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觉县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十一五”规划

 

第一章  概 述

第一节  易地扶贫搬迁背景和依据

  昭觉县扶贫工作始于1986年。1988年被国家列为第一批国家级扶贫重点县,2001年再次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县。先后经历了起始阶段(19861989年),这个阶段主要由县民政局实施相关项目;层次递进阶段(19901993年),这个阶段成立了县扶贫机构,越过了“二·六”标准线;积极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年),即国家“八七”扶贫攻坚阶段和新世纪的头五年(20012005年)扶贫工作。在国家大力扶持和各部门的共同参与下,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完成了各阶段的目标任务。但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至2004年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才57515万元,财政收入才17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才1501元,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口仍未摆脱丰年吃饱饭,灾年返贫的恶劣局面,特别是居住在高寒边远山区和部份自然灾害频繁地区的贫困农户,仍然过着“食不裹腹、衣不遮体、房不避风雨”的生活。

  为了彻底改善贫困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在国家和省、州的扶持下,我县于1998年开始实施移民扶贫工作,1998年—2000年实施了301户,2001年—2004年实施了1460户,通过该工程的实施,移民户实现了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但是截止2004年底,我县居住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高寒边远山区和生存条件特别恶劣地区的农户仍有8775户,34456人。为此,根据《四川省以工代赈办关于启动三州“十一五” 以工代赈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和《昭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要求,结合20043601800人以工代赈易地移民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在我县的成功实施,特按每年移民350户,申请国家补助750万元的年度规模,制定我县以工代赈“十一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专项规划。

第二节 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区和规划期

  易地扶贫搬迁采取高山移往低山,生存条件恶劣地方移往生存条件较好地方的办法。2006年至2010年共规划1500户,7500人。项目覆盖24个乡34个村。从移出地来看,山地滑坡的地方移出1531人,占规划数的20.4﹪,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移出5969人,规划数的79.6﹪。从安置地来看,都选在海拔2300米以下,交通条件和光热条件较好的地方。涉及到24个乡镇34个村,规划集中安置点36个。项目从2006年开始实施,2010年结束。

第三节  易地扶贫搬迁的目标

  一、易地扶贫搬迁的目标

  易地扶贫搬迁以彻底改变搬迁户生产、生活条件,达到有房住、有田种、有路走、有水喝、有电用、有学校可读、有病可就医、有发展门路为总目标。通过项目实施,一方面提高移出地植被覆盖度和森林覆盖率,达到减少水土流失,恢复生态平衡的目的。另一方面,使移出农户能够稳定走向脱贫致富的路子,为早日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奠定基础。

  二、建设内容和规模

  五年共搬迁安置1500户,7500人,规划集中安置点36个。建设移民住房120000平方米,户均80平方米,建设厨房、厕所等附属设施户均30平方米,共建设45000平方米,畜圈每户30平方米共建设45000平方米,人均调整土地   1.2亩,共需调整9330亩,铺设人畜饮水管道190公里,修建蓄水池9330立方米;架设输电线路143公里;建移民点村小19所,1330平方米,修移民点卫生所19所,950平方米,新修到村公路120公里。

  三、投资估算

  项目规划总投资4385万元,其中:以工代赈3750万元,地方配套935万元。以工代赈资金中用于开发和调整基本农田425万元;牧区生产设施建设600万元;乡村公路建395万元;人畜饮水工程139万元,住房及附属设施建设1500万元,输电线路463万元,学校建设133万元,卫生院建设95万元。

  昭觉县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十一五”规划表

  

第二章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现状

第一节 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情况

  昭觉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中部东侧,地处大凉山区。地跨东经102°22ˊ04"103°19ˊ48",北纬27°45ˊ27"28°21ˊ28"之间,东邻美姑、雷波,西接西昌、喜德,南连金阳、布拖、普格、北靠越西。地域近似三角形,幅员面积2699.36平方公里,折合404.90万亩。

