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德县以工代赈基本农田建设“十一五”规划 |
第一章 规划概述
第一节 基本农田建设规划的背景和依据
喜德县是一个以彝族为主的民族聚居的山区贫困县,1989年列为省定贫困县,1993年被列为国定贫困县,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 我县自1990年实施以工代赈项目改造中低产田土以来,累计改造中低产田土81945亩,但由于县境耕地多为坡耕地,地形零乱,坡长且陡,加之植被在修建成昆线时遭到严重破坏、辖区内群众的耕作方式落后,垦荒现象较为严重,造成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流失面积达1590.8平方公里,造成耕地瘠落,土少砾多。其次是本级财力十分困难,无力投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使全县70%的耕地仍属中低产田土,亟待改造治理,由于基础设施的匮乏,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极弱,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十分明显,部分农田仍需靠天吃饭,劳动生产率低下,严重制约着全县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农民群众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贫困面貌难于有效改变。根据中共中央〔2005〕1号文件和川委发〔2005〕1号文件精神,依托国家对西部开发的有利时机以及州委建设“三带”经济和县委“农业立县”的方略,实施中低产田土改造治理,建设基本农田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只有坚持以山、水、田、林、路、经的综合治理,才能真正做到标本兼治,才能彻底改变农村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生产的后劲力量,使农业和农村经济长足发展。基本农田建设“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按照喜赈办〔2004〕25号文件精神进行编制。
第二节 基本农田建设规划区域和规划期
基本农田建设规划涉及12个乡(镇)14个村,人口1.21万人。项目实施期从2006年开始实施,2010年结束。
第三节 基本农田建设规划要点和主要结论
一、基本农田建设的目标 基本农田建设是以改善贫困群众基本生产和贫困地区生存环境和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坚持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中低产田土改造治理建设为主要任务,提高劳动效率为中心,通过项目实施,一是增加土壤肥力,减少水土流失,提高耕地的生产能力;二是提高农民科技水平,改善生产基础条件,提高劳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三是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逐步提高植被和森林覆盖率,改变其生活和居住环境;四是以“三带”经济建设为指导,建立特色优质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 二、建设内容与规模 基本农田建设主要包括博洛拉达乡、且拖乡、洛莫乡、拉克乡、米市镇、两河口镇、贺波洛乡、光明镇、尼波镇、乐武乡、鲁基乡、北山乡等12个乡(镇)14个村,总人口12115人,耕地面积24700亩,主要进行水系配置、地力培肥、新技术推广和农作物品种及结构调整等诸多方面的改造。2006年~2010年5年间全县完成建设任务10000亩(其中坡改梯7600亩、土改田700亩、冬水田1400亩、新垦耕地300亩。新增旱涝保收农田面积7000亩;建立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7900亩)。 三、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800万元(以工代赈资金600万元,地方配套及投劳折资200万元),其中:坡改梯608万元,土改田56万元,冬水田改造112万元,新垦耕地24万元;坡改梯、新垦耕地中还包含特色基地建设130.35万元。
第二章 基本农田现状
第一节 自然条件与资源状况
一、地形地貌 喜德县位于川滇南北构造带北段。境内褶皱、断裂并存。东有玛古梁子、西南有红莫梁子、西北有小相岭、北有瓦吉木梁子,海拔都在3000米以上。主要岭梁近似南北走向。整个地势东北高、西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境内最高点为小相岭的窝尔则峨山峰,海拔4500.4米,最低为西南边缘,靠近西昌城的红山嘴、瓦尔等地,海拔1600米。全县以中山地貌(海拔2500~4000米)为主,占全县幅员面积的60%,低中山占34.4%,其余中坝、台地、高山、山原、仅占5~6%。整个地貌类型属川西南山地区,坡度大于25度的山地占全县幅员面积的58.4%。5 ~25度的占36.6 5%。 二、气候资源 喜德县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具有冬季干燥而无严寒,夏季湿凉多雨,四季不分明,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风多,夜雨多,冰雹多的典型季风及高原气候特征。