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觉县以工代赈通村公路建设“十一五”规划

 

第一章  规划概述

      

第一节  编制背景和编制依据

  

  一、编制背景

  昭觉县是一个彝族聚居的山区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公路落后的现状,严重制约着本县的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脱贫致富。至2004年底全县47个乡()269个行政村除98个行政村在省、县、乡公路沿线,有39个行政村修有简易公路,尚有132个行政村不通公路,广大农村出行难,生产和生活物资调入难,生产产品运出难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进一步加快我县农村公路发展步伐,切实改善农村公路交通条件,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需要。

  为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共同富裕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是解决“三农”问题。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为了实现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业问题的关键是调整农业结构,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是改善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镇化进程。发展和改善农村公路交通,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条件。对开拓农村市场,加强城乡交流,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增加农民收入有着积极作用。围绕加快全县农村公路发展这一主题,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和全国扶贫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抓住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以服务于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为宗旨,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编制《昭觉县以工代赈“十一五”通村公路建设专项》。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2、《昭觉县县乡道路通乡通村发展规划20032010

  3、四川省以工代赈办《四川省以工代赈建设“十一五”规划编制试点工作方案》

  4、四川省交通厅《四川省村级道路建设标准》

  5、四川省交通厅《四川省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办法》

  6、四川省交通厅《四川省乡村公路技术指南》

  

第二节  规划区域和规划期

  

  一、规划区域

  根据“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本规划区域为本县行政区域范围内41个乡镇44个行政村,直接受益人口3.2525万人。

  二、规划期

  本规划期限为五年(2006年—2010年)

  

第三节 规划要点和主要结论

  

   “十一五”以工代赈通村公路的建设计划完成44个村的通村公路建设任务,建成四级公路(按四川省村级建设标准执行)275公里,通村公路率达67.28%,估算投资3926万元。项目实施后能使全县41个乡镇44个村、8166户、3.2525万人口受益。“十一五”以工代赈通村公路建设配合其他项目资金的使用,重点解决主骨干线通往村道公路建设,逐步形成一个以省、县道为主骨架,以县城为中心向各行政村辐射的农村公路网络。对我县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昭觉县以工代赈“十一五”通村公路建设规划表

  

第二章  乡村公路现状

    

第一节 自然条件和公路路网情况

  一、地理位置

  昭觉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州彝族自治州东部,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2°2204″——103°1948″,北纬27°4526″——28°2118″之间,东邻美姑、雷波县,南连金阳、布拖普格县,西接西昌市、喜德县,北靠越西县。地处大凉山腹心地带,曾是凉山州州府所在地,距州府西昌市100公里,全县南北长70.8公里,东西宽59.4公里,幅员2699.36平方公里。全县辖47个乡镇269个行政村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21.7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115万人。

  

  二、地形地貌

  县境大地构造属于康滇台背斜东翼,受金沙江水强烈切割剥蚀,东部侵蚀基准面降低,形成了西高东底的地貌类形。全县地形按地表形态分为低山、低中山、中山、山原、山涧、盆地、阶地和河漫滩地、洪积扇、坡积裙等类型。境内海拔最高3878米,最低520米,相对高差3358米。

  

   三、气候特点

  昭觉县深处欧亚大陆内部的高海拔山区,境内气候同时具有大陆季风气候和高原气候的特点。主要受西南季风影响,因而季节分明。五月中为旬至十月中旬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34%,其余长达半年以上为旱季。年平均降雨量1021.7毫米。年平均气温10.9C。总之,立体气候,雨量充沛,光照适宜,热量偏底,自然灾害频繁。

  

   四、地质结构

  昭觉县境内地质构造属川滇南北构造带。县境西部为米市向斜东部边缘,包括若干较小向斜和背斜的次级褶皱,褶皱较宽阔,断裂不甚发育,出露低层主要为较新的白垩系和侏罗系紫色岩,在烂坝向斜盆地和小烂坝向斜河谷等地有第四系沉积物。县境中部为普雄河谷断裂与热口、竹核断层褶皱多而紧,断层特别发育,出露地层主要为二迭系玄武岩和灰岩、侏罗系紫色岩、三迭系灰岩和紫色岩以及白果湾组岩层。北部比尔—秧摩租一带处于碧鸡村向斜南段的昂扬端,出露地层多为侏罗系紫色岩,同时有第四沉积物。县境东部褶皱较宽阔,断裂不甚发育,出露地层主要为二迭系玄武岩、三迭系灰岩和紫色岩。

