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源县以工代赈基本农田建设“十一五”规划
第一章 规划概述
第一节 基本农田建设的规划背景和依据
盐源县是一个以彝汉为主的多民族县,境内幅员辽阔,自然环境条件复杂,各种资源丰富。是一个具有农、林、牧、副、渔业发展潜力非常大的山区农业县、旅游县。, 全县耕地面积52052.8公公顷,其中中低产田土41043.8公顷,占全县耕地面积的79%;人平占有耕地2.44亩。全县耕地普遍存在着坡陡土薄,中低产田土比例居多,水土流失较严重,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水利设施很少,工程老化,渠系不配套,农业生产条件得不到改善,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粮食生产水平极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不到提高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全县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基本农田建设重点在于解决耕地的灌溉问题、交通问题、耕作技术问题。全县均有水源无沟渠的问题普遍存在,就算解决水源但也存在境内无砼结构田间渠灌问题。水小时渗漏,水大时又存在新的水土流失问题。在配套工程中,应重力解决耕地的生态问题、交通问题,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突出建设效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着力解决“路水土”的问题,做到水系配套完善,各项措施搭配合理,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形质兼优,突出工程质量。 以工代赈基本农田建设在盐源实施十三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效益,截止二00五年,已完成中低产田土改造12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5.4%,部份乡镇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部份乡镇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三高”农业及其他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84.6%的耕地还需加大建设力度,对农田基本建设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建立和完善农田排灌渠系,坡面水系,达到土层深厚,沟渠健全,基本上做到土不下水山,水不乱流,有效地控制和减轻水土流失,增强“三保”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提高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还需国家加大建设力度,为我国农业增产,粮食安全和稳定地解决农民温饱,打下坚实的基础。 凭借国家“十一五”规划的东风,我县有幸于国家各部委省州的大力支持和关照,各行业得到了空前发展的空间。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省以工代赈办《关于启动“三州地区”以工代赈“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四川省中部丘陵地区中低产田土改造技术要点》、《四川省坡改梯工程建设技术规程》、依托国家“十一五”规划的有利时机以及州委政府提出的立足资源、拓展“两县”、开发“三江”、发展“三带”经济和县委政府“农业立县、旅游强县”的方针政策,实施中低产田土改造治理,建设基本农田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只有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才能真正做到标本兼治,才能彻底改变农业农村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生产后劲,使农业农村经济长足发展。力求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搞活全局。力争使之成为现代农业的亮点、基本农田建设的看点、县域经济的增长点 基本农田建设“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依据以上各部委省州及县委政府《关于编制盐源县以工代赈“十一五”规划的通知》文件精神进行规划编制。
第二节 基本农田建设规划区域和规划期1、“十一五”基本农田建设规划涉及25个乡镇、44个村、52181人。示范带动并幅射耕地面积达9.2433万亩,其中水田1.1096万亩、旱地0.81343万亩。 2、规划期限:2006——2010年结束
