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西县以工代赈基本农田建设“十一五”规划

 

第一章  规划概述

 

第一节  基本农田建设规划编制背景和依据

  一、编制背景

  越西县是一个以彝族为主的民族聚居的山区贫困县,位于四川省西部、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地处康藏高原东缘横断山脉东北。介于东径102°20---102°54′,北纬28°18---28°53′之间。东邻美姑,南接昭觉、喜德,西界冕宁,北连甘洛、石棉,南北长84公里,东西宽53公里。全县幅员2256.47平方公里。现辖九个地区工委,41个乡镇,288个村委会,2个街道居民委员会、926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24.1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03万人,占91.1%;彝族16.68万人,占69%;同时还有部分藏、回、苗、布依等民族,是一个以彝族为主的多民族杂居、且以农林牧相结合的山区农业县。全县耕地面积378910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1.72亩,2004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56783.95万元,人均占有2349.36元,其中第一产业41440.06万元,第二产业5357.53万元,第三产业6818.29万元,粮食总产量99024吨,农民人均有粮449.5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614.25元,是一个典型的国定贫困县。

  二、编制依据

  基本农田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系统工程,我县自1990年实施以工代赈项目改造中低产田土及2002年实施农综项目开发以来、累计改造中低产田土63580亩,通过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新增灌面8700亩,改善灌面6300亩,新增除涝面积8900亩,控制水土流失14.8平方公里,年新增粮食518万公斤,油菜籽148万公斤,年新增总产值928万元,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深受贫困地区群众的欢迎和赞扬。

  1990年以来,我县以工代赈基本农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由于县境内耕地多为坡耕地,地形零乱,坡长且陡,加之植被在修建成昆铁路时遭到严重破坏、辖区内群众的耕作方式落后,垦荒现象较为严重,造成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耕地瘠薄,土少砾多。加之本级财力十分困难,无力投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使全县70%的耕地仍属中低产田土,亟待改造治理,由于基础设施的匮乏,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极弱,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十分明显,部分农田仍需靠天吃饭,劳动生产率低下,严重制约着全县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农民群众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贫困面貌难予有效改变。因此,根据中共中央[2005]1号文件和川委发[2005]1号文件精神,依托国家对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以及州委、州政府提出的“立足资源、拓展‘两线’、开发‘三江’、发展‘三带’经济的发展战略”,实施中低产田土改造、建设基本农田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只有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才能真正做到标本兼治,彻底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农业生产发展后劲,使农业、农村经济获得长久发展。

第二节 基本农田建设规划区域和规划期

 “十一五”期间越西县基本农田建设及配套项目规划涉及14个乡(镇),30个村,143个村民小组,9550户,总人口39381人,耕地面积39365.27 亩。项目实施期从2006年开始实施,2010年完成。

第三节  基本农田建设规划要点和主要结论

  一、规划要点

  1、基本农田建设的目标

  基本农田建设是以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的基本生产条件、生存环境和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坚持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中低产田土改造和土地治理为主要任务,提高劳动效率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为中心。通过项目实施,一是增加土壤肥力,减少水土流失,提高耕地的生产能力;二是提高农民科技水平,改善生产基础条件,提高劳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三是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逐步提高植被和森林覆盖率,改变其生活和居住环境;四是以“三带”经济建设为指导,建立特色优质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2、建设内容与规模

  “十一五”期间,越西县以工代赈基本农田建设主要规划在古尔乡、依洛乡、普雄镇、乐青地乡、五里箐乡、大屯乡、大花乡、新民镇、河东乡、越城镇、竹阿觉乡、大瑞乡等14个乡(镇)30个村,14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9381人,耕地面积 39365.27 亩,共完成中低产田土22480亩,占规划区耕地面积的57.1%,其中坡改梯19170亩,下湿田1550亩,下湿地1760亩,主要进行水系配置,地力培肥,配套新技术推广和农作物品种结构调整等诸多方面的改造。2006年至2010年完成基本农田改造22480,其中配套完成优质马铃薯基地建设6400亩,优质荞麦基地建设800亩,优质苹果基地建设2150亩,甜樱桃基地800亩。

  3、投资估算

  “十一五”期间,越西县基本农田建设规划项目总投资1798.4万元,其中申请国家以工代赈资金1124万元,占62.5%,地方配套及农民投劳折资674.4万元,占37.5%,受益人口29004人,占规划区总人口的73.65%

