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源县以工代赈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十一五”规划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农机提灌及微水电建设

 

第一章   规划概述

 

第一节  编制背景和编制依据

  

  一、编制背景

  遵照四川省以工代赈办、凉山州以工代赈办及盐源县以工代赈提出的“十一五”规划编制试点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县情和行情,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原则是“先急后缓、突出重点”。优先解决重点贫困村或历年来未解决过的缺水村,按照县以工代赈办“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积极向上级争取以工代赈资金,组织和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行业部门在工程措施和布局上本着实事求是,尊重科学,满足供水需求,使用方便,易于管理,讲求效益,着眼长远的原则;把小型水利建设工作与当地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工程反复勘测、比较方案,选定可靠的水源,合理拟定渠道尺寸,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切实做好小型水利工程。

  二、编制依据

  1、本规划编制采用数据的基准年为2004年;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以工代赈规划补助标准:渠系建设12.5万元/千米;小机井工程300/千瓦;水窖工程50/立方米;提水站新建0.60.7万元/千瓦;改建0.20.3万元/千瓦。

  3、工程点的确定以“十五”规划为基础,结合平时行业部门掌握基础资料为依据。

  4、《四川省、重庆市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

  5、主要原材料基价为:钢管2500/吨,水泥250/吨,块石20/m3,碎石20/m3,河砂20/m3,汽油200/吨,根据不同的工程点或建设年限调整价差及相应税金。

  

第二节  规划区域和规划期

 

  盐源县“十一五”期间规划新建水库1座,整治病害、病险水库工程10座,渠系工程16处规划期限为20062010年。

 

 

第三节  规划要点和主要结论

  

  一、规划要点

  “十一五”期间规划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发展目标:一是集中成片连线为主;二是改革管理方式,创新运行机制,以发动自主创业为主,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民间资金参与,建好骨干工程,不断探索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新路子;三是整治渠堰241.6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270亩,改善灌溉面积14070亩;四是新建、整治水库11个,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80亩,改善灌溉面积7730亩。

  二、建设规模及内容

  1、渠系工程,共计16处,整治渠系长度241.6公里,解决了13个乡(镇)16个村,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270亩,改善灌溉面积14070亩。

  2、水库工程,新建龙洞湾水库一座,库容18m3,总投资146.3万元,其中以工代赈88.65万元,水库建成后,可新增有效灌面500亩,改善灌溉面积270亩,整治病害、病险水库10座。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80亩,改善灌溉面积7460亩。规划项目宗旨明确,符合我县扶贫规划及基本农田建设实际。

  盐源县以工代赈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十一五”规划表

 

第二章  小型农田水利现状

 

第一节  自然条件和水资源概况

  

  一、地理位置

  盐源县位于凉山州西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地理位置界于东经100°42′—102°04′,北纬27°07′—28°17′之间,东隔雅砻江与西昌、德昌、米易相望,南与盐边相连,西与云南省宁蒗县接壤,北与木里、冕宁毗邻。

  二、地形、地貌

  项目区地处山区、地表起伏大,高差悬殊,是一个以山高坡陡、谷深,盆地居中为其总特征的山区县,地貌类型以山地为主,高程在12004393m之间,河谷深切,谷坡陡峻,属于中高山地区,耕地坡度在020度之间。

  三、气候条件

  项目区属暖温带半湿润西南季风气候区,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在季风环流的影响下,气候随海拔高度的增长明显变化,形成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典型的立体气候特征。随着气候的相对变化,年内温差相对较小,日内温差相对较大,且垂直变化明显,随高程升高气温相应降低,形成低山河谷热,高山寒凉的气候环境,冬春干旱,风大气温低,而日照充足,夏秋多雨阴湿气温高雨量充沛,旱雨季分明,春夏秋冬四季不明显的气候特征。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全县年降水量在8001200mm,多年平均日照2050小时,平均气温为12.1℃,而年水面蒸发量在11712464.6mm,年无霜期在201天。由于气候的变化,降水分布不均,年内69月为多雨季,占全年降水量的90%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降雨量占全年的10%,干旱少雨蒸发大,造成缺水的量最大原因。

  四、水文地质情况

  本项目区水文地质情况复杂,地质构造受地形的控制形响,地下水埋藏量大,地表水丰富,地质主要是侏罗系的紫色砂岩、泥岩、钙质粉为主,植被较好,地质稳定,地震稳定,地震烈度为Ⅷ度。