第三节 规划要点和主要结论 一、基本农田建设目标 基本农田建设以改造中低产田土为主,抓住重点,先易后难,立足提高耕地质量,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以发展粮食为主,增加农副产品有效供应量为目标,经过改造,逐步将改造区建设成为具有四川特色的农业开发区,成为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区,成为省内县内重要的农副产品基地、特色农产品基地。 二、主要建设内容、规模 “十一五”基本农田建设主要在泸沽湖镇、前所乡、长柏乡、盖租乡、大草乡、棉桠乡、白乌镇、桃子乡、巫木乡、博大乡、洼里乡、沃底乡、阿萨乡、盐塘乡、黄草镇、德石乡、马鹿乡、田湾乡、平川镇、大坡乡、藤桥乡、右所乡、梅子坪乡、巴折乡、树河镇等25个乡(镇)4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4012人,其中农业人口52181人,耕地面积9.2433万亩,其中水田1.109万亩,旱地0.81343万亩。建设的重点在于解决改造区的灌溉问题、渗漏问题,水土流失问题、生态问题、交通问题,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问题,“路水土”问题,地力培肥问题,做到水系配套完善,各项措施搭配合理,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形质兼优,突出工程质量,抓典型、抓示范,集中力量,重点抓一批骨干示范项目,力争使之成为现代农业的亮点、基本农田建设的看点、县域经济的增长点,力求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搞活全局。 计划在二00六年——二0一0年期间完成建设任务2.505万亩(其中坡改梯1.267万亩、土改田0.109万亩、下湿田改造1.099万亩、新垦耕地0.033亩)。 三、主要结论 盐源县以工代赈“十一五”规划基本农田建设涉及的25个乡镇44个村土地资源丰富,农民群众对本次规划充满信心,并愿意投工投劳和自筹部分土地治理资金,又有国家的大力支持,社会的全面参与,并且讲求实效,标本兼治,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具必“天时、地利、人和”,得民心、顺民意。
第二章 基本农田现状
第一节 自然条件与资源状况一、自然条件 盐源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横断山区。东隔雅垄江与西昌、德昌、米易县相望;南靠柏灵山与盐边县为邻;西连泸沽湖镇与云南宁蒗县相依;北部山脉绵亘,与木里县、冕宁县接壤。四周相连,形如海棠秋叶,中部断陷成高原盆地。地理座标东经100°42′——102°04′,北纬27°07′——28°27′。东西长120公里,南北宽约115公里,总投影面积8375.43平方公里。 盐源是一个山高坡陡、河谷深切、山峦叠障、盆地居中为总特征的山区县。境内山区占全县幅员面积的85%以上,中部为断陷盆地,四周高山环抱,最高是沃底乡火泸山主峰么罗杠子山海拔4393米;最低是树河镇的藤桥河畔海拔1060米,相对高差3333米。县境内既有开阔平坦的高原坝子,也有山势陡峭的高山峡谷,又有胜过西昌邛海的旅游胜地泸沽湖,公母山等;既有适于种植水稻、玉米的暖温带,也有胜产洋芋,荞燕麦的寒温带,又有多种经济林木、经济作物的亚热带。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农业。气候特点是:冬暖夏凉、干湿分明、雨热同季、阳光充足、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等特点。 二、土地资源情况 根据1995年土地资源详查资料,盐源县土地总面积8375.43平方公里。其中农耕地780792亩,占总面积的6.2%;园地24645亩,占0.2%;林地7523660亩,占59.8%;草地3490276亩,占27.7%;水域340708亩,占2.7%;交通用地、工矿用地124395亩,占1%;其他用地5775亩,占0.05%;难利用地14727亩,占1.17%;居民点占地258167亩,占2.1%。人平土地面积39.3亩, 存在的问题: 一、低产田土类型多、分布广。全县有各种类型的低产田土242685亩,占低产田土面积的31.1%,其中冷浸下湿田16664亩,占低产田的7%;耳巴泥、粘板地39406亩,占低产田土面积的16.2%;卵石层、锈石层、青泥层、粘板层50766亩,占低产田土面积的21%;瘦薄石头土135849亩,占低产田土面积的56%。 2、坡陡地多、水土流失严重。全县大于25度的坡耕地面积217434亩,占耕地面积的28%,由于一些地区早期森林过伐、毁林、毁草开荒,造成雨季水土流失严重。据调查推算:每年因洪水冲刷就流失细土、肥土五百万吨,相当于损失氮肥三、四百多万斤,磷肥四百多万斤,钾肥三千多万斤。相当于我县每年销售化肥量的30—40%。雅砻江沿岸群众曾痛心地说:“山高坡陡洪水流,流的都是粮和油,冲走泥土和肥料,剩下一片光秃秃”。 3、农作物的施肥量少、质量差,耕作方法落后,经济效益低。 4、农业结构不合理,不能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我县幅员辽阔,但耕地少,林、牧用地多。因此,发挥山区优势,开展多种经营的土地资源十分丰富。
第二节 规划区内的贫困状况规划区内由于受历史、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制约,长期处于贫困落后之中。盐源县从上世纪80年代未开展扶贫攻坚战以来,社会、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没有摆脱贫困落后的局面,特别是居住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农民群众缺乏基本生活条件的现象更加突出,具体表现在: 1、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截止2005年底,规划区内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有18264人,占总人口的35%,637元以下的有7305人,占总人口的14%,同时,农村生产力特别落后,大部份山区特别是高寒山区仍沿袭旧的生产生活方式,广种薄收,劳动生产率十分低下,长期处于高投入低产出的恶性循环之中,虽然终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收成也只能维持基本生活。 2、规划区内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生产、生活条件较差。自然灾害频繁,水利设施脆弱,尚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部分山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水土流失严重,有的地方是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 3、农村社会发展滞后,科学文化素质较低。一是农村适龄儿童上学难和难上学的问题还很普遍,农村成人文盲,半文盲人数比重大。二是山区群众缺医少药的状况还未根本解决,乡村医疗、卫生条件还需进一步加大改善,地方病、传染病的监控、防治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
