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里县以工代赈草场建设“十一五”规划

 

第一章  规划概述

 

第一节  编制背景和编制依据

 

  一、编制背景

  木里是全国仅有的两个藏族自治县之一,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畜牧业是木里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拄产业,也是农村扶贫开发的重点行业。木里是畜牧业资源大县,具备增加农牧收入的良好空间,截止2004年末四畜存栏达57.86万头(只),其中大牲畜16.11万头,羊类26.7万只,生猪15.05万头;牲畜出栏总量达21.6万头(只),肉类总产量达1.18万吨,畜牧业产值达11354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3.1%,全县农民人平畜牧业收入达679元,占农牧民年收入的40.2%

  近年来木里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家、省、州的关怀支持和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受自然地理、交通、信息、科技文化普及等的限制,与内地和兄弟县比较,生产发展还十分滞后,养畜不讲求效益,以养畜多寡论贫富的落后思想严重。木里拥有天然草地563万亩,这是发展草地畜牧业不可多得的自然资源,但木里居民的肉类消费仍是以猪肉为主。近年来世界性的肉类消费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草食动物中的牛羊肉消费比例快速攀升,需求量逐年增大,为大力发展牛羊生产带来了大好机遇。但是由于牛羊品种、草料、饲养方式等方面原因也存在巨大挑战。一方面草场生态恶化,草地畜牧业经济效益日益降低,另一方面草地畜牧业仍以原始畜种生产性能低、周期长和以数量型为主要特征,生产水平低,为此,必须一方面通过大面积人工种植优质牧草,另一方面,通过畜种杂交改良来实现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亟需国家大量以工代赈资金的投入,充分利用木里牛羊畜种和天然草地资源优势,大力开展优质牧草种植和牛羊杂交改良,促进畜牧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使民族地区贫困农牧民尽快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缩小与内地发展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加强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地区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二、编制依据

  近年来国家农业政策不断调整到有利于发展牛羊等草食动物相关产业的发展上。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共中央[2005]1号文件)

  2、国务院《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

  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

  4、农业部《关于加快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的意见》

  5、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业产业化 把我省建成畜牧业强省的通知》

  6、四川省以工代赈办《关于启动“三州”地区以工代赈“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川赈办[2005]17号)

  7、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四川省畜牧业发展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

  8、木里藏族自治县《关于加快畜牧业生产发展的决定》(木委发[2005]15号)

  9、木里县人民政府《关于编制以工代赈“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10、木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第二节  规划区域和规划期

 

  一、规划区域

  本规划区域涉及后所乡田坝村,俄亚乡卡瓦村、鲁司村,固增乡故拉村,纱湾乡纱湾村,乔瓦镇娃日瓦村,克尔乡阴山村6个乡(镇)7个村30个社8000余人,实施项目的村多数为“重点贫困村”。

  二、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五年(20062010年)。

 

第三节  规划要点和主要结论

 

  一、规划目标

  1、建设肉牛圈养示范户100户,年出栏杂交肉牛500头,年创产值70万元

  2、建设肉羊圈养示范户300户,年出栏杂交肉羊4500只,年创产值72万元。

  3、项目建成后项目区年均实现新增经济效益142万元,农民人均实现增加收入600元。

  二、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1、项目规划区种植多年生优质牧草3400亩。其中:紫花苜蓿2000亩,黑麦草1000亩。

2、圈舍新(改)建7800平方米。

  3、建牛人工授精点4个,年杂交配种500头。

  4、引进建昌黑山羊种公羊200只,南江黄羊种公羊100只,进行山羊杂交改良。

  5、开展科学种草养畜技术培训500人次。

  6、开展牛羊疫病防治等。

  三、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规划期(5年)内所需资金总量为300万元(每年为60万元),其中所需以工代赈资金按往年以工代赈资金额度50万元计算,5年合计25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83%;项目区农牧户自筹资金每年10万元,5年合计5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17%。其中:

1、 用于种植多年生优质牧草68万元:

  2、圈舍新(改)建7800平方米,补助经费62.4万元;

  3、建牛人工授精点4个,补助经费7万元;

  4、牛人工授精配种费5万元;

  5、引进种公羊投资概算15万元;

  6、调剂基础母牛380头,投资概算45.6万元;调剂基础母羊2830只,投资概算84.9万元;合计基础母畜调剂补助经费130.5万元;

  7、疫病防治费5.1万元;

  8、技术培训费7万元;

