 莫色且莫村 工程1处,蓄水池2口40立方米,管道16公里,土石方量435立方米,水泥浆砌30立方米,砼2立方米,水泥4吨,解决0.04万人、0201万头四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11 8  
4   米市镇 根依灯村 工程2处,蓄水池2口40立方米,管道14公里,土石方量420立方米,水泥浆砌30立方米,砼2立方米,水泥4吨,解决0.04万人、0.11万头四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11 8  
5   洛哈镇 都来村 工程2处,蓄水池2口50立方米,管道13公里,土石方量620立方米,水泥浆砌37立方米,砼2.5立方米,水泥5吨,解决0.06万人、0.123万头四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16 12  
6   洛哈镇 洛子村 工程2处,蓄水池2口50立方米,管道12公里,土石方量607立方米,水泥浆砌37立方米,砼2.5立方米,水泥5吨,解决0.05万人、0.132万头四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14 10  
7   尼波镇 尼觉村 工程2处,蓄水池2口45立方米,管道14公里,土石方量480立方米,水泥浆砌33立方米,砼2立方米,水泥4吨,解决0.035万人、0.087万头四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10 7  
8   尼波镇 甘洛村 工程1处,蓄水池2口45立方米,管道18公里,土石方量490立方米,水泥浆砌65立方米,砼2立方米,水泥4吨,解决0.035万人、0.109万头四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11 7  
草场建设 2个乡镇 4个村 肉牛示范户40户,肉羊示范户60户,人工种草300亩,圈舍新(改)建2000平方米,调购本地黄牛母牛200头,引进西门塔尔牛冻精开展人工授精,调购本地山羊母羊600只,引进波尔山羊60只。 100 80  
1   冕山镇 小山村 建设肉牛示范户20户,人工种草60亩,圈舍新(改)建400平方米,调购本地黄牛母牛200头。 17.4 13.9  
2   冕山镇 洛发村 建设肉羊示范户30户,人工种草90亩,圈舍新(改)建600平方米,调购本地山羊母羊300只,波尔山羊30只。 32.6 26.1  
3   鲁基乡 大埂村 建设肉牛示范户20户,人工种草60亩,圈舍新(改)建400平方米,调购本地黄牛母牛100头。 17.4 13.9  
4   鲁基乡 依洛洛村 建设肉羊示范户30户,人工种草90亩,圈舍新(改)建600平方米,调购本地山羊母羊300只,波尔山羊30只。 32.6 26.1  
易地扶贫搬迁 7个乡镇 8个村 易地移民搬迁324户1620人,基本农田建设1620亩,建设草场950亩,圈舍建设9720平方米,建水池435立方米,引水管道58公里,新建乡村道路14公里,建住房324间25920平方米,附属设施9720平方米,架设输电线路44公里,建学校140平方米,卫生所150平方米。 1053 810  
1   博洛拉达乡 则巴村 易地移民搬迁40户200人,调整农田200亩、草场建设120亩、圈舍建设1200平方米、蓄水池60立方米、引水管道8公里、新建公路2公里、住房3200平方米、附属设施1200平方米、输电线路6公里、卫生院50平方米。 130 100  
2   则约乡 吞地村 易地移民搬迁44户220人,调整农田220亩、草场建设110亩、圈舍建设1320平方米、蓄水池50立方米、引水管理5公里、住房3520平方米、附属设施1320平方米、输电线路5公里。 143 110  
3   洛莫乡 乃拖村 易地移民搬迁45户225人,调整农田225亩、草场建设135亩、圈舍建设1350平方米、蓄水池50立方米、引水管道7公里、住房3600平方米、附属设施1350平方米、输电线路4公里。 146.3 112.5  
4   洛莫乡 洛莫祖村 易地移民搬迁40户200人,调整农田200亩、草场建设180亩、圈舍建设1200平方米、蓄水池75立方米、引水管道10公里、住房3200平方米、附属设施1200平方米、输电线路4公里。 130 100  
5   热柯依达乡 金尔果村 易地移民搬迁30户150人,调整农田150亩、圈舍建设900平方米、蓄水池40立方米、引水管道5公里、住房2400平方米、附属设施900平方米、输电线路3公里。 97.5 75  
6   尼波镇 木支村 易地移民搬迁40户200人,调整农田200亩、草场建设150亩、圈舍建设1200平方米、蓄水池60立方米、引水管道9公里、新建公路5公里、住房3200平方米、附属设施1200平方米、输电线路5公里、学校70平方米、卫生院50平方米。 130 100  
7   红莫镇 红莫村 易地移民搬迁35户175人,调整农田175亩、草场建设105亩、圈舍建设1050平方米、蓄水池40立方米、引水管道6公里、住房2800平方米、附属设施1050平方米、输电线路8公里。 113.8 87.5  
8   东河乡 加尔村 易地移民搬迁50户250人,调整农田250亩、草场建设150亩、圈舍建设1500平方米、蓄水池60立方米、引水管道8公里、新建公路7公里、住房4000平方米、附属设施1500平方米、输电线路9公里、学校70平方米、卫生院50平方米。 162.5 125  