  二、主要结论

  通过对越西县的光、热、水、土资源,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素质,群众投工投劳的积极性、组织管理能力、地方资金配套能力、项目实施技术保障能力以及项目建成后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等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分析和充分论证,认为越西县以工代赈基本农田建设工程项目,规划切合越西实际,可操作性强,建设条件成熟,在越西实施以工代赈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是完全可行和十分必要的。

  

  ☆越西县以工代赈基本农田建设“十一五”规划表

  第二章  基本农田现状

  

第一节  自然条件和耕地资源情况

      一、地貌类型:

  越西县地处康藏高原东缘,属大凉山山系,境内多山,山地占90%以上,以山谷相间的中山宽谷地貌为主要特征,地势南高北低,由南向北倾斜,四条山脉南北纵贯,与境内的越西河、普雄河、漫滩河、宝珠拉达河、则普拉达河相间分布,形成三个宽窄不等的河谷地带。境内最低海拔1170米,最高海拔4791米,一般高差在10002000米左右。可分为平坝、台地、低丘陵、低中山、中山、山原、高山原,高山八种。除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高山多为裸岩之外,其余七种地貌海拔均在4000米以下,并具有较厚的土层和优越的光热条件,蕴藏着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综合开发的巨大潜力。

    

     二、 气候资源:

     境内气候属北亚热带气候,系康定---雅江暖温带和西昌---巴塘亚热带区的过渡带,气候凉爽,雨量充沛,四季不太分明。年温差较小,日温差较大,夏季雨量集中,干雨气候分明;秋季降温迅速,多绵雨;冬季少雨,日照充足,干燥多风。全县大于等于10℃的有效积温3600---4500℃,越西河谷平均气温13.3℃,极端最高气温35.2℃,最低气温-7.9℃。年平均日照时数1647.6小时,最多可达1906小时,多年平均降水量1109.5毫米。

     三、 水资源:

     境内河流主要有属大渡河水系的越西河、普雄河、漫滩河,宝珠拉达河;有属金沙江水系的则普拉达河、保石河。全县水资源十分丰富,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条。径流深1002.74毫米,天然径流量22.624亿立方米,过境水3.28亿立方米,年径流25.9亿立方米。人均有水资源11197立方米,其中本地水9777立方米。亩均有水资源6718立方米(其中本地水5866立方米)。人均、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分别为全县的3.1倍和1.5倍。然而,由于境内河道多在峡谷中,难以用于农业灌溉,加上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水的利用率很低,因此境内阶地、台地、旱地多为雨养地。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县农业生产的关键。

    

     四、土地资源:

     全县国土面积338.4705万亩,其中:农业用地38.6万亩,有林地68.09万亩,牧草地55.873万亩。尚有宜农耕地30.6205万亩,宜林地72.44万亩,宜牧地50.09万亩。

     现有耕地378910亩,其中:水田66188亩,占17.47%,旱地312722亩,占82.53%,农民人均耕地1.72亩,据2004年调查,全县中低产田土面积269000亩,占耕面积的71%,这部分中低产田土大多处于河流两岸,光热条件好,但由于灌溉不便,土壤障碍层次多,粘、酸、瘦、薄、毒均有,粮食单产低,亩产只有300---400公斤,如果进行改良利用,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完善农田设施,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将取到巨大的作用。

     境内土壤类型较多,主要有10个土类,24个亚类,24个土属,51个土种,呈复区带群分布,犬牙交错,垂直分布规律明显,土壤带群分布以海拔自下而上依次为:黄壤带,面积216887(海拔2000m以下);黄棕壤带,面积26309(海拔20002400m);暗棕壤带面积27558(海拔24002800m);海拔2800m以上为山地灰化带和山地草甸土带以及亚高山草甸土带。土壤富含有机质、速效磷、钾。

   五、生物资源 

     越西独特的地形、气候、土质、植被为境内动、植物的多样化,特异性提供了较为优越的生长条件。境内珍贵动物有大小熊猫、猕猴、獐子、黑熊等50余种,植物种类多达100多科,3000余种。

     六、交通条件:

     越西境内交通四通八达,成昆铁路贯穿全县、境内有9个火车站、全长79公里,且有普雄、越西两个客货运进出口。中冕公路的开通使越西至州府西昌的距离缩短到134公里,乌金公路自北向南纵贯越西南北,基本形成了越西铁路、公路纵横交错的交通运输网络。

