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拖县以工代赈草场建设“十一五”规划

 

第一章  规划概述

 

第一节  编制背景和编制依据

 

  一、编制背景

  布拖县地处大凉山腹心地带,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南部,是一个彝族聚居的高寒山区县。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畜牧业成为我县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04年末,全县四畜存栏46.3万头(匹、只),其中牛存栏4.61万头,羊存栏25.84万只(其中山羊8.86万只);四畜出栏23.77万头(匹、只),出栏率46%,商品率75%;肉类总产量1.15万吨,其中牛羊肉0.26万吨,占22%;畜牧业产值1.4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2%;农民人均纯收入1388元,其中畜牧业人均收入708元,占51%;种植优质豆科牧草19万亩,调耕种草2.6万亩,完成商品草面积1.5万亩,购销商品草3800吨,群众收入41.8万元。我县是典型的半农半牧县,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占全县幅员面积的89%,草场辽阔,水草丰茂,为牛羊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且我县已被省畜牧食品局认证为无公害肉牛肉羊生产基地,在饲养管理方面严格按照DB5134/T272003《凉山州无公害肉牛生产技术规程》、《凉山州无公害肉羊生产技术规程》进行饲养管理,其产品为纯绿色食品,优质安全。近年来,世界性的肉类消费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草食动物中的牛羊肉消费比例快速攀升,需求量逐年增大,为大力发展牛羊生产带来了机遇。但是,由于受到传统养殖观念和农民文化素质低等因素的制约,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低,牛羊品种、草料、饲养管理等方面存在巨大挑战。一方面,草场生态恶化,草场畜牧业经济效益日益降低,另一方面,草场畜牧业畜种生产性能低、周期长、生产水平低。因此,亟需国家大量以工代赈资金的投入,在我县实施以工代赈草场建设项目,充分利用布拖草场资源优势和牛羊示范园区建设,大力种植优质豆科牧草、种子基地建设和牛羊杂交改良,这既符合我国优生发展节粮型草食畜牧业的产业政策,又符合国家以工代赈的投资方向,更符合我州提出的“立足资源,拓展‘两线’,开发 ‘三江’,发展‘三带’经济,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畜牧经济“3550”工程以及我县“做大做强畜牧产业,打造畜牧强县,实施畜牧富民,畜牧兴县”、“立足资源,依托‘一江’,开发‘两河’,发展‘三带’,壮大‘五业’(肉牛肉羊业)”的战略目标。以工代赈草场建设项目的实施,有效保障了我县生态建设的顺利进行和牛羊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对加快实现高寒山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促进民族地区稳定团结具有重大意义。

  二、编制依据

  近年来,国家农业政策不断调整到有利于发展牛羊等草食动物相关产业的发展上。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共中央﹝2005)号文件)。

  3、国务院《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

  4、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

  5、农业部《关于加快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的意见》。

  6、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业产业化,把我省建成畜牧业强省的通知》。

  7、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四川省畜牧业发展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

  8、四川省以工代赈办《关于启动“三州”地区以工代赈“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川赈办﹝200517号)。

  9、布拖县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我县以工代赈“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布府发﹝200523号)。

  

第二节  规划区域和规划期

  一、规划区域

  1、草场建设项目肉牛、肉羊示范区

  本规划拟在交通、通讯、电力方便,养殖基础好,种草有一定规模,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的地区实施,集中连片开发,逐步形成产业化,即:龙潭镇红旗村,木尔乡嘎乌村,特木里镇民主村、洛奎村,拖觉镇阿省日达村、亚河村,火烈乡若普村、火烈村,乐安乡补莫村、尾子堡村,乌依乡乌依村,拉果乡拉果村、阿尔马之村,基只乡多木村,包谷坪乡宪次机乃村共10个乡镇15个村7503750人,大部份村为“万村扶贫村”。

  2、优良草种基地

  本规划拟在水热条件较好,利于牧草生长、结籽的区域和地带,即:合井乡洛莫村、合井村,乌依乡日谷村、瓦黑村,拉果乡休果村、布歪村,地洛乡地洛村、吞都村、地尔村、吞波村、则作村,牛角湾乡牛角村、解放村,罗家坪乡前进村、翻身村,共6个乡15个村。