喜德县以工代赈建设“十一五”年度实施计划表(2010年)


项目名称 乡镇名称 村名 建设规模及内容 项目总投资
总投资(万元) 以工代赈资金(万元)
  全年合计       2025 1582  
基本农田 3个乡 3个村 建设中低产田土改造2000亩,配套建立蚕桑基地500亩,优质苦荞麦基地1300亩。 160 120  
1   乐武乡 打洛村 坡改梯500亩,建优质苦荞麦基地500亩。 40 30  
2   北山乡 自哈村 坡改梯800亩,冬水田改造200亩,建优质苦荞麦基地800亩。 80 60  
3   鲁基乡 大埂村 坡改梯500亩,建优质蚕桑基地500亩。 40 30  
小型农田水利 3个镇 3个村 建渠道16公里,开挖土石方量7020立方米,水泥浆砌5441立方米,水泥576.5吨,改建农机提灌4台(套)66千瓦。 81 60  
1   冕山镇 和民村 新建1处,渠道8.8公里,开挖土石方量3540立方米,水泥浆砌2993立方米,投入水泥317吨。 30 20  
2   红莫镇 司金村 新建1处,渠道7.2公里,开挖土石方量3480立方米,水泥浆砌2448立方米,投入水泥259.5吨。 26 20  
3   光明镇 光荣村 改建农机流动抗旱提灌服务队,装机容量4台(套)66千瓦。 25 20  
乡村道路 9个乡镇 10个村 建通村公路57.3公里,其中:新建46.6公里,改建10.7公里,桥涵72延米/3座。 529 441  
1   贺波洛乡 四甘村 改建公路4公里。 28 24  
2   洛莫乡 瓦沃尔村 新建公路3.1公里。 30 25  
3   沙马拉达乡 铁口村 改建公路6.7公里。 52 44  
4   米市镇 洛尔村 新建公路6公里,桥20延米/1座。 59 48  
5   额尼乡 觉莫村 新建公路4.5公里。 44 36  
6   依洛乡 依洛村 新建公路里程3公里。 29 24  
7   热柯依达乡 则甘村 新建公路8公里,桥27延米/1座。 75 64  
8   热柯依达乡 依甘洛村 新建公路8公里。 75 64  
9   尼波镇 哈司洛村 新建公路3公里。 29 24  
10   乐武乡 里柯惹村 新建公路11公里。 108 88  
人畜饮水 5个乡镇 7个村 建蓄水池14口310立方米,饮水管道87公里,土石方量3520立方米,水泥31吨,解决0.355万人、0.8579万头四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102 71  
1   则约乡 吞地村 工程1处,蓄水池2口50立方米,管道12公里,土石方量470立方米,水泥浆砌30立方米,砼2立方米,水泥4吨,解决0.04万人、0.201万头四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11 8  
2   则约乡 哈尔宜莫村 工程1处,蓄水池2口45立方米,管道13公里,土石方量490立方米,水泥浆砌33立方米,砼2立方米,水泥5吨,解决0.05万人、0.112万头四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14 10  
3   拉克乡 干拖村 工程1处,蓄水池2口50立方米,管道10公里,土石方量580立方米,水泥浆砌37立方米,砼2.5立方米,水泥5吨,解决0.07万人、0.113万头四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21 14  
4   冕山镇 小山村 工程1处,蓄水池2口40立方米,管道11公里,土石方量520立方米,水泥浆砌30立方米,砼2立方米,水泥4吨,解决0.03万人、0.1026万头四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9 6  
5   洛哈镇 坪其甘村 工程1处,蓄水池2口40立方米,管道9公里,土石方量620立方米,水泥浆砌30立方米,砼2立方米,水泥4吨,解决0.04万人、0.1026万头四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12 8  
