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里县以工代赈通村公路建设“十一五”规划

 

第一章 概述规划

第一节 编制背景和编制依据

    一、编制背景

     为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共同富裕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是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和改善农村公路交通,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条件。对开拓农村市场,加强城乡交流,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增加农民收入有着积极作用。围绕加快全县农村公路发展这一主题,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修好农村路,服务城镇化,让农民兄弟走上油路和水泥路”的建设目标。根据我县社会经济和公路交通现状的发展需求,在全面调查,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和综合分析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按照以工代赈建设“十一五”规划乡村公路工程建设专项文本格式及内容要求,编制木里藏族自治县以工代赈“十一五”通村公路建设发展规划。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2、《关于启动“山州”地区以工代赈“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川赈办[2005]47号)

  3、木里藏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

  4、《木里藏区2001——2020年公路网规划》(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20022月)

  5、《木里藏族自治县县乡道路通乡通村公路发展规划20032010年》

  6、四川省交通厅《四川省村级道路建设标准》

  7、四川省交通厅《四川省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办法》

第二节   规划区域和规划期

    一、规划区域

  规划区域为:木里藏族自治县行政区域内16个乡23个行政村通村道路的新建工程项目,受益人口2.02万人,建设安排解决“通达问题”。

  二、规划期

  本规划期为五年;特征年划分为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五个时段。

第三节  规划要点和主要结论

  通过“十一五”以工代赈通村公路的建设,完成23个村的通村公路建设任务,新建公路245公里,使我县乡镇通乡公路率达100%,通村公路率达61.6%,估算投资2940万元,其中:以工代赈2450万元,地方投工投劳490万元。使我县16个乡23个村、2.02万人口受益。对我县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木里县以工代赈“十一五”通村公路建设规划表

第二章  乡村公路现状

第一节  自然条件和公路路网情况

一、 地理位置

  木里藏族自治县是凉山州所辖的一个边远山区县,也是四川省唯一个藏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介于北纬27°40′—29°10′,东径100°03′—101°40′之间,县境周围东邻冕宁、九龙两县;南接盐源、宁蒗、丽江三县;西北与中旬、稻城、理塘、雅江和康定五县接壤;全县辖29个乡镇,112个行政村,总人口12.7万人;幅圆面积13246平方公里,占全州面积的22%。

  二、地形地貌

  木里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段东侧,是青藏高原向东南云贵高原的过度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沙鲁里山脉南延分支的木拉贡嘎山脉、东郎宁郎山脉、太阳山脉南北走向和东缘山脉;属沟谷发育,典型的高山、山原、峡谷地貌。境内平坦丘陵仅占总面积的0.13%,山地高原占99.87%,山高坡陡,地质结构复杂,各种地质病害规模大,分布广,属于工程地质不良地区之一;木里河流属金沙江水系,主要有雅砻江、木里河、水洛河自北向南奔流曲折,流经木里全境汇入金沙江,境内地势最高的恰朗多吉山峰海拔5958m,最低的三江口海拔1470m。全县平均海拔约3000m

  三、气候特点

  木里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垂直气候显著、干湿分明、雨季集中、四季变化不明显,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主体气候。年平均气温11.5℃,最高34.1℃,最低零下10.6℃;年均降雨量818.2毫米,多集中在69月,年均无霜期长达219.7天。境内按四季气象划分只有春秋和冬季之分,而没有夏季。

  四、地质结构

  木里地处扬子江准台地与松潘、甘孜印支地槽系的交界带上,属甘孜一木里地背倾带的东缘,东南紧临盐源、丽江台缘褶断带,四级大地构造多属木里地背斜。地质结构复杂,褶皱、断裂构成发育,主要包括:日斯公断层,丁央断层、前波断层、长枪短轴背斜,博瓦弧形构造,境内东部太阳山、中部宁郎山、西部贡嘎山是沙鲁里山脉南延的分支,三条山脉从西到东略作平行排列。