  五、水资源的特点

  项目区水资源较为丰富,但分布不均,主要靠径流和降雨补给,其分布规律与降水基本一致,而利用率十分低下,水资源在本项目区内有四大特点,一是,水资源量大,但在年内分配不均匀,地表径流多集中在69月份,绝大多数水量都是靠降雨补给,而都是以洪水的形式流走。而在旱季,特别是35月份,干旱风大,水面蒸发量大降雨量少,河川径流大幅减少,大部份河流溪沟都断流。二是水资源的地域分布差异大,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布局与水资源分布不相适应,导致区域性缺水,季节性缺水的严重问题。三是水环境的日趋恶化,干旱缺水,洪涝灾害频繁,河床不断抬高,河床泄水能力差,堤防工程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等等;四是由于地理条件的影响,山高坡陡,垂直高差大,水源点低,水资源开发难度大,现有水利基础设施不足,对水资源利用率低,对水资源调控能力差。

  项目区境内主要河流有盐源河、马坝河、白乌河、五道河、盐塘河、黑水河、岔秋河、树瓦河等河流。现利用方式主要为农牧业用水,城乡人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因我县工业发展比重小,城镇规模不大,农业用水也不多,而森林覆盖较好,环境容量较大是我县的一个特点。

 

第二节  规划区内的贫困状况

  

  规划区内涉及12个乡(镇)27个村,规划区内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业、养殖业、外出务工和其它等方式收入。其中,年人均纯收入637元以下的占总人口的18%,年人均纯收入637822元人口占人口的37%。年人均纯收入8221000元人口占总人口的45%

第三节   小型水利现状

  

  一、干旱情况

  项目区旱季的时间长达半年,冬春连晴少雨,天气干燥多风,蒸发量特大,地表径流大幅度减少。冬春干旱年年有,即使进入雨季,夏旱和伏旱也会常常出现。旱灾的频繁发生,已成为项目区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从气象部门年的旱情资料分析统计,各类旱灾的发生频率均在30%以上,其中以春旱最多,夏旱次之,伏旱较少。由于春夏连旱普遍,加重了干旱的严重程度。干旱不但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而且制约了农村项目区内经济的发展,因此,解决农业灌溉用水势在必行。

  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困难现状

  我县现有渠道大多数是六七十年代建设成的,由于当地群众贫穷落后等诸多因素,有的长期以来多数渠道未能维修、养护,防渗,加之自然灾害,而失去功能,有的则渠道老化、渗漏、跨塌,根本就不能通水,而水库则多为病害、病险水库,滑坡、渗漏严重,水库配套设施老化。因此,我县的农村小水利设施十分脆弱。

  三、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的必要性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需要。事实证明,水利是农业的基础,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利于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十一五”规划区域是我县粮食主产基地,也是严重缺水地区,故本次规划是结合实际的,项目的实施是可行的、必要的。

  

第四节 以工代赈投入情况

 

  “十五”期间我县以工代赈小型水利工程项目累计投入以工代赈资金290万元,地方配套、群众投工投劳59.75万元,整治水利工程10处,新增有效灌面3200亩,改善灌面4500亩,成效显著。因此,以工代赈工程是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

  

第三章   建设规模和实施进度

 

第一节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小型水利工程基本建设总体指导思想是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治水防洪、改田改土”为重点,全面推进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

  二、基本原则

  按照地方各级政府主导,部门协调配合,多渠道筹集资金,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发动群众广泛参与,社会各界支持的原则,推进农村小水利建设。

  三、目标任务

  一是整治11个乡(镇)15个村的渠系工程,以解决灌溉用水困难问题: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270亩,改善灌溉面积14070亩。二是新建、整治6个乡(镇)10个村的水库工程,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80亩,改善灌溉面积7730亩。

  

第二节  建设布局和建设任务

  

  一、建设任务

  “十一五”期间新建小型水利工程共计1处,整治小型水利工程10处,新建渠道及整治长度241.6公里。

  总投资2259.2万元,资金筹措为:申请以工代赈资金1000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投工投劳1259.2万元。共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950亩,改善灌溉面积21800亩。