第二节  规划区内的贫困状况

  越西县由于受历史、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制约,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态。解放以来特别是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展扶贫攻坚工作以来,社会、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然没有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特别是居住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和缺乏基本生活条件地区更加突出,具体表现在:

  1、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截止2004年全县GDP56783.95万元,人均仅有2349.3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14.25元,全县22.03万农业人口中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下贫困人口达13.44万人,占农业人口的61%。规划区的14个乡(镇)农业人口人均纯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23628人,占规划区总人口的60%,收入在637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9451人,占总人口的24%,同时,农村生产力相当落后,大部分山区特别是高寒山区仍沿袭旧的生产方式,广种薄收,劳动生产率十分低下,处于高投入、轻管理、低产出的恶性循环之中,虽然终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收成也只够维持基本生活。

  2、全县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全县自然灾害频繁,农田水利设施脆弱,尚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部分高二半山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得到有效遏制,水土流失严重,有的地方是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可持续发展难度大。

     3、社会发育滞后,科技文化素质偏低。一是农村适龄儿童上学难和难上学的现象还很普遍;农村成人文盲、半文盲人数还比较多。二是山区群众缺医少药状况还未根本好转,乡村医疗、卫生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地方病、传染病的监控、防治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

第三节  基本农田现状

     项目区耕地面积39365.27(其中:田9859.9亩,旱地29505.37),中低产田土31145.67亩(其中:田5768亩,旱地25365.67亩),占79.12%,常年播种面积约71735亩,据土壤普查资料,项目区共有10个土类,14个亚类,24个土属、51个土种。大部分田地具有“粘、酸、瘦、薄、普遍缺磷钾”等的特点。人均占有耕地约1亩。规划区耕地面积39365.27亩,中低产田土31145.67亩,主要类型有坡薄型、渍涝水田型(冷浸下湿田)和渍涝旱地型(下湿地)三种类型,分别占规划区中低产田土总面积的73.15%19.94%6.91%

     一、坡薄型

     规划区共有坡薄型中低产田土22783亩,分布在7个乡(镇),是规划区最主要的中低产田土类型,坡度一般在10°-25°之间,土壤类型主要有红壤、黄红壤、黄棕壤,主要耕作障碍因素是坡度大、土层薄、水土流失严重、保水保肥力差、土壤含砾量高,耕作极为不便,作物生长期抗旱力抗洪力差,遇干旱或洪涝灾害就严重减产,一般亩产只有270公斤左右。

     二、渍涝水田型(冷浸下湿田)

     规划区共有渍涝水田6310亩,占规划区水田面积9859.9亩的64%,分布在规划区的6个乡(镇),成土母质为冲积物,主要在洪积扇前缘和坡积裙下部等排水不良的地方。主要土壤类型为潜育型水稻土,此类土壤潜在肥力较丰富,但土壤粘重,结构不良,放干水时成块状结构,淹水时为糊烂状,通透性不良,土壤呈灰色,泥脚深,耕作困难,由于土壤通气性差,其“冷、烂、毒、瘦”是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常因插秧后坐蔸,致使粮食产量不高,单产稻谷多数在400公斤左右。

     三、渍涝旱地型(下湿地)

     规划区有渍涝旱地2053亩,主要分布在海拔2200米左右的保安乡,主要土壤类型有:棕壤、暗棕壤及潜育型沼泽土。由于低温、透气性不良,强酸性使土壤养分不能转化分解供植物吸收,所以“酸、瘦、冷、湿”是此类土壤的主要障碍,通常亩产200公斤左右,低温多雨年,则会导致颗粒无收。

第四节  “十五”期间以工代赈投入情况

     “十五”期间(截止2004年)全县共完成以工代赈基本农田建设5500亩,累计投资158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资金111万元,地方配套和群众投劳折资47万元,投工投劳88万个,挖填移动土石方132万立方米,完成中低产田土5500亩,其中:坡改梯3900亩,下湿田改造1600亩。建优质苹果生产基地1000亩,优质荞麦生产基地800亩,优质马铃薯生产基地1000亩,项目辐射6个乡(镇),12个村,38个村民小组,2357户,9428人,累计增产粮食62.5万公斤/年,增收135万元/年。