  规划期内的项目建设,申请国家以工代赈资金250万元(每年50万元),项目农牧户自筹资金50万元(每年10万元)。资金投放额度每年按60万元投放,开展项目建设。

  四、受益人口

  本规划实施的直接受益人口为2000余人,项目覆盖人口达到8000余人。

  木里县以工代赈草场建设“十一五”规划表

 

第二章  草场工程建设现状

 

第一节  自然条件和草场资源情况

 

  一、地理位置

  木里县地处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西北部,位于东径100°15′—101°45′、北纬27°45′—29°15′之间,北与柑孜州的理塘、雅江县接壤,东北面与该州的九龙县隔雅砻江相望,西与稻城县相接,东邻本州的冕宁县,南接盐源县,西面和西南面分别与云南省的宁蒗县、丽江县、香格里拉县接界,全县南北长170公里,东西宽160公里,幅员面积13246.38平方公里。全县辖3个区工委,29个乡镇,112个村604个生产组,9个国有牧场。木里是一个由藏、汉、彝、蒙、苗、纳西等17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大家庭。木里森林面积约占幅员面积的72%,有天然草地563.77万亩(其中:可利用454万亩),林下草地274万亩(可利用面积219万亩),耕地面积18万亩。全县有总人口12.7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11.15万余人。

  二、地形地貌

  木里县地处我国著名的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中段,整个地势北高南低,海拔高度由5958米降至1530米,全县平均海拔高度3000-3500米,木里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境内山峦叠嶂,山势峥嵘,奇蜂林立,沟谷深切。“开门便见山,举步就登山”是木里地形地貌的真实写照。境内的山脉主要有太阳山脉、宁朗山脉、贡嘎山脉。在这三条山脉的峡谷中,雅砻江、木里河、冲天河象三条银色的巨龙,自北向南,蜿蜒曲折,纵贯全境。

  由于三大河流、三大山脉纵他贯全境,把境内土地切割成南北走向的四大块。其间又有许多溪、河纵横交错,恰似一张巨大的渔网撒在大地上,使整个山区形成许多大小峡谷。山河相间,山高谷深,森林茂密,地形复杂,从河谷到山顶,相对高度往往超过3000米,路程近百里。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越向北,地势越高,地形开阔,越向南,地势越低,沟深谷狭。境内最高处为贡嘎山脉的夏诺多吉峰,海拔5958米,最低处为俄亚纳西族乡的三江口,海拔1530米,其间相对海拔高差4428米。

  三、气候特点

  木里整体气侯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冬暖干燥,夏凉湿润,无明显四季差别,年均气温11.5℃,年平均气温日差12.9℃,无霜期150-210天,年均降雨量818.2毫米,雨季相对集中于6-9,占年降雨量的86%,年均日照2291.9小时,具有日照充足、降雨集中、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的区域特点,由于受区域地理条件和海拔高差的影响,形成了气候类型的多样化,立体气候明显等特点,“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木里气候特点的精辟概括,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适宜牧草生长和优质牛羊饲养。

  四、草场资源现状

  木里有天然草地563.77万亩,林下草地274万亩,是发展草地畜牧业(节粮型畜牧业)的优越资源。根据草地资源调查木里的天然草地有高山草甸草地、亚高山草甸草地、高寒灌丛草地、高寒沼泽草地、亚高山疏林草地、山地疏林草地、山地草丛草地、山地灌木草地、农隙地草地9个草地类型,理论载畜量为25.1万个羊单位,实际载畜107万个羊单位,草畜矛盾十分突出。其主要原因是草地量多质差,产草量低。就草地类型比重分析,面积最大的是产草量最低,可利用草本植物最少的高寒灌丛草地,面积约409万亩,占草地总面积的72%以上,其平均可利用亩产仅有35公斤左右,此类草地需要33亩以上才能养一个羊单位的牲畜。其它草地类型虽然产草量高,但所占比重极小,所以形成了草地资源与养畜生产不和谐的局面。

  近20年来通过大面积推广人工种草和草地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变了天然草地草畜矛盾突出的困难局面,平均每年种植以光叶紫花苕为主的一年生牧草5万亩,多年生牧草0.5万亩,基本实现了草畜的良性生产,保证了畜牧业的稳步发展。

  

第二节  规划区内的贫困现状

 

  木里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本规划涉及6个乡(镇),7个贫困村,贫困人口8887人。年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7326,占贫困人口的82.4%,其中年人均纯收入637元以下绝对贫困人口1971,占贫困人口的22.2%。规划区内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农民增收路子窄和增收能力弱。

 