  二、建设布局

  规划项目分布在县境内12个乡(镇)涉及27个村291个组的7425户,37125人的灌溉用水困难。整个建设主要分为渠系维修整治和水库病害整治两大部分。渠系维修整治主要是防渗处理,工程的布局设计:渠道设计断面为矩形、梯形,墙体和底板采用C8混泥土衬砌,侧墙厚度0.2米,底板厚度0.15米,断面尺寸根据各地方采水和控灌面确定;水库整治工程的布局设计:根据水库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对放水涵洞、溢洪道、渗透坝体进行处理。

  1、梅雨镇新建小型水库1座,整治渠道2条长14km

  2、大河乡整治小型水库1座,整治渠道1条长13km

  3、干海乡整治小型水库1座,整治渠道3条长34km

  4、下海乡整治小型水库2座,整治渠道2条长25.5km

  5、卫城镇整治小型水库3座,整治渠道1条长7.4km

  6、盐井镇整治渠道1条长14.2km

  7、甘塘乡整治渠道1条长50km

  8、双河乡整治小型水库3座。

  9、树河镇整治渠道2条长54.5km

  10、金河乡整治渠道1条长12km

  11、平川镇整治渠道1条长14km

  12、长柏乡整治渠道1条长3km

  

第三节   年度实施计划与优先顺序

  

  项目实施计划与优先确的,根据项目区小型水利分布特点、缺水群众的积极性以及贫困状况,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统一规划,先急后缓,先集中成片,后分散的原则,排出先后顺序,即:

  一、2006年以工代赈小型水利项目建设

  总投资360.4万元,其中:申请以工代赈资金201.2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投工投劳159.2万元。

  1、梅雨镇①整治马棚子水库左干渠(梅雨段),该渠道设计流量:1.0m3/s,整治长度为4km ,总投资28万元,以工代赈资金10万元,地方配套和群众投工投劳18万元,可解决黑山村1个村3个组15274013500头四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和改善灌面480亩。完成工程量:土石方开挖1476m3,混泥土710m3

  ②新修龙洞湾水库一座,该水库库容18m3,总投资146.3万元,以工代赈资金88.65万元,地方配套和群众投工投劳57.65万元,可解决沙坝窝村1个村3个组15075014000头四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和新增有效灌面500亩,改善灌面270亩。

  2、大河乡 ①整治大河水库一座,该水库库容41m3,整治内容为:大坝防渗处理130m,维修整治溢洪道30m,放水设施2处。总投资64.4万元,以工代赈资金45万元,地方配套和群众投工投劳19.4万元,可解决李子沟村1    个村4个组20010004000头四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和新增有效灌面100亩,改善灌面800亩。

  ②整治李子沟堰,该堰设计流量为0.1m3/s,整治长度为长13km,总投资84.5万元,以工代赈资金32.5万元,地方配套和群众投工投劳52万元,可解决李子沟村1个村3个组150 75014000头四大牲畜的饮水困难,新增有效灌面800亩,改善灌面750亩。完成工程量:土石方开挖3742m3,混泥土2161.0m3

  3、干海乡   整治庄子水库,该水库库容17m3,整治内容为:大坝防渗17m,修建溢洪道100m。总投资37.2万元,以工代赈资金25.05万元,地方配套和群众投工投劳12.15万元,可解决蔡家坪子1个村25125500头四大牲畜的饮水困难,新增有效灌面80亩,改善灌面890亩。

  二、2007年以工代赈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建设

  总投资469.9万元,其中:申请以工代赈资金201.6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投工投劳268.3万元。

  1、下海乡①整治半截子水库,该水库库容20m3,整治内容为:35m长的混泥土坝防渗加固处理。总投资135.7万元,以工代赈资金81万元,地方配套和群众投工投劳54.7万元,可解决沙坝村30,150个人、600头四大牲畜饮水困难,可改善灌面1500亩。

  ②整治马棚子水库,该水库库容450m3,整治内容为:修建溢洪道100m,维修放水设施2处。总投资45万元,以工代赈资金20万元,地方配套和群众投工投劳25万元。

  ③整治马棚子水库右干渠,干渠设计流量为1.0m3/s,整治长度10.5km,总投资73.5万元,以工代赈资金23.05万元,地方配套和投工投劳50.45万元。可解决清水村4个组2001002,5010头四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可新增有效灌面400,改善灌面2000亩。完成工程量:土石方开挖3010m3,混泥土1841m3