     “十五”期间,我县基本农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地形地貌复杂,工程量大,现有水利设施少,工程配套不齐,抗灾害能力弱,地方配套和群众自筹资金不足,培肥地力力度弱,土壤肥力提高不大。

 

 

 

第三章  建设规模和实施进度

       

第一节  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环境与发展是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因此,实施基本农田建设必须坚持山区农民群众脱贫和生态环境协调同步发展这一主题。以越西县“十一五”经济发展远景目标和国家以工代赈相关政策为指导,把改善山区群众的生产条件、生产方式和农业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从而达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抑制大渡河流域生态恶化和彻底解决彝区贫困的两大目的。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建设平安、和谐、清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原则

     基本农田建设的原则是:1、坚持发展和环境相结合,预防与治理并重的原则;2、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3、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全面总体推进的原则;4、科学严谨、实事求是,可操作性的原则;5、坚持群众自愿、国家扶持、社会帮助的原则;6、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7、坚持综合治理的原则,因地制宜,讲求实效,标本兼治。

    

    

     三、措施与目标

     (一)措施

     1、坡薄型旱地的改良:根据其障碍因子,因害施治,对坡度在25°以下的坡耕地采取坡改梯及横坡聚土垄作,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遏制水土流失。在新改地内实行精耕细作,秸杆还田,大力增施农家肥和氮肥,配施磷、钾肥,补施微肥,优化作物组合,使豆科作物在轮作中占有一定的比重,逐步培肥土壤。

     2、渍涝型水田的改良(下湿田):按照本类土壤“冷、烂、酸、毒、湿”的特点,改造的主要措施:一是建设农田排水系统,排除渍水,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二是改革灌水制度,实施排水晒田;三是酸性土壤增施石灰和碱性肥料;四是实行挑沙改土,改变土壤质地;五是增施速效肥料、热性肥料和磷钾肥料。

     3、渍涝型旱地的改良(下湿地):此类土壤多在高二半山地区“酸、瘦、冷、湿”是其耕作的主要障碍。改良措施:一是积极建设排水系统,排除渍水;二是实行高厢垄作,增强土壤的排水功能;三是实行冬炕,加速土壤熟化,提高土壤速效养份;四是增施碱性肥料,改善土壤酸度。

     (二)目标

     通过项目实施,可减少水土流失270/平方公里·年,植被覆盖率提高3%,高产、稳产农田亩平增加粮食150公斤,特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将新增产值为:苹果600/亩,甜樱桃2000/亩,荞麦300/亩,马铃薯300/亩,规划区项目实施后,年新增粮食292.95万公斤,新增产值856.54万元,项目区受益人口29004人,人均增收295.32/年。

第二节  建设布局和建设任务

  一、建设布局

  根据规划目标,从四个方面确定布局重点。一是加强耕地的土壤质地改良,进行坡耕地土层增厚,培肥地力工作;二是对坡耕地进行坡改梯建设,降坡筑埂;三是改变耕作习惯,推行科学的农耕农艺措施,改变土地利用方式,推行粮经套作,发展埂边经济;四是配套进行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地建设。从而提高耕地质量,土壤肥力和土地产出率及经济效益。项目具体布局在越西河、普雄河、漫滩河流域的14个乡(镇),即保安乡、古尔乡、依洛乡、普雄镇、乐青地乡、五里箐乡、大屯乡、大花乡、新民镇、河东乡、越城镇、竹阿觉乡、大瑞乡、西山乡,项目区覆盖30个村,143个村民小组,9550户,总人口39381人,幅员面积 194.36平方公里。

  二、建设任务

  “十一五”期间总完成中低产田土改造22480亩,其中:坡改梯19170亩,下湿田1550亩,下湿地1760亩,项目建成后可新增高产、稳产农田19530亩,占规划区耕面积39365.27亩的49.61%,高产稳产农田面积由“十五”期间的16885亩,占42.9%,增加到36415亩,占92.5%,提高了49.6个百分点,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增加150公斤/亩,配套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10150亩,其中:优质甜樱桃基地800亩,优质苹果基地2150亩,优质荞麦基地800亩,优质马铃薯基地6400亩。