  

  五、公路路网状况

  我县境内无航空、铁路和水路运输,公路运输是唯一运输方式县境内有二条省道公路通过线境内里程为175公里,全部铺筑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设有12个道班专人养护;有县道5139.035公里,均为等外级公路,其中:昭新路21公里,日古路35公里设有7个道班专人养护基本达到晴雨通车外,其余没专人养护又无路面均处于晴通雨阻状况;乡道23305.37公里,村道及专用公路305.38公里,全部属于等外级公路,没有铺筑路面,桥梁、涵洞等构造物也不配套通行能力极差。根据以上情况,我县的公路没有形成网络及技术等级低的现状。亟待需要形成以省、县道和通往乡镇为骨干,连接村组的农村公路网。

  

第二节 规划区内的贫困状况

  昭觉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有120个重点贫困村,年人均纯收入637元以下绝对贫困人口4.4208万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农民增收路子窄个增收能力不强。这部分人口也主要集中在尼地、三岗、库莫、达洛、谷曲、齿可波西、革五、特布洛、补约、阿并洛古、庆恒、色底、拉一木、龙沟、甘多尔古等高山偏远地区,由于受到自然条件限制,大多数行政村处于典型的边远高寒彝族聚居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没有条件将当地的农产品变为商品,只能自产自销,严重制约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提高。由于受到这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严重影响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脱贫致富。发展和改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三节 乡村公路现状

  全县公路总里程为924.79公里,按行政等级分,省道175公里,县道139.04公里,乡道305.37公里,村道及专用公路305.38公里。按技术等级分,有三级公路9.5公里,四级公路165.5公里,其余均为等外级公路。按路面类型分,有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187公里,其他均为天然泥土路面。全县公路密度为34.28公里/100平方公里,每万人拥有公路44.68公里,均低于全州平均水平。全县47个乡镇已全部通公路,占通乡镇公路的100%,全县269个村仅有137个村通公路,占总数的50.93%,通村公路路基100%属等外级公路,路基宽3m左右,路面100%属天然泥土路面。通村公路缺乏挡防及桥涵排水设施,因本县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县乡二级财政无力将养护费纳入财政预算安排,故农村公路长期处于晴通雨阻的状态。

  

第四节  以工代赈投入情况

  以工代赈项目的投入对我县的交通建设起着极大的作用,历年来我县利用以工代赈资金修建了三普公路、四三公路、柳洪大桥至乐约公路等重要交通基础设施。

  “十五”期间完成以工代赈交通项目乡村公路建设275.8公里,其中通乡公路0公里,通村公路275.8公里,其中以工代赈资金613万元,。解决了27个乡镇27个村2.6万人口的通行难问题。

  以工代赈乡村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资金投入不足,以工代赈仅是补助性质,还需要地方配套,而我县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财政无力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群众投工投劳人为增加群众负担;资金、技术力量相对缺乏,造成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进度缓慢,达不到即定的标准要求,建议将资金集中捆绑使用,稳步推进农村公路的建设。

 

    

第三章  建设规模和实施进度

 

第一节  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  规划指导思想

  以全省”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和国家对以工带赈现行政策为依据,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切实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围绕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这个中心,以农村公路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快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全县道路交通网络化,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繁荣进步。为昭觉县农业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战略服务。

  

  二、原则

  坚持以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出发,与当地扶贫开发相结合;坚持以规划为指导,与综合运输、干线公路、城镇体系等发展规划相协调;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注重社会公平,把反贫困和扶贫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突出规划的实用性、可行性、严肃性和空间布局的科学性。

  

  三、目标

  到“十一五”末,全县农村公路的通达深度和服务水平应有明显提高,在“十一五”期间,建成通村公路44条,275公里,解决41乡镇443.252万人口的出行难问题。到十一五末使全县的通村数达181个,通村公路里程达580.38公里, 使全县的不通公路的村减少到86个,通村率达到67.28%。重点解决主骨干线通往村道公路建设,逐步形成一个以县城为中心,以省、县道为主骨架,以各乡道为支撑向各行政村辐射公路网络。

  

第二节  建设布局和建设任务

   

  一、建设布局

  按照重点建设不通村村道,打通毗邻乡镇通道,加快出口、断头、经济路建设的要求在“十一五”期间,在全县41个乡镇44个村中分年实施。逐步形成一个以省、县道为骨干,以乡道为支撑,村道为网络的全县公路交通网。使我县的交通条件得到一个较大的提高。