6   洛哈镇 阿洛村 工程1处,蓄水池2口40立方米,管道18公里,土石方量390立方米,水泥浆砌30立方米,砼2立方米,水泥4吨,解决0.06万人、0.1037万头四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17 12  
7   李子乡 史觉村 工程2处,蓄水池2口45立方米,管道14公里,土石方量450立方米,水泥浆砌33立方米,砼2立方米,水泥5吨,解决0.065万人、0.123万头四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18 13  
草场建设 2个乡镇 4个村 肉牛示范户40户,肉羊示范户60户,人工种草300亩,圈舍新(改)建2000平方米,调购本地黄牛母牛200头,引进西门塔尔牛冻精开展人工授精,调购本地山羊母羊600只,引进波尔山羊60只。 100 80  
1   红莫镇 果布村 建设肉肉羊示范户30户,人工种草90亩,圈舍新(改)建600平方米,调购本地山羊母羊300只,波尔山羊30只。 32.6 26.1  
2   红莫镇 司金村 建设肉牛示范户20户,人工种草60亩,圈舍新(改)建400平方米,调购本地黄牛母牛100头。 17.4 13.9  
3   李子乡 洛乃格村 建设肉羊示范户30户,人工种草90亩,圈舍新(改)建600平方米,调购本地山羊母羊300只,波尔山羊30只。 32.6 26.1  
4   李子乡 史觉村 建设肉牛示范户20户,人工种草60亩,圈舍新(改)建400平方米,调购本地黄牛母牛100头。 17.4 13.9  
易地扶贫搬迁 7个乡镇 8个村 易地移民搬迁324户1620人建设基本农田1620亩,建设草场910亩,圈舍建设9720平方米,建水池370立方米,引水管道63.8公里,新改建乡村道路21公里,建住房324间25920平方米,附属设施9720平方米,架设输电线路31公里,建学校350平方米,卫生所250平方米。 1053 810  
1   巴久乡 且木村 易地移民搬迁50户250人,调整农田250亩、草场建设150亩、圈舍建设1500平方米、蓄水池60立方米、引水管道8.5公里、新建公路2公里、住房4000平方米、附属设施1500平方米、输电线路4公里、学校70平方米、卫生院50平方米。 162.5 125  
2   米市镇 瓦古村 易地移民搬迁40户200人,调整农田200亩、草场建设120亩、圈舍建设1200平方米、蓄水池45立方米、引水管道7.5公里、新建公路4公里、住房3200平方米、附属设施1200平方米、输电线路4.5公里、学校70平方米、卫生院50平方米。 130 100  
3   米市镇 瓦哈村 易地移民搬迁50户250人,调整农田250亩、草场建设150亩、圈舍建设1500平方米、蓄水池60立方米、引水管道10公里、新建公路4公里、住房4000平方米、附属设施1500平方米、输电线路5公里、学校70平方米、卫生院50平方米。 162.5 125  
4   洛哈镇 马觉村 易地移民搬迁30户150人,调整农田150亩、草场建设90亩、圈舍建设900平方米、蓄水池40立方米、引水管道8公里、住房2400平方米、附属设施900平方米、输电线路3公里。 97.5 75  
5   额尼乡 采洛村 易地移民搬迁40户200人,调整农田200亩、草场建设120亩、圈舍建设1200平方米、蓄水池45立方米、引水管道6.8公里、新建公路2公里、住房3200平方米、附属设施1200平方米、输电线路3公里、学校70平方米、卫生院50平方米。 130 100  
6   依洛乡 依普书村 易地移民搬迁40户200人,调整农田200亩、草场建设75亩、圈舍建设1200平方米、蓄水池40立方米、引水管道7公里、新建公路2公里、住房3200平方米、附属设施1200平方米、输电线路3公里。 130 100  
7   热柯依达乡 依甘洛村 易地移民搬迁29户95人,调整农田145亩、草场建设70亩、圈舍建设870平方米、蓄水池30立方米、引水管道7公里、新建公路2公里、住房2320平方米、附属设施870平方米、输电线路4公里。 94.25 72.5  
8   乐武乡 里柯惹村 易地移民搬迁45户225人,调整农田225亩、草场建设135亩、圈舍建设1350平方米、蓄水池50立方米、引水管道9公里、新建公路5公里、住房3600平方米、附属设施1350平方米、输电线路4.5公里、学校70平方米、卫生院50平方米。 146.3 112.5  

