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工作探讨>>凉山彝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
 
  
   
 凉山彝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 
 

 

 
 

喜德县代理县长  曲木伍牛

 
   
 

凉山,位于四川省西南部,西跨横断山脉,东抵四川盆地,北至大渡河,南临金沙江,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2003年末总人口415.48万人,其中彝族181.55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43.7%,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这里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资源富集,是有名的攀西“聚宝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在这样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却令人不可思议地存在着普遍的、原始的贫困。凉山州所辖17个县市,有11个县(主要是彝族聚居程度较高的县)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占整个四川省36个县的近三分之一。这里贫困面之广、贫困程度之深、贫困人口之多、贫困如此集中地体现在一个民族即彝族身上,在全国都是少有的。

长期以来,凉山各族干部群众为消除贫困作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扶贫工作先易后难,从平坝地区到二半山区再到高寒山区,不少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但是,凉山连片贫困、普遍贫困的现状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贫困现状依旧令人触目惊心,特别是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的二半山区和高寒山区,聚集了整个凉山州的绝大部分贫困人口,可以说,凉山的贫困根本上就是彝族的贫困。

凉山彝族地区贫困现象的长期存在,不利于民族地区经济的跨越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不利于四川建设西部经济强省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目标的实现,不利于中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进步。消除贫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凉山各族人民的迫切愿望,也是西部大开发和四川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需要。所以,深入认识凉山彝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分析研究其原因,提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促进凉山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凉山彝族地区贫困现状及其特点

贫困,就是生活困难和贫穷。联合国《1981年世界发展报告》认为:“当某些人、某些家庭和群体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获取他们那个社会公认的,一般人都能享受到的饮食、生活条件、舒适和参加某些活动的机会,就是处于贫困状态”。世界各国、各地区对贫困线的划分和标准都不一样。比如,1982年西方9个发达国家的贫困线平均值为人均4861美元,而中国民族地区的贫困户标准却是人均年收入200元人民币(按当年价折合为105美元),两者并无可比性。1994年-2000年,国家实行“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期间,我国扶贫越温的验收标准为人均年收入500元人民币、800斤粮食,即“五八”标准。现在,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贫困标准是“每天收入在1美元以下即为贫困”。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调查总队提出的中国21世纪新的贫困线是人均年收入865元。但一般认为,人均年收入在1000元以下为相对贫困,人均年收入在625元以下为绝对贫困。

20世纪50年代初,凉山彝族人民在政治上从奴隶社会一步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但是,经济并没有随着政治上的飞跃而飞跃,凉山彝族地区生产力水平仍然十分低下,经济发展仍然相对滞后。50多年来,凉山各族人民团结奋进,迎难而上,苦干实干,贫困落后的面貌得到了较大改观。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结合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凉山各族人民根据自身的实际,创造性地发明并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以形象扶贫、移民扶贫等为代表的扶贫工程,反贫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凉山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2003年,凉山州GDP完成202.4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25元增加到了2003年的4900元,增长了196倍。

表(1)1952年以来凉山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单位:亿元

   年份
经济指标
1952197819982002备注

国内生产值

5.3515.2276.81178 

工业总产值

0.255.957.71114 

农业总产值

4.5611.8943.7495.88 

财政收入

0.050.5412.9616.34 

农民人均纯收入

64.212011111629单位:元

资料来源:1999年四川省展览馆《天府五十年展览》,其中,2002年度数据来自《凉山统计年鉴2003》。

由表(1)可看到,50多年来凉山的发展纵向比较成就巨大。但是,横向比较凉山与内地还有很大差距。2003年,凉山州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900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167元,比全省低867元。此外,占全州土地面积31%、总人口50.5%的安宁河流域西昌等五县一市,其GDP和财政收入都占全州总量的70%以上,人均GDP达到6000多元,已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而其余11个县(彝族聚居程度较高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的GDP总和仅占全州总量的三分之一还弱,人均只有2000余元。全州还有58万人没有解决温饱,城市低保人口仍有6.36万人。所以,凉山的扶贫攻坚任务还很艰巨,形势还不容乐观,彻底消除贫困,走向繁荣进步的道路还很长。