  五、公路路网状况

  交通闭塞是木里至关重要的突出问题;县境内公路是唯一的运输方式。解放前,木里县境内交通闭塞,境内没有公路,交通运输主要是以驿道和乡、村羊肠小道,靠着人背马驮的方式来维持交通。至19617月才有了唯一一条公路——西木路,当时的技术等级低,均为等外公路,通达县境内的公路里程为54.5公里;到2004年底,木里公路通车里程达2535.71公里。其中,省道公路54.5公里,县道168公里,乡道路1261公里,村道路212.55公里,专用公路839.66公里,分别占总里程的2.15%,6.63%,49.73%,8.38%和33.11%。有路面里程为54.5公里,占总里程的 2.15%,无路面里程为2481.21公里,占总里程的97.85%。公路密度为每平方公里拥有公路19.143公里,每万人拥有公路199.268公里,是全省公路网技术等级最低的县。总的状况是:公路布局单一、密度小、通达深度低、进出口公路通道少、等级水平低、质量差、抗灾能力弱、公路路面铺装里程率低、通行能力小、运输成本高、林区公路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二节  规划区内的贫困状况

  木里县农村人口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业和养殖业,外出务工和其它方式收入稀少,根据本次规划调查,截止2004年低人均纯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人口有100487人占总人口的78.9%。其中:年人均纯收入637元以下的有25264人,占总人口的19.8%;年人均纯收入637元至882元的有54620人,占总人口的42.9%;年人均纯收入882元至1000元的有20603人,占总人口的16.2%。农民人均粮食只有415.9公斤。全县有65个重点贫困村,贫困人口6.39万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农民增收路子窄,增收能力不强。由于受到自然条件限制,贫困村所在地多是边远高寒地区,落后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没有条件将当地的农副产品变成商品,只能自产自销,严重制约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提高,相对滞后的农村经济发展,严重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脱贫致富。随着公路运输的发展在现代城镇、乡村中日益繁荣,木里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在市场,发展和改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三节  乡村公路状况

  木里县村寨分散、相距里程远、山高坡陡、地质结构复杂、各种地质病害规模大、分布广的现状,极大地影响和制约着木里公路网的建设和发展。

  全县通公路的村46个,占总村数的41.1%。乡村公路全部属等外级,全部是天然泥石路面;路基宽度严重不足,严重缺乏挡防及桥涵排水设施,晴通雨阻现象十分严重,财政预算无力将养路费纳入;乡村公路现状布局和规模与辖区面积极不适应,83%的人口居住在偏远山寨,112个行政村中尚有66个村未通公路,仍靠人背马驮的方式来进行生产、生活物资的运输。

第四节  以工代赈投入情况

  “十五”期间累计投入以工代赈资金2215万元,完成以工代赈交通项目乡村公路建设793.3公里,其中通乡公路723.3公里,通村公路72公里,乡村公路桥梁209延米/2座;完成投资2658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2215万元,地方自筹及群众投工投劳折资443万元。

  以工代赈乡村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资金投入不足,以工代赈仅是补助性质,还需要地方配套,而我县属国家级贫困县,财政无力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群众投工投劳人为增加了群众负担;缺乏资金、技术力量相对薄弱,造成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进度缓慢,达不到既定标准和要求;建议提高公路补助标准,争取国家、四川省、凉山州的大力扶持和加大投入力度,稳步推进乡村公路的建设。

第三章  建设规模和实施进度

第一节  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规划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全面加快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全县道路交通网络化,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根据四川省以工代赈建设“十一五”规划乡村公路建设的要求,从适应木里藏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尽快改变农村公路的通达问题,逐步提高通行能力和抗灾能力,改变通达深度低的状况。

  

  二、原则

  坚持发展经济,交通先行的原则;坚持以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出发,以当地扶贫开发相结合;注重规划的实用性、可行性、严肃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遵循“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把反贫困和扶贫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根据各乡镇公路网的现状,区域自然条件、环境特点,利用现有公路网布局、路线走向和立足于对公路网的挖潜、改造、提高,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坚持“分级负责,联合建设”的原则,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坚持规划与环保相结合的原则,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体现公路效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三、目标

  农村公路规划的总目标是加快公路网建设,改善木里县域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的状况,以基本适应木里藏族自治县经济发展,旅游开发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到“十一五”末,全县农村公路的通达深度和服务水平有明显提高,在“十一五”期间,建成通村公路23条,245公里,解决16个乡23个村2.02万人口的出行难问题。到“十一五”末使全县的通村数达到69个,通村里程达到457.55公里,通村率达到61.6%。到2010 年 力争解决通达的基本问题,逐步提高等级,适应通行能力,提高抗灾能力,增加通达深度,逐渐形成适应于木里藏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公路网络。