  昭觉县1950年和平解放,完成了从奴隶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千年跨越。现辖7个工委46个乡(镇)269个村838个农牧服务社(组)。总人口22.8万人,其中彝族占96.9%,汉族占2.9%,回、藏、苗等12种民族占0.2%,农村全属彝族。全县农业人口19.8万人,占总人口的96.8%。昭觉县地势西高东低,地貌以高二半山和山原为主,所处海拔高度在15003500米之间,相对高度5001500米,沟壑纵横。气候具有大陆季风气候和高原气候的特点。干湿季节分明,五月中旬至10月中旬为雨季,其余长达半年以上为旱季,年平均降雨量为1020.7毫米,具有冬寒、春旱、夏凉、秋绵雨和无霜期短的特点。年平均积温10.9℃,光照条件较好,平均日照数18763小时,境内气候垂直差异大,农作物一年一熟。低温、阴雨、冰雹、洪涝、干旱、寒潮、大雪和霜冻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

第二节 贫困现状

  解放50多年来,特别是国家改革开放20多年和19年来持续开展扶贫开发工作,昭觉县贫困落后的面貌有了巨大的改变。但由于受历史和自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昭觉依然十分贫困。主要表现在:

  1、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2004年底,全县还有43168人没有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在温饱线上徘徊的低收入人口有59415人,还有8.99万人饮水困难没有得到解决,56.9%农户没有用上电,125个行政村不通路。最让人揪心的是还有25661户农户居住在房不避风雨的石板房、木板房和草房之中,仍有8773户,34456人,生活在海拔2800米以上极需易地移民安置的贫困户。

  2、生态严重失衡,水土流失严重,可持续发展难度大。全县生态环境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强力支持下,有了一定的起色。但还有相当一部分高二半山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水土流失依然严重,农户依靠牲畜敞放和广种薄收来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造成有的地方是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可持续发展难度极大。

  3、社会发育滞后,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由于凉山彝族是全国唯一从奴隶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其社会发育程度不完善,思想观念保守,劳动者素质低下(每百名农业人口中仅有3名初中毕业生,0.08名高中毕业生)。广大贫困户仍过着刀耕火种,广种薄收,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生活,商品意识淡薄,流通不畅,农畜产品商品率低,难以形成产业。

  4、基础设施差,自然灾害频繁。全县有中低产田土23.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8.2%,其中,坡度大于25°的坡耕地有8.2万亩,占耕地的27.22%,全县仅有灌渠194.8公里,有效灌溉面积仅3.47万亩,90%的土地靠天吃饭,有75.47公里的防洪堤急待整治。18%的农户居住在海拔2800米以上,山体滑坡、冰雹、洪涝灾害频发。仅200516月份,全县受灾面积达11.11万亩,其中绝收面积达5.96万亩,受灾人口达10.97万人,因灾返贫率居高不下。

第三节 易地扶贫搬迁现状

  昭觉县易地移民工程始于1998年,县人民政府于同年成立了临时机构“昭觉县移民办公室”。随着国家对该项工程投入的增加,该机构于20003月并入县扶贫开发两资办,成立移民股。1998年至2000年期间,集中安置移民301户,建成移民点5个;2001年至2004年底集中安置移民1460户,建成移民点19个,建成乡村公路40.3公里,铺设人畜饮水管道21公里,架设输电线路54公里,调整基本农田7682亩,新建移民住房116800平方米,配套建成畜圈43800平方米,建成村民民俗活动场所19处,草场807亩,移民户饲养大牲畜7020头(只)。移民户原居地都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移民户每户在原来的基础上年增收幅度在6001200元之间。

  这些成绩的取得,首先是得益于国家和省、州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保障了专项资金的足额到位和专款专用,确保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其次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把移民对象的准入关,坚决杜绝一切搭顺风车的现象发生;第三是选好安置点,

尽量做到在移民户满意的前提下,节省有限的资金。第四是基础设施建设和解决农户的生产、生活相结合,尽量让每户移民建成12项支柱产业,达到致富目的。

  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使各移民点都能通水、通电、通路,移民户子女能就近上学,生病能就近治疗,在全县农村产业调整的大格局下,每户移民都建成了一个有稳定收入的骨干项目,原居地耕地全部实行退耕还林还草。

  这些工程实施完毕后,各移民点都自行设立社区公共设施管护小组,结合村规民约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