县城常年平均气温14℃,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1℃,最冷月元月平均气温5.5℃,稳定大于等于10度积湿日数253天共4070℃,无霜期255天。海拔2500米线年均温10.1℃,大于等于10℃积温2508℃,无霜期210天。常年平均降水量1037mm,但时空分布不均,5月中旬至10月中旬占全县降雨量的88.4%,日最大降水量达176.1 mm。年平均陆面蒸发量960.4mm 。1~ 4月平均湿度在60%以下;多干风;5~12月平均湿度在60%以上。常年日照时数2052.7小时,日照百分率46%,年太阳辐射能122604卡/cm2,光合有效辐射57624卡/cm2,光能资源充足但利用率低。根据气象资料,可划分为如下气候带:2000米以下为北亚热带;2000~2500米为暖温带;2500~2800米为温带;2800~3300米为寒温带;3300米以上为亚寒带。 三、河流及水资源 县境内有孙水河、热水河、西河、东河、尼波河五条主要河流。全部发源于本县,其中孙水河最长,全长110公里,其余河流总长102公里,属安宁河~金沙江水系。境内水资源主要来源于降水,其数量及其分布都与降雨保持一致。多年平均径流深626.9mm,年产量13.8亿m3,人平有水10866m3,主要用于农、林、牧、生产用水和群众生活用水。径流分布呈明显的丰、枯季节,5~10月径流量占82%,汛期几期雨孙水河沿岸便全线告急。境内诸河落差大,水流急,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水能理论蕴藏量 18.64万千瓦,其中孙水河15.04万千瓦。 四、土地资源 根据1995年土地资源详查资料:喜德县土地总面积3309760.8亩。其中,耕地391905.6亩,占11.8 %;园地8642.3亩,占0.3%;林地1564654.3亩,占47.3 %;草地1110585.2亩,占33.6%;水域96776.6亩,占2.9%;荒地74395.9亩,占2.2%;其它用地49204.5亩,占1.5%;难利用地13596.4亩,占0.4%。人平土地面积26.06亩。
第二节 规划区内的贫困状况
喜德由于受历史、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制约,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态。解放以来特别是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展扶贫攻坚工作以来,社会、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然没有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特别是居住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和缺乏基本生活条件地区更加突出,具体表现在: 1、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截止2004年规划区内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有3150人,占总人口的26%,637元以下的有2423人,占总人口的20%;同时,农村生产力相当落后,大部分山区特别是高寒山区仍沿袭旧的生产方式,广种薄收,劳动生产率十分低下,处于高投入、轻管理、低产出的恶性循环之中,虽然终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收成也只够维持基本生活。 2、全县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全县自然灾害频繁,农田水利设施脆弱,尚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部分高二半山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得到有效遏制,水土流失严重,有的地方是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可持续发展难度大。 3、社会发育滞后,科技文化素质偏低。一是农村适龄儿童上学难和难上学的现象还很普遍;农村成人文盲、半文盲人数还比较多。二是山区群众缺医少药状况还未根本好转,乡村医疗、卫生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地方病、传染病的监控、防治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
第三节 基本农田工程现状
项目区耕地的90%都属中低产田土,约22230亩,常年大春播种面积约2.4万亩,据土壤普查资料,项目区幅员面积约25万亩,共有10个土类,14个亚类,28个土属、49个土种。其中:水稻土242亩,占土壤总面积的1.01%;潮土247亩,占1.03 %;紫色土14830亩,占61.79%;红壤1315亩,占5.48%;黄棕壤1987亩,占8.28%;暗棕壤1870亩,占7.79%;亚高山草甸土182亩,占0.76 %;石灰岩土118亩,占0.49%。土壤具有“酸、薄、冲、普遍缺磷、低产”等的特点。人均占有土地约20亩。
第四节 以工代赈投入情况