第三节 基本农田现状规划区内耕地面积的97%都属中低产田土,约89577亩,常年播种大春面积约8.5742万亩,规划区耕地面积9.2433万亩,共有10个土类,16个亚类,24个土属,50个土种。其中:1、水稻土120327亩,占耕地面积的14.6%。下分3个亚类,8个土属,22个土种,主要分布在盆南各乡及树河镇、右所乡、瓜别乡三个乡镇的矮山河谷一带。一般在海拔1200—2500米的范围内。 2、冲积土:70123亩,占耕地面积的8.5%。下分一个亚类,4个土属,5个土种。主要分布在盐源河一、二级阶地及其他山间河流两岸。 3、紫色土:50178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1%,下分1个亚类,1个土属,3个土种。分布在海拔1200—3200米的山地。 4、红壤:393425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7.9%,下分4个亚类,7个土属,15个土种。在海拔2600米以下的范围内,全县各地匀有分布。 5、黄棕壤:137183亩,占耕地面积的16.7%。下分1个亚类,1个土属,2个土种。分布在海拔2500—3100米范围内的山区。 6、棕壤:41478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下分一个亚类,1个土属,1个土种。主要分布在白乌镇、大草乡、盐塘乡、泸沽湖、前所、长柏等乡镇海拔3100—3400米范围内。 7、沼泽土:124870亩,分布在泸沽湖一带。 8、石灰岩土:8033亩,占耕地面积的1%。下分2个亚类,2个土属,2个土种。主要分布在树河镇、甘塘、马鹿、藤桥、金河、平川等乡镇。
第四节 以工代赈投入情况“十五”期间,全县共完成基本农田建设0.72万亩,特色基地建设0.37万亩,累计投资559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278万元,群众投劳折资和地方配套129万元。“十五”期间,盐源县加大了基本农田建设力度,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耕地生产能力,促进了增产增收,为稳定地越过温饱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减少了水土流失,增加了植被,改善了生态环境;三是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三高”农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四是扩大了扶贫移民的安置容量,增加了退耕还林面积。 存在的问题:一是地方财政困难,配套资金难以解决,加上微薄的投劳折资,很难达到国家建设标准;二是工程建成后,水利设施管护跟不上,损坏严重,无法确保工程长期发挥作用。三是由于管护经费难以解决,后续工作难以开展,农耕农艺措施及推广先进实用技术难以全面推广实现。
第三章 建设规模的实施进度
第一节 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英明的决策。因此,实施好基本农田建设必须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达到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同步发展。根据盐源县“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远景目标和国家“十一五”以工代赈规划的相关政策为指导思想,把改善山区群众的生产基础条件和生产方式和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相结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从而达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抚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抑制生态恶化和彻底解决贫困山区的贫困问题。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发展和环境相结合,预防与治理并重的原则; 2、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 3、突出重点,分年实施,全面、总体推进的原则; 4、科学严谨、实事求是、可操作性强的原则; 5、坚持群众自愿,国家扶持,社会参与的原则; 6、坚持先易后难、连片开发的原则; 7、紧持综合治理的原则,因地制宜,讲求实效,标本兼治的原则。 三、发展目标 经过项目实施,年减少水土流失0.25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提高5%,亩平增加粮食100公斤,总增产粮食253.5万公斤/年。增加产值507万元/年,烤烟66.6万元/年,蚕桑增加产值28.75万元/年。总增加产值602.35万元/年。