第四章  规划的实施与监督

 

第一节  政策措施

 

    我县“十一五”以工代赈规划要顺利实施就必须从组织领导,加强协调,增进市场观念,推进机制创新等方面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在规划实施中必须坚持县以工代赈办是计划的主体,实施的主体,监督的主体,突出这三大主体地位。

    为实施好规划,按照国家发改委和省、州以工代赈办对建立以工代赈履行职能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以工代赈办主任为副组长,农业、交通、畜牧、农机、水利、扶贫、卫生、教育、审计、财政、监察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以工代赈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发展计划局,授权县以工代赈办在全县以工代赈项目中的统筹协调和全过程监督管理职能,各行业也参照此设立了相应的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做到领导到位,组织落实,人员充实,保证以工代赈建设顺利开展。

 

第二节  工程管护

 

    以工代赈项目建成交付使用后,明确其产权归属,达到一年建设,长久受益和“开发一片,成功一片”的目标,落实管理主体,制定出各专项项目工程管理规章制度,县、乡党委、政府和县业务部门要制定出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制度,监督建后工程管护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各业务部门按照各自行业的特点制定出台以工代赈项目建后管护制度,并和项目乡(镇)村签订管护责任书,使以工代赈项目切实发挥扶贫效益。

 

第三节  实施监督

 

    在以工代赈项目实施监督中必须明确县级以工代赈办是项目计划的主体、实施的主体、监督的主体。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以工代赈项目的全过程跟踪与管理,确保项目建设成效。

    按照“统筹型捆绑式”扶贫战略和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这一思路,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明确分工、整合项目、集中扶持”的原则,充分发挥以工代赈在解决贫困地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作用的主导地位,就必须对以工代赈项目实施进行全过程跟踪与管理。

    一是严格基本建设程序,继续强化以工代赈前期工作和项目申报程序管理。在上级项目编制计划下达后由项目主管部门编制《项目建议书》或《可研报告》并报同级计划部门审批后报经领导小组审定后,由县以工代赈办、行业主管部门联合行文上报省、州以工代赈办,杜绝随意调整计划的现象发生。

    二是加强以工代赈计划管理,维护计划的严肃性。在全县以工代赈计划执行上,始终坚持省、州计划是唯一合法的以工代赈计划,坚持以工代赈才是计划的主体,未经上级以工代赈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随意调整和变更项目及投资计划安排。各项目实施部门在项目实施前,必须向县以工代赈办上报实施方案,并报县以工代赈领导小组审核符合省、州发改委和以工代赈办的有关要求后方可拨款实施项目,切实维护计划的严肃性。