第三节  草场工程建设现状

 

  木里县有天然草场563万亩,林下草地274万亩。木里的草场工程建设,在国家、省、州各有关部门的关怀支持下,“九五”计划以来重点开展了牧区人、草、畜“三配套”建设;牧民新村配套草场建设工程;国家退牧还草工程建设等重点项目建设。完成“三配套建设900户,农牧区退牧还草完成围栏天然草地60万亩,农区完成建设优质牧草种子基地5000亩,年种植一年生优质牧草5万亩以上。这些工程建设的开展,较好解决了木里的草畜矛盾,推动了畜牧业生产向良性方向发展。但是由于木里的天然草地面大,草场建设和草地保护工作起步较晚,草产业发育程度低,因此,要全面解决天然草地的生产能力,还有待作更多、更进一步的工作。

  

第四节  以工代赈投入情况

 

  木里县草场工程建设,截止2004年末,“九五”期末和“十五”期间以工代赈项目总投资319万元,其中:牧民新村配套草场建设工程69万元,牧区人、草、畜“三配套”建设工程200万元,优质牧草种子基地建设工程50万元。通过该项目实施年新增产值达到80万元,项目达到永续利用,使项目建设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为贫困农牧民增加收入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因木里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需要的资金扶持多,因此还需要加大以工代赈资金投入的力度,逐步解决贫困农牧民的脱贫致富问题。

  

第三章  建设规模和实施进度

 

第一节  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按照“立草为业,调整结构,增加商品,提高效益”的方针,以草场建设和牛羊改良为内容,以科技为支撑,以实现贫困村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提高为目标。

  二、原则

  坚持项目在贫困村集中连片实施的整村推进原则,坚持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组织实施、统一检查验收的原则,坚持国家扶持与项目户投资投劳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增加贫困农户收入为主兼顾生态、社会效益的原则。

  三、目标

  建设草场工程项目肉牛圈养示范户100户,户均饲养基础牛群10头以上,共1000头,年户出栏杂交肉牛5头;肉羊圈养示范户300户,户均饲养基础羊群20只以上,户均年出栏杂交肉羊15只。

  项目建成后年新增杂交肉牛500头,杂交肉羊4500只,项目区年实现新增经济效益142万元,农牧民人均增加收入600元。

第二节  建设布局和建设任务

 

  一、建设布局

  木里县以工代赈“十一五”规划草场建设项目在本县的俄亚乡卡瓦村、鲁司村,后所乡田坝村,乔瓦镇的娃日瓦村,克尔乡的阴山村,沙湾乡的沙湾村,固增乡的故拉村6个乡(镇)7个村中分年实施。具体实施年度安排为2006年后所乡田坝村,2007年俄亚乡鲁司村和固增乡故拉村,2008年沙湾乡的沙湾村,2009年俄亚乡的卡瓦村,2010年乔瓦镇的娃日瓦村和克尔乡的阴山村。

  二、建设任务

  1、肉牛圈养示范户:乔瓦镇娃日瓦村20户,克尔乡阴山村20户,后所乡田坝村30户,沙湾乡沙湾村30户,4个乡(镇)合计100户。

  2、肉羊圈养示范户:俄亚乡鲁司村30户、卡瓦村80户,乔瓦镇娃日瓦村40户,克尔乡阴山村40户,后所乡田坝村30户,固增乡故拉村50户,沙湾乡沙湾村30户,6个乡(镇)合计300户。

     3、多年生优质牧草种植:俄亚乡鲁司村300亩,卡瓦村800亩,乔瓦镇娃日瓦村300亩,克尔乡阴山村300亩,后所乡田坝村600亩,固增乡故拉村500亩,沙湾乡沙湾村600亩,6个乡(镇)合计3400亩。

   

第三节  年度实施计划与优先顺序

 

  2006年后所乡田坝村建设多年生人工草地600亩,圈舍新(改)建1200平方米,引进良种公羊(南江黄羊)30只,建牛人工授精点1个,建设肉牛圈养户30户,肉羊圈养户30户,开展种草养畜及畜种改良技术培训100人次。

  2007年俄亚乡鲁司村建设多年生人工草地300亩,圈舍新(改)建600平方米,引进良种公羊(建昌黑山羊)30只,建肉羊圈养户30户。固增乡故拉村建设多年生人工草地500亩,引进良种公羊(建昌黑山羊)50只,建肉羊圈养户50户,圈舍新(改)建800平方米,两个乡开展种草养畜及畜种改良技术培训100人次。