  二、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五年(2006年——2010年)。

  

第三节  规划要点和主要结论

  

  一、规划所形成的目标

  1、建设肉牛示范户150户,饲养本地母牛750头,饲养二杂母牛150头,新增肉牛600头,产值90万元。

  2、建设绵羊肉羊示范户300户,饲养基础母羊6000只,新增杂交绵羊肉羊5400只,产值216万元。

  3、建设山羊肉羊示范户300户,饲养山羊母羊6000只,新增杂交肉羊9000只,产值360万元。

  4、年新增产值666万元,人均增收1776元。

  5、建设优良草种基地7500亩,产草种52.5万公斤,产值105万元,项目区人均增收80元。

  二、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1、种植优质牧草7500亩,其中:光叶紫花苕4500亩,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1500亩,紫花苜蓿1500亩。

  2、圈舍新(改)建24000平方米。

  3、引进西门塔尔二杂母牛150头。

  4、建立黄牛人工授精点5个。

  5、杜泊羊300只,波尔山羊300只。

  6、调购本地基础母牛750头。

  7、调购本地绵羊母羊6000只,本地山羊母羊6000只。

  8、建优良草种基地7500亩,亩播光叶紫花苕3公斤,购草种2.25万公斤;亩施磷肥10公斤,购磷肥7.5万公斤。

  9、修建药浴池15个。

  10、修建青贮窖150个。

  11、修建羊蓄粪池300个。

  12、修建牛干粪堆积场150个。

  13、开展科学种草养畜农户培训2000人(次),基层兽医人员培训200人(次),并发放科普读物。

  14、完善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体系,搞好园区牛羊疫病防治。

  三、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规划期2006年——2010年共五年,需资金900万元(每年180万元),其中:申请国家以工代赈资金750万元(每年150万元),地方配套及项目区农户投劳150万元(每年30万元)。

  四、受益人口

  本规划实施的受益人口16879人,占项目村人口25917人的65.13%

  布拖县以工代赈草场建设“十一五”规划表

  

第二章  草场工程建设现状

 

第一节  自然条件和草场资源情况

 

  一、地理位置

  布拖县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地处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南部,位于东经102°43′——103°03′,北纬27°16′——27°55′之间,其东及东南隔西溪河和金沙江与金阳县和云南省巧家县相望,北与昭觉县接壤,从西至南,以乌科梁子、吉留秀、许午梅等山为界,与普格、宁南两县毗邻;南北长73.6公里,东西宽33.6公里,幅员面积1685平方公里;有耕地31.65万亩,林地84万亩,草地118万亩,宜农宜荒地62万亩。全县辖5个片区30个乡镇189个村102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85万人。

  二、地形地貌

  布拖县地形地貌可概括为“三个盆地”(布拖、拖觉、西溪河三个高山盆地)、“四片坡”(衣某、拖觉、西溪河、交际河沿江沿河的四片陡坡和缓坡)、“两条河绕县过”(流经布拖的金沙江和西溪河)。县境内海拔在535——3891米之间,相对高差3300米,其地貌属云贵高原北面、凉山山原地貌区。境内以中山山原地貌为主,总的趋势是东南低而陡,西北高而缓,其地貌划分为平坝、台地、浅丘、深丘、低山、低中山、中山、山原、高平原、丘状高原、高山原等十一个基本类型。

  三、气候特点

  布拖县气候属典型的季风气候,气候分布呈立体型。县境内海拔535——3891米,县城所在地海拔2385米,年平均温度10.1℃,年降雨量1102.1毫米,无霜期平均201天,年日照时数1989.2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75%。气候特征为:冬干、春旱、夏涝、秋雨,雨量集中,分布不均,干雨季明显,适宜牧草生长和优质牛羊圈养。

  四、草场资源现状

  1、布拖县草地分为10个类16个组17个型。全县草原总面积118万亩,其中可利用面积100万亩。草地面积以亚高山草甸草地和高寒灌丛草地面积为主,共占全县草地面积的49.78%;成片草场面积比较多,共有177块,其面积达976031亩,占全县各种草地面积的82.64%,其中2000——10000亩的101块,1万——2万亩的21块,2万——7万亩的7块。按照《四川省草原承包办法》,结合我县实际,对我县16个乡镇进行了草地有偿承包,承包面积为56万亩,占草地总面积的47.5%