  ④整治马棚子水库左干渠,干渠设计流量为1.0m3/s,整治长度15km,总投资105万元,以工代赈资金31万元,地方配套和投工投劳74万元。可解决清水村9个组2481240,7440头四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可新增有效灌面570,改善灌面2500亩。完成工程量:土石方开挖3721m3,混泥土2197m3

  2、卫城镇①整治北海水库,该水库库容40m3,整治内容为:大坝防渗50m,修建溢洪道50m,总投资15万元,以工代赈资金10.5万元,地方配套和群众投工投劳4.5万元,可解决北门场村2个组50,250个人、1100头四大牲畜饮水困难、可改善灌面370亩。

  ②整治大水塘山平塘,该山平塘库容8m3,整治内容为:大坝防渗11m,修建溢洪道10m,总投资10.5万元,以工代赈资金6.05万元,地方配套和群众投工投劳4万元,可解决北门场村1个组2085425头四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可改善灌面100亩。

  3、盐井镇  整治光合堰,该堰设计流量为0.25m3/s,整治长度14.2km,总投资85.2万元,以工代赈资金30万元,地方配套和群众投工投劳55.2万元,可解决花碉村8个组24012006000头四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可新增有效灌面1500,改善灌面1500亩。完成工程量:土石方开挖3727m3,混泥土2742m3

  三、2008年以工代赈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建设

  总投资494.4万元,其中:申请以工代赈资金203.5万元,地方配套及投工投劳290.9万元。

  1、卫城镇①整治胜利水库,该水库库容 40m3,整治内容为:大坝防渗处理8m,修建溢洪道100m,维修整治放水设施1处。总投资54万元,以工代赈资金40万元,地方配套和群众投工投劳14万元,可解决罗家村2个组502501500头四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可改善灌面1800亩。

  ②整治东关渠道,该渠道设计流量为0.02m3/s,整治长度为7.4km,总投资44.4万元,以工代赈资金18.5万元.地方配套和群众投工投劳25.9万元。可解决51608044020头四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可新增有效灌面100亩,改善灌面700亩,完成工程量:开挖土石方1492m3,混泥土1375m3

  2、干海乡  整治梅雨大堰(干海段),该渠道设计引用流量1.5m3/s,整治长度为8km,总投资56万元,以工代赈资金20万元,地方配套和群众投工投劳36万元。可解决蔡家坪子村5个组1748704350头四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可新增有效灌面120亩,改善灌面300亩,完成工程量:土石方开挖1987m3,混泥土1769m3

  3、甘塘乡  整治甘塘大堰,该堰设计引用流量1.5m3/s,整治长度为50km,总投资350万元,以工代赈资金125万元,地方配套和群众投工投劳225万元,可解决海子坪村10个组28014008400头四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可新增有效灌面100亩,改善灌面2000亩,完成工程量:土石方开挖4127m3,混泥土5126m3

  四、2009年以工代赈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建设

  总投资383万元,其中:申请以工代赈资金190.5万元,地方配套群众投工投劳192.5万元。

  1、双河乡①整治段家沟水库,该水库库容10m3,整治内容为:大坝防渗25m,维修溢洪道170m,总投资15万元,以工代赈资金10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投工投劳5万元,可解决小堡子村1个组20100600头四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可改善灌面500亩。

  ②整治狮子堡水库,该水库库容54m3,整治内容为:大坝防渗51m,维修溢洪道200m,放水设施1处。总投资82万元,以工代赈资金58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投工投劳24万元,可解决黄沙沟村2个组502501500头四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可改善灌面800亩。

  ③整治月亮塘水库,该水库库容20m3,整治内容为:大坝防渗处理20m,维修溢洪道210m,放水设施1处。总投资46万元,以工代赈资金27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投工投劳19万元,可解决黄沙沟村1个组25户,125750头四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可改善灌面700亩。

  2、干海乡①整治光明堰,该堰设计流量为:0.27m3/s,整治长度为6km,总投资36万元,以工代赈资金15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投工投劳21万元,可解决鱼脊梁村4个组1206003600头四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可新增有效灌面480亩,改善灌面320亩,完成工程量:土石方开挖1547m3,混泥土1030m3

  ②整治石洞堰,该堰设计流量为:0.3m3/s,整治长度为20km,总投资120万元,以工代赈资金50.5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投工投劳69.5万元,可解决14个组404242414544头四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可新增有效灌面200亩,改善灌面600亩。完成工程量:土石方开挖3142m3,混泥土3244m3