第二节 建设布局和建设任务一、建设布局 根据规划目标,从四个方面确定布局重点: 一是加强耕地的土壤质地改良,进行坡耕地土层增厚,培肥地力工作。 二是对坡耕地进行坡改梯建设,降坡筑埂; 三是改变耕作习惯,推行“一改带三改”,做到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耕农艺措施有机结合,良种良法、良壤、良制配套进行。 四是推广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从而提高耕地质量,土壤肥力和土地产出率的有机结合。 二、建设任务 “十一五”期间计划完成高标准、高质量的中低产田土改造2.505万亩,其中坡改梯1.267万亩;土改田0.109万亩;下湿田1.099万亩;新垦耕地0.033万亩。新增旱涝保收农田面积1.7375万亩;建立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2.505亩,其中: 1、蚕桑基地0.115亩,分布于树河片区2个乡镇; 2、种植烤烟0.222亩,分布于树河片区4个乡镇; 3、优质荞麦基地0.305亩,分布于白乌镇、棉桠乡2个乡镇; 4、优质玉米基地6410亩,分布于泸沽湖、盐塘、博大、黄草等乡镇; 5、优质稻基地5450亩,分布于大草、桃子、前所、盖租、长柏等乡镇; 6、优质脱毒署生产基地6770亩,分布于平川、沃底、巴折梅子坪、阿萨、洼里等乡镇。 基地建成后,在粮食增加100公斤/亩的基础上,将新增产值为:蚕桑250元/亩,烤烟300元/亩,总增加粮食253.5万公斤,总增加产值602.35万元/年,比重27%,提高0.25个百分点。
第三节 年度实施计划与优先顺序项目年度安排根据资金的额度,每年计划完成5000亩中低产田土改造任务。按照,平坝、山区对称原则,成片集中优先,旅游线路优先,特困村优先,群众积极性高优先原则,具体年度安排如下: 1、2006年,计划完成中低产田土改造5000亩,配套完善优质玉米基地、优质稻基地、优质荞燕麦基地。实施地点有8个乡镇8个村。它们是:泸沽湖镇直普村、前所乡上村村、桃子乡玻璃村、长柏乡荞满村、盖租乡盖租村、大草乡挤瓜瓜村、棉桠乡狐狸洞村、白乌镇山门村。 2、2007年,计划完成中低产田土改造5090亩,配套完善优质玉米基地、优质稻基地。实施地点有9个乡镇9个村。它们是:盖租乡三家村、前所乡中村村、长柏乡长柏村、桃子乡草麂村、大草乡沙拉地村、巫木乡东瓜林村、博大乡几坡村、泸沽湖镇舍垮村、洼里乡新街子村。 3、2008年,计划完成中低产田土改造4960亩,配套完善优质脱毒薯基地、优质玉米基地、优质稻基地。实施地点有8个乡镇8个村。它们是:沃底乡黑支落村、阿萨乡河坝村、棉桠乡塘泥村、盐塘乡坝窝村、黄草镇魏家坝村、巫木乡耳如村、博大乡红岩子村、盖租乡回项村。 4、2009年,计划完成中低产田改造5000亩。配套并完善优质玉米基地、优质稻基地,烤烟基地、优质荞麦基地。实施地点有7个乡镇8个村。它们是:盐塘乡腊子沟村、长柏乡故友村、巫木乡花龙村、德石乡德石村、棉桠乡汪家山村、黄草镇泡木林村、白乌镇足木村、科登村。 5、2010年,计划完成中低产田土改造5000亩。配套并完善优质烤烟基地、蚕桑基地、优质脱毒薯基地、优质稻基地、优质玉米基地。 实施地点:9个乡镇11个村。 它们是:马鹿乡上荒田村、田湾乡沿江村、平川镇骡马堡村、大坡乡大地村、藤桥乡荞地村、右所乡大村村、梅子坪乡梅子坪村、巴折乡蔑丝箩村、树河镇大水田村、草坪村。
第四节 资金估算及资金筹措一、建设标准 1、综合标准: 规划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较大提高。通过项目建设,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规划区农业现代化进程,按灌区统一规划,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管护组织和管护制度健全、责任落实。 2、水利措施标准 灌溉系统规划科学,水质符合农田灌溉用水标准。灌溉保证率:水田为75%、旱地为50%。输水、配水渠系(管道)田间灌溉设施桥、涵、闸等建筑物配套齐全,性能与技术经济指标达到有关规范标准要求,排涝设施标准不低于5—10年一遇,主要建筑物防洪设计标准不低于10—20年一遇。 3、农业措施标准:田面道路布局合理顺直通畅,干道满足中型以上农业机械的通行。支路能保证农机通行,晴雨天畅通,并配套桥涵和农机下田设施,便于农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二、资金筹措 规划期内总投资1622.4万元,其中申请国家以工代赈资金投入1252.5万元,占总投资的77%,地方配套及投劳折资369.9万元,占总投资的23%。 三、投资估算 “十一五”期间,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1622.4万元,其中:坡改梯建设投资821万元;土改田投资70.6万元;下湿田改造投资712.2万元;新垦耕地投资18万元。 四、资金分年度使用计划 1、2006年,计划投资325万元,其中申请国家以工代赈资金投入250万元,群众投劳折资及自筹75万元。 2、2007年,计划投资330.85万元,其中申请国家以工代赈资金投入254.5万元,群众投劳折资及自筹76.35万元。 3、2008年,计划投资322.55万元,其中申请国家以工代赈资金投入248万元,群众投劳折资及自筹资金74.55万元。 4、2009年,计划投资325万元,其中申请国家以工代赈资金250万元,群众投劳折资及自筹资金75万元。 5、2010年,计划总投资319万元,其中申请国家以工代赈资金投入250万元,群众投劳折资及自筹资金65万元。 第四章 规划的实施与监督第一节 实施主体1、项目牵头单位:盐源县发展和改革局、盐源县以工代赈办。 2、项目实施单位:盐源县农业局。