  2、我县主要草地所处的海拔带为2800——3800米、2800米——3100米的范围内,草本植物受霜冻、寒冷、干燥、风沙大等因素的影响,草群植株低矮、产量低、牧草质量不好,加之草地放牧过度、植被开垦等人为因素的影响,造成牧草质量产量大幅度下降,可利用面积逐年减少,单位草地生产能力降低,导致载畜能力低。此外,由于国家在天然草场改良方面资金投入不足,使部份草场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导致草场开始“三化”(退化、沙化、碱化)。“十五”期间,我们针对天然草场逐步退化、草群中豆科牧草比例相对少的情况,在全县范围内大面积推广种植优质豆科牧草光叶紫花苕,从1979年到引种推广以来,全县累积种植光叶紫花苕牧草已达132.7万亩。2004年末,我县种植光叶紫花苕19.06万亩,调耕种植多年生牧草2.25万亩,从根本上解决了牲畜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的恶性循环,但人工种草在一定程度上受农耕地、农作物种植的影响,制约着草食牲畜的大量发展。为此,争取国家投入、加强天然草场改良和合理利用是我县种草养畜的主要任务。

  3、全县有年加工能力25万吨的四川大业牧草股份有限牧草加工厂,五个片区设有小型草粉加工点,但由于布拖地理位置特殊,各乡镇村民居住分散,故难以实行牧草深加工和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饲料加工需要。

  

第二节  规划区内的贫困现状

 

  布拖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规划区14个乡镇30个村631225917人中年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下贫困人口16674人,占64.34%,其中年人均纯收入637元以下绝对贫困人口6953人,占26.83%。规划项目区贫困农户贫困程度深,农民生活水平差,增收能力不强,畜牧业尚未形成主导产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尚未见效。

  

第三节  草场工程建设现状

  布拖县有天然草场118万亩,人工草场21.31万亩(其中一年生光叶紫花苕19.06万亩,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2.25万亩),而草地畜牧业是项目区的主要骨干项目,也是主要支柱产业之一。项目区的畜种资源丰富,天然草场面积大,成片草场面积多,宜农宜荒地面积大,是今后我县发展畜牧业经济的战略重点和战略方向。但目前,我县对草地合理开发意识不够强烈,草地放牧过度,滥垦草场,重利用、轻管护,导致草场逐年退化,杂草丛生,引起单位产草量低,生产性能下降,畜草矛盾突出,草场严重超载,若加强天然草地的开发利用,加大草地改良,每亩可增加400公斤的优质可食牧草。项目实施区域改良11.5万亩天然草场,年可增加牧草4600万公斤,草地载畜量可由原来的每亩1个羊单位提高到2.79个羊单位。因此,在项目实施区域加强草场建设,一方面是改善草地生态环境,恢复草地植被,保持水土流失,构造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屏障的作用;另一方面,可改善牧业生产基本条件,增加单位面积的产草量,提高载畜能力。另外,布拖县人工草场21.31万亩,其中一年生光叶紫花苕19.06万亩,多年生牧草黑麦草、白三叶2.25万亩,产草量均在3000公斤/亩左右,人工种草对缓解草畜矛盾和弥补冬春牧草的不足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人工种草、天然草场改良已初步形成规模,但还未真正形成产业。

  

第四节  以工代赈投入情况

 

  布拖县草场建设工程“十五”期间项目总投资60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50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投资投劳10万元。主要开展种草养畜工程建设,购本地基础母羊800只,本地基础母牛70头,西门塔尔二杂母牛50头,会理黑山羊20只,凉山半细毛羊种公羊60只,人工种草1995亩,修建圈舍5200平方米,修建药浴池1个,建立人工授精站1个;新增肉羊1280只、肉牛150头,新增产值54.36万元。以工代赈资金的投入,使得园区建设在经济、生态、社会等方面效益显著,为贫困农户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布拖县属国定贫困县,贫困程度深,需要的资金多,因此还需要国家加大对我县贫困地区以工代赈资金的投入力度,以逐步改善彝族人民的生存、生活环境,加快实现高寒山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