  2008年沙湾乡沙湾村建设多年生人工草地600亩,圈舍新(改)建1200平方米,引进良种公羊(南江黄羊)30只,建牛人工授精点1个,建设肉牛圈养户30户,肉羊圈养户30户,开展种草养畜及畜种改良技术培训100人次。

  2009年俄亚乡卡瓦村建设多年人工草地800亩,引进良种公羊(建昌黑山羊)80只,建肉羊圈养户80户,圈舍新(改)建1600平方米,开展种草养畜技术培训100人次。

  2010年乔瓦镇娃日瓦村建设人工草地300亩,引进良种公羊(建昌黑山羊)40只,建肉牛圈养户20户,肉羊圈养户40户,圈舍新(改)建1200平方米,建牛人工授精点1个。克尔乡阴山村建设人工草地300亩,引进良种公羊(南江黄羊)40只,建肉羊圈羊户40户,肉牛圈养户20户,圈舍新(改)建1200平方米。两个乡开展种草养畜及畜种改良技术培训100人次。

 

第四节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规划期(5年)内总投资估算所需资金总量为300万元,每年资金投入量为60万元,其中所需以工代赈资金按往年以工代赈资金额度50万元计算,5年共250万元;项目农户自筹资金每年10万元,5年共50万元。

  各年度投资概算:

  2006年建设地点:后所乡田坝村,所需资金为:

  1、建多年生人工草地600亩×200/         12万元

  2、圈舍新(改)建1200平方米×80/平方米  9.6万元

  3、引进良种公羊(南江黄羊)30只×500/ 1.5万元

  4、牛人工授精配种费150头×100/        1.5万元

  5、建牛人工授精点1                       2万元

  6、调剂基础母牛150头×1200/           18万元

  7、调剂基础母羊450只×300/           13.5万元

  8、技术培训100人×100/                 1万元

  9、疫病防治费                              0.9万元

  合计                                       60万元

  申请以工低赈资金50万元,项目农户自筹资金10万元。

  2007年建设地点俄亚乡鲁司村,固增乡故拉村,合计所需资金为:

  1、建设多年生人工草地800亩×200/      16万元

  2、圈舍新(改)建1400平方米×80/平方米 11.2万元

  3、引进种公羊(建昌黑山羊)80头×500/     4万元

  4、调剂基础母羊850只×300/          25.5万元

  5、技术培训及资料费                         2万元

  6、疫病防治费                              1.3万元

  合计                                       60万元

  申请以工低赈资金50万元,项目农户自筹资金10万元。

  2008年建设地点沙湾乡沙湾村,所需资金为:

  1、建多年生人工草地600亩×200/         12万元

  2、圈舍新(改)建1200平方米×80/平方米  9.6万元

  3、引进良种公羊(南江黄羊)30只×500/ 1.5万元

  4、牛人工授精配种费150头×100/        1.5万元

  5、建牛人工授精点1                       2万元

  6、调剂基础母牛150头×1200/           18万元

  7、调剂基础母羊450只×300/           13.5万元

  8、技术培训100人×100/                 1万元

  9、疫病防治费                              0.9万元

  合计                                       60万元

  申请以工低赈资金50万元,项目农户投劳折资10万元。

  2009年建设地点俄亚乡卡瓦村,所需资金为:

  1、建设多年生人工草地800亩×200/       16万元

  2、圈舍新(改)建1600平方×80/平方米   12.8万元

  3、引进种公羊80只×500/                4万元

  4、调剂基础母羊800只×300/            24万元

  5、技术培训及资料费                          2万元

  6、疫病防治费                              1.2万元

  合计                                       60万元

  申请以工低赈资金50万元,项目农户自筹资金10万元。

  2010年建设地点乔瓦镇娃日瓦村、克尔乡阴山村,合计所需资金为:

  1、建设多年生人工草地600亩×200/      12万元

  2、圈舍新(改)建2400平方米×80/平方米 19.2万元

  3、引进南江黄羊种公羊40只×500/        2万元

  4、引进建昌黑山羊种公羊40×500/只     2万元

  5、建牛人工授精点2                        3万元

  6、调剂基础母牛80头×1200/           9.6万元

  7、调剂基础母羊280只×300/只       8.4万元

  8、牛人工授精配种费200头×100/          2万元

  9、技术培训及资料费                          1万元

  10、疫病防治费                             0.8万元

  合计                                       60万元

  申请以工代赈资金50万元,项目农户自筹资金10万元。

 

第四章  规划的实施与监督

 