  1、农田建设22480亩,分布于古尔乡俄布村800亩,吉吾村780亩;依洛乡永胜村800亩,依洛村400亩,沙木洛村880亩;大屯乡华阳村800亩,大兴村650亩,大同村600亩,高桥村450亩;普雄镇曲可地村1000亩;乐青地乡青地村500亩,地各村500亩;五里箐乡五里村500亩,觉吾村1000亩,斯拉村500亩,古木村500亩;大花乡大花村1000亩,瓦尔村1000亩;河东乡河东村500亩;越城镇新村600亩;大瑞乡大古村700亩,瑞城村500亩;竹阿觉乡如宝村1960亩,布石觉村1500亩;新民镇彩林村500亩,大寨村600亩,新民村500亩;西山乡大块村700亩;保安乡平原村1000亩,梨花村760亩。

  2、马铃薯基地6400亩,分布古尔乡俄布村400亩,吉吾村350亩;竹阿觉乡如宝村800亩,布石觉村700亩;依洛乡永胜村400亩,依洛村200亩,沙莫洛村400亩;普雄镇曲可地村500亩,乐青地乡青地村250亩,地各村250亩;五里箐乡五里村250亩,斯拉村250亩,觉吾村300亩,古木村200亩;越城镇新村300亩;西山乡大块村350亩;保安乡平原村500亩。

  3、荞麦基地800亩,分布于新民镇大寨村300亩,新民村250亩,彩林村250亩。

  4、甜樱桃基地800亩;大瑞乡瑞城村200亩,大花乡瓦尔村300亩,大花村300亩。

  5、苹果基地建设2150亩,分布于大屯乡大兴村650亩、大同村600亩,华阳村400亩;河东乡河东村500亩。

第三节  年度实施计划与优先顺序

  项目年度实施计划与先后顺序的安排,根据资金的额度,按照规模开发,成片集中优先,特困村优先原则,通过进行GPS定位安排如下:

  2006年,完成中低产田土改造5680亩,其中坡改梯4830亩,实施地点:大屯乡大兴村650亩,大同村600亩;五里箐乡斯拉村500亩,五里村500亩;乐青地乡青地村500亩,地各村500亩;古尔乡俄布村800亩,吉吾村780亩。改造下湿田850亩,实施地点:大屯乡华阳村400亩,高桥村450亩。配套建设优质苹果基地1250亩,实施地点:大屯乡大兴村650亩,大同村600亩。优质马铃薯基地1750亩,其中斯拉村、五里村、青地村、地各村各250亩,俄布村400亩,吉吾村350亩,2006年总投资454.4万元,其中以工代赈284万元。

  2007年,完成中低产田土改造3200亩,其中坡改梯2500亩,实施地点:大屯乡华阳村400亩;河东乡河东村500亩;越城镇新村600亩;大花乡瓦尔村1000亩。下湿田改造700亩,实施地点:大瑞乡大古村。配套建设马铃薯基地300亩,实施地点:越城镇新村。甜樱桃基地300亩,实施地点:大花乡瓦尔村。苹果基地900亩,实施地点:大屯乡华阳村400亩,河东乡河东村500亩。总投资256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160万元。

  2008年,完成中低产田土改造4160亩全为坡改梯,实施地点:依洛乡永胜村800亩,依洛村400亩,普雄镇曲可地村1000亩,竹阿觉乡如宝村1960亩,配套建设马铃薯基地1900亩,实施地点:永胜村400亩,依洛村200亩,曲可地村500亩,如宝村800亩,总投资332.8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208万元。

  2009年完成中低产田土改造5680亩全为坡改梯。实施地点:竹阿觉乡布石觉村1500亩,新民镇彩林村500亩,大寨村600亩,新民村500亩,大花乡大花村1000亩,大块村700亩,依洛乡沙莫洛村880亩,配套建设荞麦基地800亩,实施地点:新民镇彩林村250亩,大寨村300亩,新民村250亩。甜樱桃基地300亩,实施地点:大花乡大花村。马铃薯基地1450亩,实施地点是:竹阿觉乡布石觉村700亩,西山乡大块村350亩,依洛乡沙莫洛村400亩。总投资454.4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284万元。

  2010年,完成中低产田土改造3760亩,其中:改造下湿田1760亩,实施地点:保安乡平原村1000亩,梨花村760亩;坡改梯2000亩,实施地点:五里箐乡觉吾村1000亩,古木村500亩;大瑞乡瑞城村500亩;配套建设甜樱桃基地200亩,实施地点:大瑞乡瑞城村。马铃薯基地1000亩,实施地点:五里箐乡觉吾村300亩,古木村200亩;保安乡平原村500亩。总投资300.8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188万元。