  

第三章  建设规模和实施进度

 

第一节  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围绕“做大做强畜牧产业,打造畜牧强县,实施畜牧富民、畜牧兴县”的战略目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先导,绿色食品开发”为主攻方向,按照“立草为业,调整结构,增加商品,提高效益”的方针,坚持以草原建设为基础,大力发展草食动物,并搞好牛羊品种改良,以实现贫困村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为目标,逐步实现畜牧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商品化、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从而促进我县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原则

  坚持项目在贫困村集中连片实施的整村推进原则,坚持市场导向、效益中心的原则,坚持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组织实施、统一检查验收的原则,坚持国家扶持与项目户投资投劳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增加贫困农户收入为主兼顾生态、社会效益的原则。

  三、目标

  草场建设工程项目肉牛示范户150户,户均饲养基础母牛5头以上,共750头,户均饲养二杂母牛1头,共150头;绵羊肉羊示范户300户,户均饲养基础母羊20只共6000只,户均饲养杜泊羊1只,共300只;山羊肉羊示范户300户,户均饲养山羊母羊20只以上共6000只,户均饲养波尔山羊1只,共300只;每户配套种草10亩,共7500亩。

  项目建成后五年可新增杂交肉牛600头、杂交绵羊肉羊5400只、杂交山羊肉羊9000只,新增产值666万元,人均年增收1776元。

  建设优良草种基地7500亩,产种52.5万公斤,新增产值105万元,人均增收80元。

  

第二节  建设布局和建设任务

 

  一、建设布局

  1、草场建设项目肉牛、肉羊示范区

  本规划拟在交通、通讯、电力方便、种草有一定规模、养殖基础较好、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的地区实施,集中成片易开发,逐步形成产业化。布局为:肉牛园区特木里镇民主村,龙潭镇红旗村,木尔乡嘎乌村,拖觉镇阿省日达村,火烈乡若普村;绵羊肉羊园区乐安乡补莫村,拖觉镇亚河村,特木里镇洛奎村,乐安乡尾子堡村,火烈乡火烈村;山羊肉羊园区乌依乡乌依村,拉果乡拉果村,基只乡多木村,包谷坪乡宪次机乃村,拉果乡阿尔马之村共10个乡镇15个村中分年实施,每年3个村。

  2、草种基地

  本规划拟在水热条件较好、利于牧草生长、结籽的区域和地带建立草种基地。布局为:合井乡合井村、洛莫村,乌依乡日谷村、瓦黑村,拉果乡休果村、布歪村,地洛乡地洛村、吞都村、地尔村、吞坡村、则作村,牛角湾乡牛角村、解放村,罗家坪乡前进村、翻身村共6个乡15个村中分年实施,每年3个村。

  二、建设任务

  1、肉牛示范户:特木里镇民主村,龙潭镇红旗村,木尔乡嘎乌村,拖觉镇阿省日达村,火烈乡若普村共5个村,每村实施示范户30户共150户。园区内户均种植优质牧草10亩,共1500亩,其中光叶紫花苕900亩,多年生牧草黑麦草、白三叶300亩,紫花苜蓿300亩;圈舍新(改)建每户40平方米共6000平方米;户均调购本地基础母牛5头共750头,引进二杂母牛150头,户均1头;建立黄牛人工授精点5个,引进西门塔尔牛冻精开展人工授精;开展科学种草养畜技术培训500人(次),搞好疫病防治等。

  2、绵羊肉羊示范户:乐安乡补莫村,拖觉镇亚河村,特木里镇洛奎村,火烈乡火烈村,乐安乡尾子堡村共5个村,每村实施示范户60户共300户。园区内户均种植优良牧草10亩,共3000亩,其中光叶紫花苕1800亩,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600亩,紫花苜蓿600亩;圈舍新(改)建每户30平方米共9000平方米;户均调购本地基础母羊20只共6000只,引进杜泊羊300只进行杂交改良;开展科学种草养畜技术培训500人(次),开展疫病防治等。