  我县将按照打通主骨干道,提高等级路,延伸乡村道的总体思路,确定我县通村公路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分阶段发展目标。

  

  二、建设任务

  以通村公路为重点,提高乡村道路路网覆盖面、道路等级、通达深度,到2010年新增通公路村44个,通村率达到67.79%,新建通村公路里程275公里 。其中,2006年规划建设实现通公路村11个村,公路建设里程55公里。2007年规划建设实现通公路村10个村,公路建设里程55公里。2008年规划建设实现通公路村达10个村,公路建设里程55公里。2009年规划建设实现通公路村8个村,公路建设里程55公里。2010年,规划建设实现通公路村达5个村,通村里程达55公里。

  

第三节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十一五”期间,全县以工代赈通村公路建设总里程275公里,总需资金3926万元,其中申请以工代赈建设资金2750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投工投劳折资1176万元,桥涵工程按每延米(道)实际造价补助。分年度资金需求为:

  12006年建设1111村通村公路55公里,估算投资785万元,申请以工代赈资金550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投工投劳折资   235万元。

  22007年建设910村通村公路55公里,估算投资785万元,申请以工代赈资金550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投工投劳折资   235万元。

  32008年建设1010村通村公路55公里,估算投资786万元,申请以工代赈资金550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投工投劳折资       236万元。

  42009年建设88村通村公路55公里,估算投资785万元,申请以工代赈资金550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投工投劳折资235万元。

  52010年建设55村通村公路55公里,估算投资785万元,申请以工代赈资金550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投工投劳折资235万元。

  

第四节  年度实施计划与优先顺序

  按照建设重点和轻重缓急的原则,及根据国家的农村公路发展规划,重点解决交通特别困难的村和优先扶持发展有建设条件较好的村,“十一五”期间我县通村公路建设项目实施优先顺序为:

  2006年以工代赈“十一五”通村公路规划建设重点布局在11个乡,11个村,55公里,总需资金785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为550万元,具体为:

  支尔莫乡:

  支尔莫乡政府—不色列洛村,新建公路里程5公里,需资金71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50万元。

  哈甘乡:

  哈甘乡麻吉哈呷村—克苦村—龙沟乡书租村,新建公路里程14公里,需资金200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140万元。

  阿并洛古乡:

  阿并洛古乡—洛伍阿莫村,新建公路里程4公里,需资金57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40万元。

  三岗乡:

  三岗乡—马孜普村,新建公路里程6公里,需资金86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60万元。

  金曲乡:

  金曲乡—金曲瓦莫村,新建公路里程4公里,需资金57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40万元。

  解放乡:

  S307线—撵孜洛村,新建公路里程4公里,需资金57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40万元。

  柳且乡:

  洛姐惹—海普洛呷村,改建公路里程4公里,需资金57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40万元。

  博洛乡:

  四开乡瓦果乃托村—博洛乡火托克村,新建公路里程4公里,需资金57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40万元。

  补约乡:

  热口尼洛—补取散普村,新建公路里程3公里,需资金43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30万元。

  洒拉地坡乡:

  博黑—博列格村,新建公路里程4公里,需资金57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40万元。

  大坝乡:

  S307线—瓦布谷立村,新建公路里程3公里,需资金43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30万元。

  

  2007年以工代赈“十一五”通村公路规划建设重点布局在9个乡,10个村,55公里,总需资金785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为550万元,具体为:

  波洛乡:

  波洛乡—博史尔苦村,新建公路里程7.0公里,需资金100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70万元。

  宜牧地乡:

  依吉—母坚拉提村,新建公路里程5.0公里,需资金71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50万元。

  格五乡:

  格五乡—井洛村,新建公路里程5.0公里,需资金71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50万元。

  久铁洛古乡:

  久铁洛古乡—阿尼洛哈村,新建公路里程5.0公里,需资金71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50万元。

  美甘乡:

  美甘乡—打坚沙洛村,新建公路里程10.0公里,需资金143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100万元。

  库莫乡:

  库莫乡——瓦苦村,新建公路里程6.0公里,需资金86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60万元。

  玛增依乌乡:

  阿尼洛—幺占坡村,新建公路里程6.0公里,需资金86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60万元。

  新城镇:

  新城镇—俄尔古曲村,新建公路里程6.0公里,需资金86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60万元。

  央摩租乡:

  洛呷—马书博西村—呷拖村,新建公路里程5.0公里,需资金71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50万元。