第四节 以工代赈投入情况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开始投入以工代赈资金扶持我县易地扶贫移民工程,“十五”其间,共投入1020万元,占该项工程总投入的64.6%。实施易地搬迁766户,占“十五”其间移民总数的52.5%,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乡村公路22.4公里,铺设人畜饮水管道12公里,架设输电线路32.4公里,改造调整基本农田4762亩,新建移民住房766间,61280平方米,极大地改善高寒山区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有力保护了原居地的生态环境。

  以工代赈资金虽然在我县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投入资金严重不足,每户的补助资金连建房都不够,土地调

整及生产恢复缺乏后续资金注入。二是项目建设内容受限。由于移民户属易地搬迁,生活能源得不到较好解决,有条件的地方应该配套建设沼气,以解决部分燃料。三是由于我县贫困面广、程度深,符合条件并且要求移民的农户多,每年上级下达的指标太少,群众意见较大。

  

第三章 建设规模和实施进度

第一节 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十六届五中全精神为政策导向,结合全州开发“三带”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昭觉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总体思路进行项目规划。

  (二)主要目标:按照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和节约型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进行1500户,7500人的移民安置工作。

  二、原则

  (一)按照群众自愿、国家扶持、社会帮助的原则。

  (二)按照轻重缓急进行项目实施原则。

  (三)安置地按照综合发展原则进行统筹建设。

  (四)按照集中捆绑使用资金原则进行建设。

  (五)严把移民对象准入原则。

  (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

  (七)资金使用严格按照公示原则。

第二节 建设布局和建设任务

  一、建设布局

  易地移民搬迁分布在三岔河、支尔莫、龙沟、金曲、永乐等24个乡(镇)34个村居住在海拔2800米以上高寒边远山区的1500户,7500人,采用本村安置办法,由高山搬迁到生存条件较好的地方集中安置,分别在洒拉地坡、地莫、大坝、四开等  24个乡(镇)34个村基础设施和光热条件较好的地方,共规划安置点36个。

  二、建设任务

  基本农田建设,从原住户调整熟田(地)9330亩;水利及人畜饮水工程,建蓄水池300口,9330立方米,铺设人畜饮水管道190公里;架设输电线路143公里;新修公路120公里,牧业生产设施建设,建草场4490亩,牲畜饲养设施45000平方米;住房及附属设施:建住房1500幢,120000平方米,附属设施45000平方米;建学校   19所,1330平方米,建卫生所19所,950平方米。

第三节 分年度实施计划

  根据轻、重、缓、急的原则,“十一五”期间共完成1500户,7500人移民搬迁、安置任务。

  2006年规划搬迁和安置移民户300户。其中:三岔河乡红旗村50户,250人;洒拉地坡拢恩以打村50户,250人;洒拉地坡乡拢恩经打村35户,175人;达洛乡四呷村30户,150人;达洛乡达洛村30户,150人;尼地乡暑觉洼五村40户,200人;拉一木乡拉一虫坪村49户,245人;三岗乡杨棚村16户,80人。该年投入资金937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750万元,地方自筹资金187万元。

  2007年规划搬迁和安置移民户300户,1500人。其中,龙恩乡滴木村40户,200人;达洛乡达洛村20户,100人;齿可布西乡洛子阿里村16户,80人,久特洛古乡洛古村1995人;哈甘乡尔觉克苦村34户,170人;龙沟乡阿里木村80户,400人;三岔河乡光明村30户,150人;甘多洛古乡果阿丁村53户,265人。该年度投入资金937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750万元,地方自筹资金187万元。

  2008年规划搬迁和安置移民300户,1500人,其中:支尔莫乡熟租村21户,105人;支尔莫乡阿举莫作村15户,75人;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18户,90人;特布洛乡宜木堵口村22户,110人;三岔河乡彬洛火村一组24户,120人;三岔河乡彬洛火村425户,125人;色底乡引得阿莫村30户,150人;色底乡马母乃妥村32户,160人;色底乡乌司洛村40户,200人;博洛乡坡格惹村53户,265人;补约乡以史洛村20户,100人。该年投入资金937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750万元,地方自筹资金187万元。

  2009年规划搬迁和安置移民户300户,1500人。其中:库莫乡瓦渣古村52户,260人;地莫乡巴尔村79户,395人;四开乡衣得木村80户,400人;四开乡洛且博村89户,445人。该年度投入资金937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750万元,地方自筹资金187万元。