第二节 建设布局和建设任务

一、 建设布局

    按照“重点建设不通村村道,打通毗邻乡镇通道,加快出口、断头、经济路建设”的要求,“十一五”期间,在16个乡23个村中分年实施。逐步形成一个以县道为骨干,乡道为支撑,村道为网络的全县交通网,使我县的交通条件得到较大的提高。

  我县将按照先解决通达问题,逐步提高道路等级、连通毗邻、构成公路网络的总体思路,确定我县通村公路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分阶段实施目标。

  二、建设任务

  建设任务围绕通村公路以通达为重点,到2010年新增通公路村23个,通村率达到61.6%,分五个时段新建公路245公里,桥涵5705延米/993座。其中:2006年规划建设实施通公路村5个,规划建设里程49公里,规划建设桥涵1190延米/205座;2007年规划建设实施通公路村5个,规划建设里程49公里,规划建设桥涵1140延米/200座;2008年规划建设实施通公路村7个,规划建设里程49公里,规划建设桥涵1095延米/191座;2009年规划建设实施通公路村3个,规划建设里程49公里,规划建设桥涵1140延米/198座;2010年规划建设实施通公路村3个,规划建设里程49公里,规划建设桥涵1140延米/199座。

第三节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由于我县属国贫县,是全国仅有的两个藏族自治县之一,天然林停砍以后,地方财政全靠上级补贴,依托木材加工的企业全部倒闭,工业企业几乎为零,因此靠地方投资修路几乎不可能,只有紧紧依靠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政策倾斜和以工代赈资金的扶持,动员地方群众投工投劳,对公路占用地、青苗补偿由地方协调解决,地方政府减免各种税费等优惠政策。

  在“十一五”中,全县以工代赈通村公路规划建设里程245公里,估算需资金2940万元,其中申请以工代赈资金2450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投工投劳折资490万元。估算资金年度需求分为:

  12006年规划建设5个乡5个村通村公路49公里,估算投资588万元,其中申请申请以工代赈资金490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投工投劳折资98万元。

  22007年规划建设5个乡5个村通村公路49公里,估算投资588万元,其中申请申请以工代赈资金490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投工投劳折资98万元。

  32008年规划建设6个乡7个村通村公路49公里,估算投资588万元,其中申请申请以工代赈资金490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投工投劳折资98万元。

  42009年规划建设3个乡3个村通村公路49公里,估算投资588万元,其中申请申请以工代赈资金490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投工投劳折资98万元。

  52010年规划建设3个乡3个村通村公路49公里,估算投资588万元,其中申请申请以工代赈资金490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投工投劳折资98万元。

第四节 年度实施计划与优先顺序

  根据规划方案实施,按照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先易后难、先通后畅的实施原则,结合我县的实际,合理安排,分步实施;在“十一五”期间,通村公路规划建设项目实施优先顺序为:

  2006年以工代赈“十一五”通村公路规划建设布局在5个乡,5个村,49公里,桥涵1190延米/205座,估算投资588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490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投工投劳折资98万元,具体为:

  沙湾乡:

  沙湾乡政府——打卡村,新建公路里程8公里,桥涵230延米/37座,需资金96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80万元。

  麦地龙乡:

  麦地龙桥——里尼村,新建公路里程10公里,桥涵240延米/43座,需资金120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100万元。

  固增乡:

  加沟桥——利念村,新建公路里程9公里,桥涵200延米/36座,需资金108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90万元。

  克尔乡:

  克尔乡政府——阴山村,新建公路里程7公里,桥涵160延米/28座,需资金84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70万元。

  白碉乡:

  下药铺——阳山村,新建公路里程15公里,桥涵360延米/61座,需资金180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150万元。

  2007年以工代赈“十一五”通村公路规划建设布局在5个乡,5个村,49公里,桥涵1140延米/200座,估算投资588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490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投工投劳折资98万元,具体为:

  唐央乡:

  唐央乡政府——格若村,新建公路里程5公里,桥涵140延米/21座,需资金60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50万元。

  倮波乡:           

  倮波乡政府——龙卧洞村,新建公路里程7公里,桥涵160延米/30座,需资金84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70万元。

  俄亚乡:

  接官坪——俄碧村,新建公路里程6公里,桥涵130延米/24座,需资金72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60万元。

  牦牛坪乡:

  牦牛坪乡政府——下坪子村,新建公路里程18公里,桥涵400延米/72座,需资金216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180万元。

  李子坪乡:

  新房子——白草坪村,新建公路里程13公里,桥涵310延米/53座,需资金156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130万元。

  2008年以工代赈“十一五”通村公路规划建设布局在6个乡,7个村,49公里,桥涵1130延米/197座,估算投资588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490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投工投劳折资98万元,具体为:

  卡拉乡:   

  鸡依——田镇村,新建公路里程15公里,桥涵360延米/61座,需资金180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150万元。

  倮波乡:

  倮波乡政府——磨子沟村,新建公路里程12公里,桥涵270延米/48座,需资金144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120万元。

  后所乡:

  桥头——呷古村,新建公路里程3公里,桥涵66延米/12座,需资金36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30万元。

  宁朗乡:

  老经营所——甲店村,新建公路里程6公里,桥涵140延米/24座,需资金72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60万元。

  上则洛——则洛,新建公路里程4公里,桥涵66延米/12座,需资金48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40万元。

  列瓦乡:

  黑杉林叉口——碾水村,新建公路里程7公里,桥涵160延米/28座,需资金84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70万元。

  依吉乡:

  蚕多叉口——蚕多村,新建公路里程2公里,桥涵33延米/6座,需资金24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20万元。

  2009年以工代赈“十一五”通村公路规划建设布局在3个乡,3个村,49公里,桥涵1140延米/198座,估算投资588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490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投工投劳折资98万元,具体为:

  俄亚乡:

  通子碧——立碧村,新建公路里程25公里,桥涵600延米/102座,需资金300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250万元。

  麦地龙乡:

  麦地龙乡政府——中铺子村,新建公路里程2公里,桥涵40延米/7座,需资金24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20万元。

  后所乡:

  大湾子——上野洛村,新建公路里程22公里,桥涵500延米/89座,需资金264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220万元。

  2010年以工代赈“十一五”通村公路规划建设布局在3个乡,3个村,49公里,桥涵1140延米/199座,估算投资588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490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投工投劳折资98万元,具体为:

  依吉乡:

  岩炯布——麦洛村,新建公路里程21公里,桥涵510延米/86座,需资金252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210万元。

  屋脚乡:

  类路拉达沟口——纳布村,新建公路里程8公里,桥涵170延米/32座,需资金96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80万元。

  牦牛坪乡:

  架子夸——泥珠村,新建公路里程20公里,桥涵460延米/81座,需资金240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200万元。

第四章  规划的实施与监督

第一节 规划实施的主体单位和项目业主

  实施的主体单位:木里藏族自治县以工代赈办公室

  项目业主:木里藏族自治县交通局

第二节 实施的方式

  为加强项目的领导,成立木里藏族自治县以工代赈领导小组,组长由县政府县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副县长担任,由县以工代赈办、县财政局、县扶贫办、县交通局、县审计局、县监察局等相关部门组成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以工代赈项目管理办法,统筹、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对项目实施和管理,加强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和资金的管理使用,项目结束时进行自查和初步验收。项目业主县交通局具体负责工程的实施和管理,实施过程中严格按国家、省、州有关公路工程的建设管理程序、规定进行。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验收制等相关制度。严格按照项目计划地点、项目建设规模进行。

第三节 工程管护

  我县区域面积大,因特殊的地理、地貌,山大沟谷深、河流众多、地广人稀、道路里程长,给道路养护带来一定的困难;通村公路建成后的养护,根据《公路法》第八条规定“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乡道的建设和养护工作”;根据《四川省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乡道及村道公路养护管理主体是乡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交通主管部门对农村公路的养护实行业主管理,在技术上指导、资金上扶持、工作上协调,同时加强检查、监督、考核和评比。村道养护由村民委员会采取“一事一仪”等民主方式解决,既通村公路的养护由所在地的村负责组织实施通村公路的养护工作,申请国家在养护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积极争取县级财政将乡村公路的养护列入计划安排,或者采取其他方式多渠道落实养护资金来源,切实有效地加强通村公路的维护保养,加强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工作,确保道路的畅通。为农村改革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好务。

第四节 实施监督

  一、资金管理

  在资金管理方面严格执行国家、省以工代赈项目管理办法及凉府发[2002]80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实行“专户储存、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以工代赈资金必须统一在银行开设以工代赈资金专户,建立专账,实行专户存储,专户管理,封闭运行。