  3、山羊肉羊示范户:乌依乡乌依村,拉果乡拉果村,基只乡多木村,包谷坪乡宪次机乃村,拉果乡阿尔马之村,共5个村,每村实施示范户60户共300户。园区内户均种植优良牧草10亩,共3000亩,其中光叶紫花苕1800亩,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600亩,紫花苜蓿600亩;圈舍新(改)建每户30平方米共9000平方米;户均调购本地山羊母羊20只共6000只,引进波尔山羊300只进行杂交改良;开展科学种草养畜技术培训500人(次),开展疫病防治等。

  4、优良草种基地:合井乡洛莫村、合井村,乌依乡日谷村、瓦黑村,拉果乡休果村、布歪村,地洛乡地洛村、吞都村、地尔村、吞坡村、则作村,牛角湾乡牛角村、解放村,罗家坪乡前进村、翻身村共15个村。规划区每村建立500亩种子基地,共建7500亩种子基地,亩播光叶紫花苕3公斤,7500亩购草种2.25万公斤;亩施磷肥10公斤,购磷肥7.5万公斤。开展科学种草养畜技术培训500人(次)。

  

第三节  年度实施计划与优先顺序

 

  2006年特木里镇民主村肉牛示范户30户,乐安乡伟子堡村绵羊肉羊示范户60户,乌依乡乌依村山羊肉羊示范户60户,共3个乡镇3个村。园区内户均人工种草10亩共1500亩,圈舍新(改)建共计4800平方米;户均调购本地基础母牛5头共150头,户均饲养二杂母牛1头共30头;建立黄牛人工授精点1个,引进西门塔尔牛冻精开展人工授精;户均调购本地绵羊20只共1200只,引进60只杜泊羊进行杂交改良;户均调购本地山羊母羊20只共1200只,引进波尔山羊60只进行杂交改良;开展科学技术培训300人(次),并积极开展疫病防治等。

  2006年草种基地:合井乡合井村500亩,乌依乡日谷村500亩,地洛乡地洛村500亩,3个村共1500亩。亩播光叶紫花苕3公斤,1500亩购草种4500公斤,亩施磷肥10公斤,购磷肥1.5万公斤;开展科学种草养畜技术培训100人(次)。

  2007年龙潭镇红旗村肉牛示范户30户,拖觉镇亚河村绵羊肉羊示范户60户,基只乡多木村山羊肉羊示范户60户,共3个乡镇3个村。园区内户均人工种草10亩共1500亩,圈舍新(改)建共计4800平方米,户均调购本地基础母牛5头共150头,户均饲养二杂母牛1头共30头;建立黄牛人工授精点1个,引进西门塔尔牛冻精开展人工授精;户均调购本地绵羊20只共1200只,引进60只杜泊种羊进行杂交改良;户均调购本地山羊母羊20只共1200只,引进波尔山羊60只进行杂交改良;开展科学种草养畜技术培训300人(次),并积极开展疫病防治等。

  2007年草种基地:拉果乡休果村500亩,牛角湾乡牛角村500亩,罗家坪乡前进村500亩,3个村共1500亩。亩播光叶紫花苕3公斤,1500亩购草种4500公斤,亩施磷肥10公斤,购磷肥1.5万公斤;开展科学种草养畜技术培训100人(次)。

  2008年拖觉镇阿省日达村肉牛示范户30户,火烈乡火烈村绵羊肉羊示范户60户,包谷坪乡宪次机乃村山羊肉羊示范户60户,共3个乡镇3个村。园区内户均人工种草10亩共1500亩,圈舍新(改)建共计4800平方米,户均调购本地基础母牛5头共150头,户均饲养二杂母牛1头共30头;建立黄牛人工授精点1个,引进西门塔尔牛冻精开展人工授精;户均调购本地绵羊20只共1200只,引进60只杜泊羊进行杂交改良;户均调购本地山羊母羊20只共1200只,引进波尔山羊60只进行杂交改良;开展种草养畜技术培训300人(次),并积极开展疫病防治等。