  

  ③整治甘塘大堰树河段,该堰设计流量为:1.5m3/s,整治长度为12km,总投资84万元,以工代赈资金30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投工投劳54万元,可解决8个组24012007200头四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可改善灌面550亩。完成工程量:土石方开挖1072m3,混泥土1090m3

  

  五、2010年以工代赈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建设

  总投资541.5万元,其中:申请以工代赈资金203.2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投工投劳338.3万元。

  1、梅雨镇  整治长生堰,该堰设计流量为:1.0m3/s,整治长度为10km,总投资70万元,以工代赈资金25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投工投劳45万元,可解决娃儿咀村,7个组20010006000头四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可改善灌面300亩。完成工程量:土石方开挖2176m3,混泥土2092m3

  2、金河乡  整治德力铺堰,该堰设计流量为:0.1m3/s,整治长度为12km,总投资72万元,以工代赈资金30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投工投劳42万元,可解决德力铺村9个组24012007200头四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可改善灌面200亩。完成工程量:土石方开挖1747m3,混泥土712.0m3

  3、平川镇  整治平梅大堰,该堰设计流量为:0.4m3/s,整治长度为14km,总投资84万元,以工代赈资金35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投工投劳49万元,可解决大坝村9个组26214008400头四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可改善灌面270亩。完成工程量:土石方开挖2987m3,混泥土893m3

  4、树河镇  整治九二一大堰,该堰设计流量为:0.8m3/s,整治长度为42.5km,总投资297.5万元,以工代赈资金106.3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投工投劳191.2万元,可解决3个村34户人860425225512头四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可改善灌面1500亩。完成工程量:土石方开挖4278m3,混泥土4029m3

  5、长柏乡  整治黑龙塘堰,该堰设计流量为:0.01m3/s,整治长度为3km,总投资18万元,以工代赈资金6.95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投工投劳11.05万元,可解决2个组603201812头四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可改善灌面100亩。完成工程量:土石方开挖540m3,混泥土389m3

 

第四节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概算总投资2259.2万元,申请以工代赈资金1000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投工投劳1259.2万元。

 

 

 

 

第四章   规划的实施与监督

 

第一节   实施主体

  

  “十一五”以工代赈小型水利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工程实施、技术服务等工作由县水利局具体负责。

  

第二节  实施方式

  

  农村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党委、政府增强责任感,切实加强对小水利基础建设工作的领导,纳入议事日程,周密部署,科学规划,明确目标和任务,精心组织实施,做到早规划,早动员,早动手。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集中精力抓落实。并成立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县以工代赈办、财政局、县扶贫办、审计局、水利局为单位成员的工作小组,负责小水利工程的组织,协调、检查、验收工作,水利局具体负责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技术指导,质量监督及其指导运行管理。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的衔接和地方配套以及自筹资金的落实,其它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努力把工程做得更好。

  在工程实施中,层层签定责任书,责任落实到人,受益乡村领导亲自抓工程建设,协调解决工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目标任务得到组织保证。

 

第三节   工程管护

  

  工程后期管理严格按照《四川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和水利部《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工程建成后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切实把已建成的小水利工程管好用好,坚持责、权、利相统一,实行“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明晰工程所有权,搞活经营权,落实工程建设和管护责任。

  工程项目建成后,对工程项目的管理,我县实行在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工程的规模和当地的实际情况根据有利于发挥效益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已完成的工程采用明确工程产权和管理方式的形式,落实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根据《四川省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试行)》按不同工程的特点,坚持“谁建、谁管、谁所有”、“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和“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原则,明确工程产权和业主单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对工程的管理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四川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防止对水源污染和人为破坏,保证水源可持续发展,同时搞好水费征收和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管理维护人员整体素质和业务管理能力。

  一、建立责权明晰的管理体制

  国家小型水利工程,要坚持“谁建、谁管、谁用”的原则。县内的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的集中供水工程一律由县水利局进行宏观调控管理,乡村一级由集中受益区农户按照我县现行水利体制改革的原则,成立相应的用水协会,由用水协会进行集中统一管理,用水协会会员由受益区群众推荐选出。一户或联户兴办的水利工程,归一户或联户所有;由村社兴办的水利工程,归村社集体所有,由有关部门统一制定工程权属证书。