  2008年以工代赈“十一五”通村公路规划建设重点布局在10个乡,10个村,55公里,总需资金786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为550万元,具体为:      

  谷曲乡:

  觉莫—拖都村,新建公路里程6.0公里,需资金86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60万元。

  地莫乡:

  二五— 俄苦村,新建公路里程8.0公里,需资金114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80万元。

  特布洛乡:

  瓦曲—吉子纳乌村,新建公路里程5.0公里,需资金71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50万元。

  比尔乡:

  古普—俄尔阿莫村,新建公路里程6.0公里,需资金86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60万元。

  日哈乡:

  日哈乡—堵觉村,新建公路里程5.0公里,需资金71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50万元。

  甘多洛古乡:

  甘多洛古—甘多洼莫村,新建公路里程7公里,需资金100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70万元。

  城北乡:

  乡政府—牛博村,新建公路里程6.0公里,需资金86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60万元。

  则普乡:

  格阿勒—四火洛村,新建公路里程6.0公里,需资金86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60万元。

  四开乡:

  四开—衣里木村,新建公路里程2.0公里,需资金29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20万元。

  碗厂乡:

  S307线—大石头村,新建公路里程4.0公里,需资金57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40万元。

  2009年以工代赈“十一五”通村公路规划建设重点布局在8个乡,8个村,55公里,总需资金785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为550万元,具体为:

  尼地乡:

  尼地乡—洼里洛村,新建公路里程13.0公里,需资金186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130万元。

  库依乡:

  库依乡—坚普拉诺村,新建公路里程5.0公里,需资金71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50万元。

  且莫乡:

  阿里木—策托瓦拖村,新建公路里程8公里,需资金114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80万元。

  树坪乡:

  树坪乡政俯—汝地哪打村,新建公路里程9.0公里,需资金129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90万元。

  庆恒乡:

  洼路—觉盯洼井村,新建公路里程5.0公里,需资金71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50万元。

  齿可波西乡:

  齿可波西乡—齿可波西村,新建公路里程4.0公里,需资金57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40万元。

  特口甲谷乡:

  特口甲谷乡—乌果各则村,改建公路里程4.0公里,需资金57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40万元。

  龙沟乡:

  苏珍—金野以匹村,新建公路里程7.0公里,需资金100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70万元。

  2010年以工代赈“十一五”通村公路规划建设重点布局在5个乡,5个村,55公里,总需资金785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为550万元,具体为:

  博洛乡:

  尔验觉—金曲地莫村,新建公路里程14公里,需资金200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140万元。

  龙恩乡:

  乡政府—滴莫村,新建公路里程17.0公里,需资金242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170万元。

  永乐乡:

  永乐乡—瓦渣冲洛村,改建公路里程12.0公里,需资金171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120万元。

  色底乡:

  波可—色底村,新建公路里程8.0公里,需资金114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80万元。

  三岔河乡:

  补期—光明村,新建公路里程4.0公里,需资金58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40万元。

  

第四章  规划的实施与监督

  

第一节  规划实施的主体单位和项目业主

  实施的主体单位:昭觉县以工代赈办

  项目业主:昭觉县交通局

  

第二节  实施的方式

  项目实施采取成立昭觉县以工代赈通村道路领导小组,组长由县政府县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副县长担任,由县以工代赈办、县交通局等相关部门组成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以工代赈项目管理办法,统筹、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对项目实施和管理,加强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和资金的管理使用,项目结束时进行自查和初步验收。项目业主县交通局具体负责工程的实施和管理,实施过程中严格按国家、省、州有关公路工程的建设管理程序、规定进行。严格执行相关的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验收制等相关制度。严格按照项目计划实施地点,项目实施规模进行。

  

第三节  工程管护

  农村公路建成后应加强养护,根据《公路法》第八条规定“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乡道的建设和养护工作”及根据《四川省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乡道及通村公路养护管理主体是乡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交通主管部门对农村公路的养护实行行业管理,在技术指导、资金上扶持,工作上协调,同时加强检查、监督和考核、评比。村道养护由村民委员会采取“一事一议”等民主方式解决,即通村公路的养护由所在地的村自己负责组织实施通村公路养护工作,积极争取县级财政将乡村公路的养护列入计划安排或采取其他方式落实养护资金来源,切实有效地加强通村公路的维护保养,加强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工作。为农村改革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好务。

  

第四节 实施监督

 