  2008年草种基地:地洛乡吞都村500亩,拉果乡布歪村500亩,乌依乡瓦黑村500亩,3个村共1500亩。亩播光叶紫花苕3公斤,1500亩购草种4500公斤,亩施磷肥10公斤,购磷肥1.5万公斤;开展科学种草养畜技术培训100人(次)。

  2009年火烈乡若普村肉牛示范户30户,特木里镇洛奎村绵羊示范户60户,拉果乡拉果村山羊肉羊示范户60户,共3个乡镇3个村。园区内户均人工种草10亩共1500亩,圈舍新(改)建共计4800平方米,户均调购本地基础母牛5头共150头,户均饲养二杂母牛1头共30头;建立黄牛人工授精点1个,引进西门塔尔牛冻精开展人工授精;户均调购本地绵羊20只共1200只,引进60只杜泊羊进行杂交改良;户均调购本地山羊母羊20只共1200只,引进波尔山羊60只进行杂交改良;开展种草养畜技术培训300人(次),并积极开展疫病防治等。

  2009年草种基地:罗家坪乡翻身村500亩,牛角湾乡解放村500亩,合井乡洛莫村500亩,3个村共1500亩。亩播光叶紫花苕3公斤,1500亩购草种4500公斤,亩施磷肥10公斤,购磷肥1.5万公斤;开展科学种草养畜培训100人(次)。

  2010年木尔乡嘎乌村肉牛示范户30户,乐安乡补莫村绵羊肉羊示范户60户,拉果乡阿尔马之村山羊肉羊示范户60户,共3个乡镇3个村。园区内户均人工种草10亩共1500亩,圈舍新(改)建共计4800平方米,户均调购本地基础母牛5头共150头,户均饲养二杂母牛1头共30头;建立黄牛人工授精点1个,引进西门塔尔牛冻精开展人工授精;户均调购本地绵羊20只共1200只,引进60只杜泊羊进行杂交改良;户均调购本地山羊母羊20只共1200只,引进波尔山羊60只进行杂交改良;开展种草养畜技术培训300人(次),并积极开展疫病防治等。

  2010年草种基地:地洛乡地尔村500亩、吞坡村500亩、则作村500亩,3个村共1500亩。亩播光叶紫花苕3公斤,1500亩购草种4500公斤,亩施磷肥10公斤,购磷肥1.5万公斤;开展种草养畜技术培训100人(次)。

  

第四节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规划期(5年)内所需资金总额为900万元,每年资金需求量为180万元,其中:所需以工代赈资金每年150万元,5年共750万元;项目区农户自筹资金每年30万元,5年共150万元。

  规划期内五年投资估算:

  1、人工种草:多年生牧草2250亩×200/亩,           45万元、光叶紫花苕5250亩×50/亩,26.25万元

  2、圈舍新(改)建:24000m2×45/ m2108万元

  3、调购本地母牛:750头×800/头,60万元

  4、购进二杂母牛:150头×1500/头,22.5万元

  5、建立人工授精点:5个×10000/个,5万元

  6、调购本地改良绵羊母羊:300户×4000/户,120万元

  7、引进杜泊羊:300只×8000/只,240万元

  8、调购山羊母羊:300户×4000/户,120万元

  9、引进波尔山羊:300只×1500/只,45万元

  10、种子基地:7500亩×50/亩,37.5万元

  11、修建药浴池:15个×2000/个,3万元

  12、修建羊蓄粪池:600个×325/个,19.5万元

  13、修建牛干粪堆积场:150个×500/个,7.5万元

  14、修建青贮窖:150个×500/个,7.5万元

  15、购买铡草刀:750把×100/把,7.5万元

  16、疫病防治费:12750头、只×10/头、只,12.75万元

  17、技术培训及资料费13万元

  合计900万元

  规划期内每年所需资金:

  1、人工种草:多年生牧草450亩×200/亩,9万元

  光叶紫花苕1050亩×50/亩,5.25万元

  2、圈舍新(改)建:4800平方米×45/平方米,21.6万元

  3、调购本地母牛:150头×800/头,12万元

  4、购进二杂母牛:30头×1500/头,4.5万元

  5、建立人工授精点:1个×10000万元/个,1万元

  6、调购本地改良绵羊母羊:60户×4000/户,24万元

  7、引进杜泊羊:60只×8000/只,48万元

  8、调购山羊母羊:60户×4000/户,24万元

  9、引进波尔山羊:60只×1500/只,9万元

  10、种子基地:1500亩×50/亩,7.5万元

  11、修建药浴池:3×2000/个,0.6万元

  12、修建羊蓄粪池:120个×325/个,3.9万元

  13、修建牛干粪堆积场:30个×500/个,1.5万元

  14、修建青贮窖:30个×500/个,1.5万元

  15、购买铡草刀:150把×100/把,1.5万元

  16、疫病防治费:2550头、只×10/头、只,2.55万元

  17、技术培训及资料费2.6万元

  合计180万元

  资金筹措为:每年申请以工代赈资金150万元,项目区农户自筹资金30万元。

  

第四章  规划的实施与监督

 

第一节  实施主体

 

  本项目实施主体单位为布拖县以工代赈办,项目业主布拖县畜牧局。县畜牧局是布拖县人民政府职能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技术力量较强,负责全县的种草养畜、畜种改良、牛羊面上圈养、疫病防治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负责畜牧法律、法规的宣传指导和牧业生产过程中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现有高级师1人,中级师11人,初级技术人员55人。设有畜牧站、兽医站、草原站、牧经站、饲料工业办,技术服务机构健全,多次承担国家、省、州有关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组织管理、技术实施等方面的经验,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此类项目经过2004年的实施,取得一定成效,为本项目的实施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第二节  实施方式

 

  一、规划实施的组织形式及部门协调办法

  建立组织机构。成立布拖县以工代赈草场工程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顾问,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副组长由分管畜牧的县政府副县长、县人大副主任、县政协副主席担任,成员由县以工代赈办、县畜牧局、县财政局、县扶贫办、信用联社、项目实施区工委单位的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一是制定项目管理方法,二是落实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实施细则,三是按实施方案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开展项目建设工作,四是对项目资金进行使用管理,对工程质量实施监督、检查,五是按规定时间及时汇报年度实施进展情况,对项目进行总结预验收。

  二、项目管理及有关制度

  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把项目建设作为全县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将项目各项任务指标纳入年度经济发展计划,并纳入乡镇党委政府、业务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项目组织领导,实行统一组织、分级管理、充分重视、鼓励支持、发挥科技人员参与项目建设;对相关人员进行分工,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制定奖惩制度,进行考核,兑现奖惩;严格实行项目实施责任单位负责制、资金报帐制、工程质量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等四项制度,确保计划任务完成。

  成立项目技术小组,组长由县畜牧局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副局长担任,成员由畜牧站、草原站、兽医站、牧经站的负责人担任。技术小组负责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承担项目的组织实施、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工作,开展试验示范和现场技术指导,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技术难题。

  

第三节  工程管护

 

  项目建成后由县畜牧局统一管理、统一组织生产,全方位进行技术服务。项目按照“五统四分两联合”的要求[五统:统一规划,突出优势,体现特色;统一技术标准,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统一培训,实现园区建设农户每户有一名技术明白人;统一配种(引种),饲养最适应当地条件的优良畜种,把好种畜质量关,突出良种效益;统一防疫,杜绝漏防,减少养殖户损失。四分:分户建圈;分户种草;分户饲养;分群管理。两联合:探索和推行公司(中介组织)+园区(基地)+农户的畜牧产业化运作机制,园区(基地)通过龙头企业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营销组织等,使园区(基地)农户实现联合生产、联合销售],为达到“一年建设,长久受益”和“开发一片,成效一片”的目的,要明确产权归属,落实管理主体,采取“谁受益,谁管理”的办法,将工程管护落实到项目乡镇、村、户;建立项目管护责任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县、乡镇党政、业务部门每年定期检查管理和维护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管护人员限期改进和完善;对人工草地和种子基地保护和牲畜放牧要制定乡规民约,禁止改变草地用途和防止牲畜对草地的践踏。

  

第四节  实施监督

 