第四节  资金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每亩用工22个,所需费用220元,炸药、雷管、引线、钢材等物资款250/亩;水系配套投资100/亩;苗木补助90/亩;种子及肥料补助100/亩;农耕农艺配套投资10/亩;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投入(培训、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及其它)30/亩;设计和监理费计入工程成本。合计亩投资800元,五年共完成中低产田土改造22480亩,累计投入资金1798.4万元。

     二、资金筹措及分年度使用计划

     规划总投资1798.4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资金1124万元(亩平500元),占总投资的62.5%,群众自筹、投工投劳折资674.4万元(亩平300元),占总投资的37.5%,资金具体分年度使用计划如下:

     12006年改造中低产田土5680亩,总投资454.4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资金284万元;群众自筹、投工、投劳折资170.4万元。

     22007年改造中低产田土3200亩,总投资256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资金160万元;群众自筹、投工、投劳折资96万元。

     32008年改造中低产田土4160亩,总投资332.8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资金208万元;群众自筹、投工、投劳折资124.8万元。

     42009年改造中低产田土5680亩,总投资454.4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资金284万元;群众自筹、投工、投劳折资170.4万元。

     52010年改造中低产田土3760亩,总投资300.8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资金188万元;群众自筹、投工、投劳折资112.8万元。

 

第四章  规划的实施与监督

          

第一节  实施主体

  基本农田建设工程项目由县以工代赈办牵头,县农业局具体组织实施。

第二节  实施方式

  一、加强领导,成立组织机构

  为确保农田基本建设项目顺利进行,成立由县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组长,以工代赈办、农业、财政、纪检监察、审计等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基本农田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负责组织相关项目,各项目乡(镇)相应成立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二、项目管理

  1、资金管理:以工代赈资金属国家扶贫专项资金,因此必须设立专帐,由专人负责管理,资金使用实行报帐制。

  2、工程管理:在工程管理中,坚持“八制”:即工程招投标制、监理制、公示制、合同制、效益评价制、业主制、责任追究制、财政报帐制。

  3、工程施工:在工程施工中严把“五关”:即规划关、放线关、材料关、安砌关、验收关。

  4、工程验收:工程竣工后,由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相关单位对工程自查验收,自查验收合格后申请省、州验收。

第三节  工程管护

  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工程建成后,为了防止人为损坏,由相关项目单位、乡(镇)、村组共同制定管护措施,并落实专人负责管护,即按省委发〔20051号文件之规定,工程建成后,由乡(镇)负责颁发产权证,村和组制定村规民约进行管理,工程沟渠保证一年清淤两次。

第四节  实施监督

  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工程资金使用、工程质量等由县以工代赈办负责监督和管理,并与各相关项目实施单位签定责任书,视项目完成情况兑现奖惩。

  

第五章  效益分析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实施后,减少水土流失270/平方公里·年(依据《越西土壤》及坡耕地治理效益分析有关参数),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5平方公里,年可减少土壤侵蚀总量3645吨,植被覆盖率提高3%;做到排水有沟、保水有土、沉砂有池、护坎有林、护坡有草,控制和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促进生态的良性循环。

第二节  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投产后,新增高产稳产农田19530亩,配套建成优质农产品基地10150亩,其中:优质甜樱桃基地800亩;优质苹果基地2150亩;优质荞麦基地800亩;优质马铃薯基地6400亩;19530亩高产稳产农田每亩年增产粮食150公斤,增收180元,共计新增粮食292.95万公斤,增收351.54万元,甜樱桃每亩增收2000元,800亩甜樱桃增收160万元,苹果基地亩增收600元,2150亩苹果基地增收129万元,荞麦基地亩产150公斤,增收300元,800亩荞麦基地增收24万元,马铃薯基地亩增收300元,6400亩马铃薯基地增收192万元,以上各项累计增收856.54万元,项目区受益人口29004人,人均增收295.32/年,经济效益显著。

第三节  社会效益评价

  项目建成后,随着坡耕地的治理,减少了水土的流失,减少了对下游地区的灾害隐患,为农民的致富、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都有较大影响和作用。项目的实施,将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的关心和支持,对维护民族地区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快建设平安、和谐、文明、清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

  

  越西县以工代赈基本农田建设“十一五”规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