  2010年规划搬迁和安置移民户300户,1500人。其中:金曲乡舍得村77户,385人;比尔乡洛呷村48户,240人;波洛乡黑史村30户,150人;宜牧地乡宜牧地村30户,150人;则普乡觉呷村103户,515人;永乐乡甲古村12户,60人。该年度投入资金  937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750万元,地方自筹资金187万元。

第四节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十一五”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工程共规划资金4685万元,其中:申请国家以工代赈资金3750万元,占总资金的80%。地方配套资金935万元,占总资金的20%。分年投资如下:

  2006年投入以工代赈资金750万元,其中开发和调整土地67万元,牧区生产设施建设120万元,乡村公路建设130万元,人畜饮水工程    32万元,输电线路130万元,住房及附属设施300万元,学校21万元,卫生院15万元。

  2007年投入资金750万元,其中开发和调整土地68万元,牧区生产设施建设120万元,乡村公路建设100万元,人畜饮水工程30万元,输电线路72万元,住房及附属设施300万元,学校35万元,卫生院    25万元。

  2008年投入资金750万元,其中开发和调整土地86万元,牧区生产设施建设33万元,乡村公路建设113万元,人畜饮水工程35万元,输电线路171万元,住房及附属设施300万元,学校28万元,卫生院20万元。

  2009年投入资金750万元,其中开发和调整土地141万元,牧区生产设施建设120万元,乡村公路建设48万元,人畜饮水工程21万元,输电线路72万元,住房及附属设施300万元,学校28万元,卫生院20万元。

  2010年投入资金750万元,其中开发和调整土地99万元,牧区生产设施建设120万元,乡村公路建设96万元,人畜饮水工程23万元,输电线路76万元,住房及附属设施300万元,学校21万元,卫生院15万元。

第四章 实施与监督

第一节 实施主体

  该项目由县扶贫开发两项目资金办公室负责实施,昭觉县以工代赈办负责项目管理。

第二节 实施方式

  一、加强领导

  该项目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以工代赈办主任为副组长,以工代赈办、扶贫、畜牧、农业、水利、教育、卫生、交通、财政、林业、纪检监察、审计等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易地搬迁领导小组。

     二、项目管理

  (一)项目实施由县扶贫办会同相关部门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报县扶贫领导小组和县以工代赈办,经批复后方可组织实施。

  (二)资金管理:项目资金设立专帐,由专人负责管理,资金使用严格按照报帐制度执行。

  (三)选标制度:该项目所需物资、材料、基建等全部在互联网上公布,最后由领导小组在一定范围内实行选标。

  (四)工程监理: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各行业部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和各项目点的群众代表对工程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五)工程验收:工程实施完成后,由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相关单位技术人员对工程自查验收,自查验收合格后申请省、州验收。

第三节 工程管护

  (一)各移民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毕后,由移民户推选出管护小组成员,可以适当收取费用以作平时维护之用。

  (二)乡(镇)、村、组共同制定村规民约,对公共设施的保护形成制度化。

第四节 实施监督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资金使用、工程质量等由县领导小组会同县以工代赈办、县纪委、监察、审计等相关部门进行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监督,并与相关项目实施单位签订责任书,视项目完成情况兑现奖惩。

第五章 效益分析

  

第一节 生态效益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后。一是原驻地3750亩坡耕地全部实行退耕还草和封山育林,有效地保护和恢复了当地生态平衡。二是草场建设4490亩,提高了草场利用率,为发展畜牧业提供充足的草料,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三是牲畜全部实行圈养,有力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第二节 经济效益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完成后,每亩粮地比原耕地增产100斤计算,每年可增原粮225万斤,按现行价折合为157.5万元;畜牧业在提高商品率和推广良种的基础上,每户每年可出售绵羊23只或者出售肉牛3只,户均每年可以增收4500元,该项一年可增收675万元,以上两项移民户人平年增收1200元,为移民户早日奔向小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节 社会效益

  易地扶贫搬迁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使项目区1500户农户,7500人,搬迁至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安置地。一是有效地降低了扶贫成本,使广大贫困农户能够移得出、富得起;二是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协调发展,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后,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合理,加上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得到加强,对提高人民文化生活水平,促进社会进步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三是为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出了积极有益的路子,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打下了基础。

  昭觉县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十一五”规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