第一节  实施主体

 

  本项目的实施主体单位和项目业主为木里县以工代赈办和木里县畜牧局。县畜牧局是木里县人民政府负责全县畜牧业生产的职能部门,技术力量较强,有高级技术人员2人,中级19人,初级16人,技术服务机构健全,设有畜牧站、动物防疫监督站、草原站、科教站、牧经站等,另外还有一支长期工作在畜牧业生产第一线的乡镇畜牧兽医队伍。他们曾多次承担过国家、省、州下达的畜牧业生产建设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实施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技术实施等方面的经验,能全面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第二节  实施方式

 

  一、规划实施的组织形式及部门协调办法

  成立“木里县以工代赈草场工程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组长由县政府县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的县委副书记、副县长担任,成员由县以工代赈办主任、县畜牧局局长、县财政局局长、县扶贫办主任担任。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制定项目管理办法,统筹、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对本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加强项目实施中的监督检查和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项目结束时进行自查和初步验收。

  二、项目管理及有关制度

  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把项目建设作为全县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将项目各项任务指标纳入年度经济发展计划,统一组织,分级管理,对有关单位的人员进行分工,明确各自的职责,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制定奖惩制度,进行考核,兑现奖惩。严格实行项目实施责任单位负责制、资金报帐制、工程质量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等“四项制度”,确保计划任务完成。

  成立项目技术小组,组长由畜牧局局长担任,成员由畜牧局各站、股、室的负责人担任。技术小组负责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承担项目的组织实施、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工作,开展试验示范和现场技术指导,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技术难题。

 

第三节  工程管护

 

  项目的实施,为达到“一年建设、长久受益”和“开发一片、成功一片”的目的,首先要明确产权归属,落实管理主体,制定相应的工程管护规章制度,鉴于木里实际,为项目的生产和产品销售得到有效保证,工程建成后,行政管理具体由项目所在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产品生产和销售由县、乡畜产品开发实体(协会)组织实施,逐步实现合同养殖,走支部+农户,公司+农户,协会+农户等多位一体的发展路子,县项目主管单位和业务部门要定期检查管理和维护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草场保护和牲畜放牧及项目的生产管理要制定村规民约,禁止改变项目建设内容,力求保证有限的项目建设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出项目建设应有的作用。

  

第四节  实施监督

 

  一、工程建设管理

  工程建设中要建立责任制,将任务指标层层分解到乡、村、组干部和技术人员头上,层层签订责任书,将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干部职务和技术人员职称晋升的依据,并与工资、奖金挂钩。同时项目领导小组与项目农户签订建设合同,农户要承诺投劳和自筹资金参与项目建设,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资金监督管理

  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管理,项目资金严格按照以工代赈资金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实行“专户储存、专帐管理、专款专用、专帐核算、定期审计、集体研究、一支笔审批”管理,按“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对资金实行公示,使项目建设区的领导和群众都作到家喻户晓,并由财政、审计部门对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项目资金不挤占、不挪用、不出问题。

 

第五章  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实施过程的牛羊饲养采用圈养舍饲方式进行,产生的粪便等污物便于收集进行无害化处理,用作田土的有机肥料,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同时种草还可增加植被,改良土壤,改善环境,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有关规定和要求。另外通过牛羊圈养有利于减轻牲畜对草场植被和退耕还林苗木的破坏,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减轻林牧矛盾。

  

第二节  经济效益评价

 

  规划实施后,经估算各项目指标的直接经济效益为:

  1、建成多年生人工草地3400亩后,每亩平均产草量按1000公斤计算,年产草量达340万公斤,每公斤单价按0.1元计算,可产生效益34万元。

  2、通过肉牛、肉羊圈养示范户的建成,年可增加出栏杂交肉牛500头,每头按木里平均市场价1400元计算,年可产生效益70万元;年增加出栏杂交肉羊4200只,每只羊按木里平均市场价160元计算,年可产生效益72万元。本项合计效益142万元。

  同时项目可永续利用,可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第三节  社会效益评价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能提高牧业生产综合能力,缓解草畜矛盾,增加项目农户经济收入,是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最佳选择,为提高广大农牧民的种草养畜的积极性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带动相邻群众及周边地区乃至全县种草养畜积极性和科技水平提高。同时本项目的开展,能有效提高牛羊生产性能和品质,提高出栏率、商品率,带动和推进全县畜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建设进程。另外将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民群众的关心和支持,对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民族地区社会的长期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木里县以工代赈草场建设“十一五”规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