  资金拨付实行报账制,采取由县工程主管部门根据项目工程进度和质量填写报账申请书,提出用款建议方案,报县以工代赈办,填发资金调度通知单,送县分管领导审核后,县财政根据调度通知,将资金划拔到工程主管部门,工程部门及时把资金拨付到实施单位。

  对于专业承包的项目工程,项目承包人在报账时必须向报账单位提供承包合同文本。

  以工代赈办、财政部门与审计部门一到按照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督检查和审计工作。

  二、工程建设管理

  1、行政首长负责制。项目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主要负责,项目责任人具体负责“的”三级责任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的管理体系。

  2、工程招投标制。对技术性强、专业承包的项目,要进行招投标制,以降低工程造价,确保工程质量。

  3、工程监督制。指派工程专业人员,严格按各行业技术规范规程进行监督检查。

  4、工程统一收方制。成立工程收方组,采取“统一标准,统一单价,统一质量”的办法进行管理。

  5、工程质量终身制。工程主管部门,对项目工程的完成和应取得的效益承担全面责任。针对大型项目,重点工程,对每道工序、每批材料、每个合同段、每个管理人员建立档案,实行质量责任终身制,出现质量问题终身负责。

  6、建立项目工程统计报表和工程资料归档管理制。工程统计报表坚持月报和季报,做到数据准确,时间及时。县工程主管部门对重点工程和示范项目的项目规划、设计图纸、工程预决算、可研报告、承包合同、资金拨付、竣工验收材料管护制度等都要立卷归档,并建立台账。

  7、竣工项目实行两级验收制度。项目计划完成后,县以工代赈办会同有关部门组成验收小组,对工程进行全面自查,写出自查报告。,并向上级以工代赈办提交验收申请,上级以工代赈办组织有关单位进行验收。

  三、奖惩制度

    工程完工后,项目建设优良、效益好的,要给予奖励;项目建设质量差的、不合格的,除责令补救外,视其情况追究承包建设单位和工程主管部门的行政经济责任。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采用目标管理制和项目负责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项目奖惩制由领导小组统一安排,实行奖惩分明。

第五章 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

  线路的设计,尽量避免大挖大填,破坏山体稳定,线路走向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尽可能保持原始的自然风光和旅游景点,线路的布局尽可能合理,避免重复建设。农村公路的建设在施工中由于土石方的开挖,对植被造成一定的破坏,开挖后表土裸露会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特别是部分路段造成塌方及弃土淤堵河道。在施工中尽量利用地形条件减小大挖大填,及时种草植树,保护坡面,减小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加强路政管理,防止村民在道路两侧有效区域内放牧、乱砍林木、开采土石。

第二节 经济效益分析

  到“十一五”末全县的通村数达到69个,通村里程达到457.55公里,通村率达到61.6%;公路建成后,方便快捷的交通基础设施,使当地人民群众的农副产品和生产生活物资,用比过去低得多的运输成本和时间进行运输,彻底结束当地人民群众人背马驮不通公路的历史;对方便山区人民群众商品交流,促进本县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农村公路的建设,可以使沿线农民通过地材供应,劳力投入等方式,获得直接收入;通过通村公路可将大量的生产资料及生活物资运进山区,同时可以将新的技术信息及观念带进山区,改变落后的耕作技术及生活习惯,方便了山区农副产品和畜牧产品的商品交流,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

第三节 社会效益评价

  随着木里县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将对木里县交通运输,特别是农村公路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今后较长时间内公路运输,仍将是木里县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维护和促进藏区政治稳定、民族团结、文化、经济繁荣的基础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

  通过“十一五”期间通村公路的建设,使16个乡23个村,2.02万人受益,主骨架公路与乡村公路网络的连接,极大地改变了木里县交通落后现状。通村公路的建设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的关心,也是党和国家的一项德政工程。通村公路的建成加快了城乡沟通,使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搞活农产品流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

  附件:

  1、 编规说明

  2、 木里县通村公路工程现状表

  3、 木里县通村公路工程规划汇总表

  4、 木里县通村公路工程现状明细表

  5木里县以工代赈“十一五”通村公路建设规划表

  6、 木里藏族自治县以工代赈“十一五”乡村道路建设项目规划示意图

  7、 木里藏族自治县以工代赈“十一五”乡村道路建设项目空间布局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