“十五”期间,全县共完成基本农田建设1.13万亩,计划投资281.5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资金242万元,群众投劳折资和地方配套39.5万元。共计完成坡改梯6450亩,总投工42.9万个,挖填移动土石方64.35万立方米。建设优质荞麦示范基地900亩,优质大红袍花椒生产示范基地800亩,优质蚕桑示范基地1300亩,优质蜡虫基地建设750亩,项目辐射24个乡镇。累计增产粮食110万公斤/年,增收132万元/年。 “十五”期间,基本农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配套资金和群众投劳折资难;工程管护差,损坏严重;培肥地力工作力度弱,土壤肥力提高不大。
第三章 建设规模的实施进度
第一节 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环境与发展是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因此,实施基本农田建设必须坚持山区彝族群众脱贫和生态环境协调同步发展这一主题。以喜德县“十一五”经济发展远景目标和国家以工代赈相关政策为指导,把改善山区群众的生产基础条件和生产方式和农业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从而达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抑制金沙江流域生态恶化和彻底解决彝区贫困的两大目的。 二、原则 1、坚持发展和环境相结合,预防与治理并重的原则;2、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3、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全面总体推进的原则;4、科学严谨、实事求是,可操作性的原则;5、坚持群众自愿、国家扶持、社会帮助的原则;6、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7、坚持综合治理的原则,因地制宜,讲求实效,标本兼治。 三、目标 通过项目实施,减少水土流失250吨/平方公里.年,植被覆盖率提高3%。亩平增加粮食150公斤,总增产粮食112.5万公斤/年。增加产值:粮食增加135万元/年,花椒增加产值81万元/年,苹果增加产值12.5万元/年,蚕桑增加产值33.8万元/年,蜡虫增加产值10万元/年,总增加产值272.3万元/年。
第二节 建设布局和建设任务
一、建设布局 根据规划目标,从四个方面确定布局重点。一是加强耕地的土壤质地改良,进行坡耕地土层增厚,培肥地力工作;二是对坡耕地进行坡改梯建设,降坡筑埂;三是改变耕作习惯,推行科学的农耕农艺措施,改变土地利用方式,推行粮食套作,发展埂边经济;四是配套进行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地建设。从而提高耕地质量,土壤肥力和土地产出率及经济效益。 二、建设任务 “十一五”期间总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0000亩,其中坡改梯7600亩、土改田700亩、冬水田1400亩、新垦耕地300亩。其中:新增旱涝保收农田面积7000亩。建立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7900亩,其中:蚕桑生产基地1500亩,分布于拉克四合村1000亩,鲁基大埂村500亩;优质花椒生产基地1800亩,分布于米市镇尔夫村、九书村各500亩,博洛拉达乡火普村300亩,贺波洛乡跃进村500亩;优质苹果生产基地500亩。分布于且托乡联合村500亩;优质蜡虫生产基地500亩,分布于两河口镇两河口村500亩;优质苦荞麦生产基地1800亩,分布于洛莫乡马洛村500亩,乐武乡达洛村500亩,北山乡自哈村800亩;优质脱毒薯生产基地1800亩,分布于光明镇丕约村800亩,博洛拉达乡火普村500亩,尼波镇呷洛村500亩。 基地建成后,在粮食增加150公斤的基础上,将新增产值为:花椒450元/亩、苹果250元/亩、蚕桑225元/亩、蜡虫200元/亩、脱毒薯和苦荞麦180元/亩。总增加产值272.3万元,总增加粮食112.5万公斤。
第三节 年度实施计划与优先顺序
项目年度安排根据资金的额度,每年计划完成2000亩中低产田土改造。按照一平坝、一高山对称原则,成片集中优先,特困村优先原则,安排如下: 2006年,完成中低产田土改造2000亩,配套建成蚕桑基地1000亩,花椒基地1000亩,实施地点为拉克乡四合村和米市镇尔夫村、九书村。 2007年度完成中低产田土改造2000亩,配套建立优质脱毒薯生产基地500亩,苹果基地500亩,花椒基地300亩,苦荞麦基地500亩。实施地点为博洛拉达乡火普村,洛莫乡马洛村,且托乡联合村。 2008年度完成中低产田土改造2000亩,配套建立蜡虫基地500亩,花椒基地500亩,实施地点为贺波洛乡跃进村,两河口镇两河口村。 2009年度完成中低产田土改造2000亩,配套建成脱毒马铃薯基地1300亩,实施地点为光明镇丕约村,尼波镇尔曲村、甘洛村, 2010年度完成中低产田土改造2000亩,配套建成优质苦荞麦生产基地1300亩,蚕桑生产基地500亩,实施地点为乐武乡打洛村,北山乡自哈村,鲁基乡大埂村。(具体计划见规划表)