  一、资金管理

  在资金管理方面严格执行凉府发[2002]80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实行“专户储存、专帐管理、专款专用”,以工代赈资金必须统一在银行开设以工代赈资金专户,建立专帐,实行专户存储,专户管理。

  资金拨付实行报帐制,采取由县工程主管部门根据项目工程进度和质量填写报帐申请书,提出用款建议方案,报县以工代赈办,填发资金调度通知单,送县分管领导审核后,县财政根据调度通知,将资金划拨到工程主管部门,工程部门及时把资金拨付到实施单位。

  对于专业承包的项目工程,项目承包人在报帐时必须向报帐单位提供承包合同文本。

  以工代赈办、财政部门与审计部门一道按照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督检查和审计工作。

   二、工程建设管理

  1、行政首长负责制。项目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主要负责,项目责任人具体负责”的“三级责任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的管理体系。

  2、工程招投标制。对技术性强、专业承包的项目,如桥梁程序要进行招投标制,以降低工程造价,确保工程质量。

  3、工程监督制。指派工程技术人员,严格按各行业技术规范规程进行监督检查。对于技术性强、专业性强的项目,如桥梁工程还要实行监理制制度,严格按照公路基本建设程序执行。

  4、工程计量制。必要时,有的工程可成立工程收方计量组,采取“统一标准,统一单价,统一质量”的办法进行管理。

  5、工程质量终身制。工程主管部门,对项目工程的完成和应取得的效益承担全面责任。以工代赈办会同有关部门经常检查项目执行情况,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保证项目顺利实施。针对大型项目,对每道工序、每批材料、每个合同段、每个管理人员建立档案,实行质量责任终身制,出现质量问题终身负责。

  6、建立项目工程统计报表和工程资料归档管理制。工程统计报表坚持月报和季报,做到数据准确,时间及时。县工程主管部门对重点工程和示范项目的项目规划、设计图纸、工程预决算、可研报告、承包合同、资金拨付、竣工验收材料、管护制度等都要立卷归档,县以工代赈办建立台帐。

 7、竣工项目实行两级验收制度。项目计划完成后,县以工代赈办会同有关部门组成验收小组,对工程进行全面自查,写出自查报告,并向上级以工代赈办提交验收申请,上级以工代赈办组织交通行业部门及有关单位进行验收。

  

  三、奖惩制度

  工程完工后,项目建设优良、效益好的,要给予鼓励;项目建设质量差的、不合格的,除责令补救外,视其情况追究承包建设单位和工程主管部门的行政经济责任。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采用目标管理制和项目负责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项目奖惩制由领导小组统一安排,实行奖惩分明。

  

第五章   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

  农村公路的建设在施工中由于土石方开挖,对植被造成一定的破环,开挖后表土裸露会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特别是部分路段造成坍方及弃土淤堵河道。在施工中尽量利用地形条件减小大挖大填,及时种草植树,保护坡面,不会造成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第二节  经济效益分析

  本规划实施后,完成新建通村公路275公里,完成投资3926万元。通村公路的建成改善当地农户的运输条件,方便了农用物资的运进和当地农作物的运出。花椒、玉米、洋芋等农产品外销每年可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200元,猪牛羊等牲畜外销也可以大大增加当地人民群众的收入。

  

第三节  社会效益评价

  通过“十一五”期间通村公路建设, 使41个乡镇44个村     8166户,3.2525万人受益,极大改变昭觉县交通落后现状。主骨架公路与乡村公路网络的连接,方便快捷的交通基础设施,可以彻底结束当地人民群众人背马驮不通公路的历史。对方便山区人民群众商品交流,促进本县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农村公路的建设,可以使沿线农民通过地材供应,劳力投入等方式,获得直接收入。通过通村公路的建设可将大量的生产资料及生活的物质运进山区,同时可以将新的技术信息及观念带进山区,改变落后的耕作技术及生活习惯,使山区的农业产品和畜牧产品变为商品交换,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通村公路的建成可加快城乡沟通,使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搞活农产品流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也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的关心,为维护民族地区的稳定团结具有十分重要作用,也是党和国家的一项德政工程。

  

 

  附件:

  1、编规说明

  2、昭觉县农村公路工程现状表

  3、昭觉县通村公路工程现状明细表

  4昭觉县以工代赈“十一五”通村公路建设规划表

  5、昭觉县以工代赈“十一五”通村公路建设项目规划示意图

  6、昭觉县以工代赈“十一五”乡村公路建设项目空间布局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