  二、建立良性运行机制

  为了切实把已建好的水利工程管好用好,长期发挥效益,就必须建立良性运行机制,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建立管理机构,落实管理人员。

  2、建立水费征收制度。

  3、加强供水的计量管理。

  4、加强水费收支的财务管理。

  5、积极开展综合经营。

  三、建管并重,强化用水户参与管理

  为了管好用好水利工程,确保工程可持续利用,在规划设计阶段,要广泛进行社会动员,对于工程建设、资金筹措方案和工程建成后的水价标准要让用户广泛参与,征求他们的意见,尊重群众意愿,得到广大群众认可。在选择技术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管理条件和农民对水价的承受能力,在保证供水质量的前提下,优先选择管理简便、运行费用低的技术方案。在工程开工以前,明晰所有权,落实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明确水价和收费办法及服务体系,确保工程良性运营,持久发挥供水效益。

  

 

第四节   实施监督

  

  为确保工程质量、进度,资金的管理使用,充分发挥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程建设期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一、组织管理机构

  我县小型水利建设,是关系到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一件大事,是党和政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最直接、最具体体现,也是发展我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我县水利灌溉条件的民心工程。盐源县人民政府把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作为本届政府的一件大事来抓,成立了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发展计划局、财政局、审计、水利局为单位成员,下设办公室在水利局,并一直负责抓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各乡(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落实责任制,其他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相互协调。乡镇党委、政府一把手领导亲自来抓,并负责协调工作,发动和组织劳力,确保顺利完成工作建设任务。

  二、资金管理

  我县小型水利工程,点多面广,工程量大,在建设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方面设立专帐、专户、专人管理。在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投入的同时,要努力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和群众自筹资金。加大水利建设的力度,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严格按照以工代赈资金管理办法执行,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参与管理和审计监督制度,确保专款专用。在工程建设中要按照工程建设进度,由工程施工人员审查核定,领导审批进行报帐。工程竣工之后,通过验收合格后方能结帐。工程建设中的主要材料及设备实行统一采购,统一管理,统一使用,有利于资金的节约管理。

  三、加强领导,把好工程管理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为搞好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国家、省、州的工程管理条例,对建设工程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1、严格搞好工程勘测规划设计工作,为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服务,每个工程都配有业务水平高、技术过硬的业务人员。

  2、全面推行项目法人制,行政领导负责制,确保工程项目自始自终有人负责,

  3、搞好工程招投标工作,严格把好质量关,按照水利工程招投标办法,向社会公开招投标。要选定相应资质和有施工经验、重合同、守信誉的施工队伍来承担工程建设任务。

  4、实行工程监理制度,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监理。

  5、实行技术指导负责制,抽调技术骨干驻守工程现场,负责施工技术的指导和解决工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五章  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论

  

  小型水利工程主要是充分利用当地径流,少数个别工程开采部分地下水,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配置上是科学合理的。工程施工分布面广,单项工程量小,不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破坏,也不会对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工程建成后,将在取水口和供水口枢纽设置防护区,建立一系列保护措施和办法,将会更有利于水环境保护。

第二节   社会效益

  

  “十一五”期间规划的渠系工程、水库工程覆盖全县11个乡镇、23个村,改善灌面为22500亩,新增灌面4950亩,工程渠道建设长度为241.6公里,水库总库容为718m3,总投资为2259.2万元。从经济效益上看,有利多种经营,各种经济作物生产,搞活地方经济,提高粮食产量,减少自然灾害,使社会得到了稳定,这才是最大的社会效益。

 

 

第三节  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后:

  2006年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4670亩,年亩均增产粮食55公斤,每亩增收78元估算,增加经济效益36.426万元。

  2007年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0440亩,年亩均增产粮食55公斤,每亩增收78元估算,增加经济效益81.432万元。

  2008年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5120亩,年亩均增产粮食55公斤,每亩增收78元估算,增家经济效益39.936万元。

  2009年新增收和改善灌溉面积4150亩,年亩均增产粮食55公斤,每亩增收经济效益32.37万元。

  2010年新增收和改善灌溉面积2370亩,年亩均增产粮食55公斤,每亩增收78元估算,增加经济效益18.486万元。

  总之,从社会、经济效益上看,可稳定当地社会秩序,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是当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脱贫致富的一项德政工程。

 

  盐源县以工代赈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十一五”规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