第四节 资金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资金估算 ㈠改造一亩坡耕地、新垦耕地所需物资及其劳务 1、治理物资:炸药20公斤116元,雷管50发30元,导火线25米20元,钢材10公斤48元(钢纤),共需资金214元。 2、水系配套所需物资:水泥50公斤20元,块石5.8方58元,技工12元,沙 0.4方18元,共需资金108元。 3、优质蚕桑、苹果、花椒、蜡虫基地建设补助:苗木50株50元(蚕桑150株),定植50株25元,管护10元,共需投资165元(脱毒薯、苦荞麦基地建设补助:种子、肥料165元)。 4、培训:2人次18元,新技术、新品种等推广费15元,共需资金33元。 5、劳务费:除义务工以外,每亩尚需投工30个,7元/个共需投入210元。 6、投工投劳:每亩动员群众投义务工6个,10元/个,共计折资60 元。 7、群众自筹:动员群众亩平集资或集物折资10元。 综述坡耕地、新垦耕地、土改田每亩所需投资800元。 ㈡改造一亩冬水田、土改田需投资 1、治理物资:钢材20公斤96元(钢筋),木材0.05方75元,共需资金171元。 2、水系配套所需物资:水泥100公斤40元,块石6.5方65元,技工19元,沙0.6方27元,共需资金151元。 3、水土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或经济林建设:苗木50株50元,定植50株25元,管护10元,共需资金85元。 4、培训:2人次18元,新技术、新品种等推广费15元,共需资金33元。 5、劳务费:除义务工以外,每亩尚需投劳30个,7元/个,共需补助210元。 6、投工投劳:每亩动员群众投义务工20个,7元/个,共折资140元。 7、群众自筹:动员群众亩平集资或集物折资10元。 综述冬水田每亩治理需投资800元。 二、资金筹措 规划期内总投资800万元,其中申请国家以工代赈资金600万元(亩平600元),占总资金的75%,农户自筹,投工投劳折资200万元(亩平200元),占总投资的25%。 三、资金分年度使用计划 2006年至2010年国家每年投入120万元,群众自筹、投工投劳折资40万元,每年总投入160万元。其中,2006年实施坡改梯2000亩(特色基地建设33万元)。2007年实施坡改梯1500亩,土改田200亩、新垦耕地300亩(特色基地建设29.7万元)。2008年实施坡改梯1000亩,土改田500亩、冬水田改造500亩(特色基地建设16.5万元)。2009年实施坡改梯1300亩、冬水田改造700亩(特色基地建设21.45万元)。2010年实施坡改梯1800亩,冬水田改造200亩(特色基地建设29.7万元)。
第四章 实施与监督
第一节 实施主体
基本农田建设工程项目由县以工代赈办牵头,组织县农业局具体实施。 第二节 实施方式
一、加强领导,成立组织机构 为确保农田基本建设项目顺利进行,成立由县级分管领导为组长,以工代赈办、农业、财政、纪检监察、审计等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基本农田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负责组织相关项目,各项目乡(镇)相应成立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二、项目管理 1、资金管理:以工代赈资金属国家扶贫专项资金,因此必须设立专帐,由专人负责管理,资金使用实行报帐制。 2、招投标制: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工程所需物资、材料全部实行招投标制,并落实专人负责购买,这样即减少损耗,又杜绝暗箱操作。 3、工程监理: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定期、不定期的对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4、工程验收:工程实施完成后,由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相关单位对工程自查验收,自查验收合格后申请省、州验收。
第三节 工程管护
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工程建成后,为了防止人为损坏,由相关项目单位、乡(镇)、村组共同制定管护措施,并落实专人负责管护,即按省委发〔2005〕1号文件之规定,工程建成后,由乡(镇)负责颁发产权证,村委会和组制定村规民约。
第四节 监督
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工程资金使用、工程质量等由县以工代赈办负责监督和管理,并与各相关项目实施单位签定责任书,视项目完成情况兑现奖惩。
第五章 效益分析
第一节 生态效益
项目实施后,减少水土流失250吨/平方公里.年(依据《喜德土壤》及坡耕地治理效益分析有关参数),项目区植被覆盖率提高3%;有利于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的提高。 第二节 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项目区经济效益显著,通过改造中低产田土,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将亩平增加粮食150公斤;花椒基地亩平增产鲜花椒75公斤;苹果基地亩平增产优质果250公斤;蚕桑基地亩平增产鲜茧25公斤;项目建成后,年总增产粮食112.5万公斤;年总增产鲜花椒13.5万公斤;年总增产苹果12.5万公斤;年总增产鲜茧37.5担;年总增加产值达272.3万元,农民人均增收374元/年。
第三节 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随着坡耕地的治理,减少了水土的流失,减少了对下游地区的灾害隐患,为农民的致富、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都有较大影响和作用。项目的实施,将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的关心和支持,对维护民族地区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