    三是加强资金的使用管理。以工代赈资金是国家扶贫性质和国债性质的专项资金,坚持实行资金和计划分离管理,确保资金在拨付中不挤占、不挪用、不出问题。在资金管理上,严格按照《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国债资金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同时还根据国家发改委、省、州以工代赈办的有关规定,制定《喜德县以工代赈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和《关于进一步规范项目资金管理规定》做到专户储存、专帐管理、专款专用,并严格实行“三三三一报帐制”。具体操作是:在项目启动时,由县级行业实施部门编制实施方案,经县以工代赈领导小组审核签字后,拨付项目资金的30%作为项目启动资金;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在完成工程量的50%后,经县以工代赈办和县财政局派专人到现场审核核实工程量后,凭发生的票据金额报请30%的资金;工程完工后,经县以工代赈办和县财政局联合派人到现场检查核实后,报帐30%;项目竣工验收后,凭审计报告和验收报告报账最后的10%的资金。在资金的拨付和报帐上,必须严格履行签字手续方可办理,具体程序为:部门填写拨款报帐申请报告(表)并签字盖章以工代赈办签字盖章部门分管副县长签字县长签字财政局签字盖章并办理拨付和报帐。

    四是加强项目实施管理,严格实行以工代赈项目质量终身责任追究制、竣工验收制、目标责任制管理,完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对项目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人员深入实施现场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项目完工后,由项目实施部门向以工代赈办提出书面验收申请,由县以工代赈办牵头,会同县发展计划局、财政局和领导小组对工程进行竣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在省、州项目计划下达后,分别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工程实施完工后由领导小组对行业部门进行考核,由县级财政拿出专项资金,进行奖优惩劣。充分调动行业部门的工作积极性,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建设任务。

    五是加强宣传动员,严格兑现劳务报酬,实行项目公示制,充分调动项目区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坚持项目公示制,通过电视、广播、标语、项目公示牌等多种形式宣传,公示到项目点,让广大群众真正知道以工代赈这一“德政工程”是切切实为他们自己办好事,办实事的“阳光工程”,让广大项目区农户积极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我县始终坚持劳务报酬的兑现,以工代赈就是要使项目区群众得到实惠,收入增加,除专业施工外,其余必须有群众投工获取劳务报酬,增加贫困地区农户的收入。使以工代赈工程建设与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调动贫困群众改变生产、生活条件的积极性,使以工代赈工程建设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章  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

 

    “十一五”以工代赈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要采取一切措施补救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加剧水土流失的发生。在项目建设中采取植树种草等方法进行弥补,通过对易地移民扶贫、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农田、种草养畜等项目的建成,可有效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项目区植被覆盖率得到较大提高,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和水土流失。同时减少人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保护孙水河上游生态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节  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十一五”规划期项目建设,我县的“三农”问题将得到较好的解决,农村经济将得到较快的发展,贫困面貌将有较大改变。

    通过基本农田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乡村道路建设、人畜饮水建设、草场建设、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建设项目区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高,项目建成后新增产值达到4926.3万元,其中2006年新增产值可达745.26万元,2007年产值达865.26万元;2008年产值可达985.26万元;2009年产值可达1105.26万元;2010年产值可达1225.26万元,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可新增350元。

 

第三节  社会效益评价

 

通过“十一五”期间基本农田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乡村道路建设、人畜饮水建设、草场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使我县农村基础设施有较大改观和改善,一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解决群众温饱问题,促进致富步伐;二是改善贫困村交通条件,基本解决项目区群众出门难的问题;三是解决部分贫困农村人畜饮水难的问题,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四是建立一批农业产业化项目,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五是对部份高寒山区农户进行易地扶贫搬迁,减少对上游生态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六是项目区群众通过投工投劳获得直接经济利益,增加贫困农民群众收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项目覆盖我县24个乡(镇)118个行政村,使项目区25651104170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