  一、工程建设管理

  工程建设中要建立责任制,将任务指标层层分解到乡、村、组干部和技术人员,层层签订责任书,将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干部、科技人员年度考核、晋升、晋级的主要依据,并与工资、奖金挂钩,同时项目领导小组和项目建设户要签订建设合同,农户要承诺投资和投劳,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资金监督管理

  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管理。项目资金严格按照以工代赈资金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实行“专户储存、专帐管理、专款专用、专帐核算、定期审计、集体研究、一支笔审批”管理,按“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资金实行公示,使项目区领导和农户知晓。在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和使用过程,由以工代赈办、县财政、银行、审计部门加强监督检查,以确保项目资金不挤占、不挪用、不出问题。

  

第五章  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实施后,实行种植多年生牧草,具有增加植被、改良土壤、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的作用,对改善人畜居住条件、保持环境卫生、提高农民的生存、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圈舍养畜能缩短饲养周期,节省饲料,对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地资源,实现布拖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  经济效益评价

  规划实施后,经估算各规划年的直接经济效益为:

  2006年:饲养基础母牛150头,绵羊母羊1200只,山羊母羊1200只,按牛繁殖成活率80%、羊繁殖成活率90%、山羊繁殖成活率按150%计算,每头杂交牛1500元、每只杂交羊400元计,新增黄牛120头,新增绵羊肉羊1080只,新增山羊肉羊1800只,新增产值133.2万元。

  种子基地:1500亩,按35公斤/亩产草种、4/公斤计,产种10.5万公斤,新增产值21万元。

  2007年:饲养基础母牛150头,绵羊母羊1200只,山羊母羊1200只,新增黄牛120头,新增绵羊肉羊1080只,新增山羊肉羊1800只,新增产值133.2万元,加上2006年已实施项目继续产生的产值133.2万元,共266.4万元。

  种子基地:1500亩,产草种10.5万公斤,新增产值21万元,加上2006年已实施项目继续产生的产值21万元,共42万元。

  2008年:饲养基础母牛150头,绵羊母羊1200只,山羊母羊1200只,新增黄牛120头,新增绵羊肉羊1080只,新增山羊肉羊1800只,新增产值133.2万元,加上2006年、2007年实施项目继续产生的产值266.4万元,共399.6万元。

  种子基地:1500亩,产草种10.5万公斤,新增产值21万元,加上2006年、2007年已实施项目继续产生的产值42万元,共63万元。

  2009年:饲养基础母牛150头,绵羊母羊1200只,山羊母羊1200只,新增黄牛120头,新增绵羊肉羊1080只,新增山羊肉羊1800只,新增产值133.2万元,加上200620072008年已实施项目继续产生的产值399.6万元,共532.8万元。

  种子基地:1500亩,产草种10.5万公斤,新增产值21万元,加上2006年、2007年、2008年已实施项目继续产生的产值63万元,共84万元。

  2010年:饲养基础母牛150头,绵羊母羊1200只,山羊母羊1200只,新增黄牛120头,新增绵羊肉羊1080只,新增山羊肉羊1800只,新增产值133.2万元,加上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已实施项目继续产生的产值532.8万元,共666万元。

  种子基地:1500亩,产草种10.5万公斤,新增产值21万元,加上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已实施项目继续产生的产值84万元,共105万元。

  

第三节  社会效益评价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能增强畜牧业生产综合能力,提高草地的生产能力,缓解草畜矛盾,增加农户经济收入,是广大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最佳选择。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广大农户的科学观念和科学饲养水平,有利于提高广大农户种草养畜的积极性并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带动项目实施周边地区乃至全县种草养畜积极性和科技水平提高。同时本项目的实施,能提高牛羊生产性能和品质,提高出栏率、商品率,促进全县畜牧业结构调整,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推动布拖经济的整体发展,对实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加快实现高寒山农民脱贫致富、实现小康水平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附件:

  1、《布拖县以工代赈“十一五”草场工程建设规划编规说明》

  2、《布拖县草场资源现状表》

  3、《布拖县以工代赈“十一五”草场工程建设规划表

  4、《布拖县以工代赈“十一五”草场工程建设项目规划示意图》

  5、《布拖县以工代赈“十一五”草场工程建设项目空间布局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