第二节 实施方式一、组织机构设置 为确保基本农田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县上成立了以县级分管领导为组长,县以工代赈办、农口部门(农业局、农机局、林业局、水电局)财政、纪检监察、审计等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十一五”基本农田建设规划领导小组。 二、项目建设与管理方式 1、严格实行竟争立项制度、招标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和项目公示制度。 2、层层落实责任制,切实把任务落实到镇、村、组到人头。 3、实施项目期间,安全问题由乡镇村组及施工队设置专职安全员,负责日常的安全检查、安全巡视和安全教育工作,及时预防和排除安全隐患,县以工代赈办对项目区每月进行两次安全生产检查,发现有安全隐患及时定人、定时、定措施进行整改。 4、实施项目期间,建安工程部份在施工队入场前须向县以工代赈办提供施工组织计划。该计划经县以工代赈办审定,在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并能如期完成工作量的前提下,施工队方可进场施工。 5、在资金管理上实行县级报帐制做到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严格资金支付程序,加强跟踪检查,严禁挪用,挤占项目资金,严禁资金与规划地点的转移。 6、工程验收,工程实施竣工后,由基本农田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相关单位对工程进行自查验收,自查验收合格后申请省州验收。 第三节 工程管护1、由县以工代赈办及基本农田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区各项措施的规划及实施,确保项目正常运行。 2、项目区乡镇负责制定具体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办法。项目乡镇在县以工代赈办和实施单位的指导下,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管护措施,并报县以工代赈办批准执行。 3、项目竣工后,由县以工代赈办,实施单位与项目乡镇办理工程竣工移交手续,由项目乡镇负责项目区的日常管护工作,县以工代赈办、实施单位监督管护情况。项目竣工后,在每个项目点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并建碑立制。 第四节 监督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工程资金使用,工程质量等由县以工代赈办负责监督和管理,并与各相关单位签定责任书,视项目完成情况兑现奖惩。
第五章 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建成后,减少水土流失0.25平方公里/年(依据《盐源土壤》及坡耕地治理效益分析有关参数),项目区植被覆盖率提高5%,提高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增强项目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旱、涝、洪、湿、病、虫”等自然因素得到有效控制,保土、保肥、保水能力进一步得到改善,起到保护水源与环境,促进农、林、牧、渔、副的资源与物质合理塔配,土壤良性循环使用的效益与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都起到一定的作御用。
第二节 经济效益分析一、直接经济效益 全县25050亩基本农田改造竣工后,在后期经营管理过程中,我县打算抓住主体工程一样,抓“良种、良法、良制、良壤、良肥”等“五良”配套,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化学措施、农耕农艺措施有机结合,科学搭配、优化组合,预计除大春普遍增产外,40%的基本农田都增补一季小麦,增施绿肥,使改造区复种指数提高30%,一季变两季、一熟变三熟,提高土地利用率。平均每亩大小春合计增产粮食100公斤,项目区中低产田土合计增产粮食253.5万公斤,增加绿肥1252.5万公斤,增值507万元/年,增加烤烟产值66.6万元 /年, 蚕桑28.75万元/年,累计新增总产值602.35万元/年,人均纯收入增加163.3元/年,三年可收回全部投资(含投劳折资及自筹资金)。 二、间接经济效益 通过开发治理,项目区耕作技术得到进一步提高,减少耕种、管理与防灾救灾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提高了施肥效益减少的投资,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提高了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等等,这是一笔不可估量的间接经济效益。
第三节 社会效益评价1、通过项目建设,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强化;水利设施得到改善;彻底解决工程老化,渠系不配套的因素;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缓解了项目区肥料,燃料、饲料、木料等供应紧缺矛盾;增加了农副产品有效供给量;提高了农民素质,促进农业适用新技术的全面推广。 2、以改促调,以吃饭为目的的传统农业向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比较效益为目的的现代农业转化。项目区先进适用的农业新技术的大力推广,农业科技含量的逐步提高,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为我县农业农村全面迈向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项目的实施,将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的关心与支持,对维护民族地区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