纵观凉山彝族地区的贫困情况,具有以下较为明显的特点。

1、原始的贫困。这主要是指贫困的程度,简而言之,贫困程度深,扶贫难度大。在大多数彝族聚居的山区,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薄弱,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很多人还沿用着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获取微薄的回报,延续着人畜混居一室、观念禁锢的原始落后的生活方式。众所周知,凉山彝是中国最后消除奴隶制的地区,20世纪50年代,凉山州还处于奴隶制、农奴制和封建制并存的阶段。1956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凉山州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民主改革运动,成为凉山历史上划时代的社会变革。然而,经济社会的发展并不象政治变革那样在一夜之间可以完成,它必须经过一定的改革过程,特别是边远贫困的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资源缺乏、社会发育不完善、基础设施薄弱、劳动力素质差,要发展起来就更要走过一个艰难曲折的长期的过程。

长期以来,凉山彝族地区的很多群众一直延续着从奴隶社会遗留下来的陈规陋俗。最典型的就是生活方式还处在原始落后的境地。彝族群众的住房建造普遍都十分简陋、矮小,有的四处透风,难以遮蔽,自然而然地不开窗户。室内黑暗、阴湿,牛羊和人混处一室。同一房屋内一边关牲畜,一边住人,饮食起居都以“三锅庄”为中心,日为炊饮之所,夜为卧歇之地,室内除设粮屯外,别无它物。大多数住房不配院坝、不配厕所和畜圈,门前就满满地堆积着一年来的生产用肥,任其日晒雨淋,卫生条件极差,要进室内必须从粪堆上踏过。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精神长期受到压抑,萎靡不振,加之受恶劣的生存环境的制约,人们普遍存在苦熬不苦干的思想。1997年,时任国家民委副主任的文精同志在凉山州布拖县考察扶贫工作时,看到凉山彝族地区的这种贫困状况,沉重地指出:“凉山的贫困还是原始的贫困”!

2、普遍的贫困。这主要是指贫困的广度,简而言之,连片贫困,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前的1993年,凉山州尚未解决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达210万人,占了当年全州农业总人口的63.63%。其中,少数民族贫困人口达134万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8.8%。全州17个县市就有10个国家贫困县,1个省定贫困县,1个州定贫困县,贫困县占了全州县市总数的70.58%。12个贫困县农村儿童入学率只有64.8%,农村劳动力文盲半文盲比例高达70%。

笔者20041月在凉山州喜德县拉克乡吴哈村调查,全村345户,1836人,耕地886亩,人平不到5分地,除粮食收入外,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饲养生猪及鸡鸭等家禽,牛羊有点存栏,但主要用于犁地和“踩肥料”,一般不出栏。人均年收入800多元。另据四川民族研究所罗凉昭、马林英同志在凉山州越西县西山乡西堰村一组调查:全组80户,367人,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6%。该组农户人平旱地3分,稻田1.1分,按2000年水稻亩产700斤算,1.1分稻田人均只有水稻80斤,100斤稻谷可出70斤大米,只够自食,无余粮作商品出售。按玉米亩产1000斤算,3分旱地人均只有300斤玉米,一个家庭按5口计算,每户有玉米1500斤。自食之外的玉米用于饲养生猪,不作商品出售。按土豆亩产1500斤算,人均有土豆450斤,每户2250斤。能用来作商品出售的约有500斤左右,每斤土豆0.5元,可收入现金250元。每户一年出售生猪一头,可收入现金700800元。每户出售鸡、鸭等可收入现金280元左右,出售花椒、柿子等可收入500元左右。这样算来,每户全年的现金收入2000元左右,人平现金收入400元左右。

上述的喜德县拉克乡吴哈村地处平坝,交通便利,属于条件较好的彝族聚居区。越西县西山乡西堰村属于彝族聚居的二半山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两类地区的农户经济状况尚且如此,居住在高寒山区农户的贫困状况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凉山彝族地区的贫困现象具有明显的普遍性。

3、综合的贫困。这是指多重贫困,即经济贫困与文化贫困和精神贫困交织。主要表现为人们普遍具有:听天由命的人生观、得过且过的生活观、重农抑商的生产观、温饱第一的消费观、共产平均的分配观、崇拜鬼神的文化观、重义轻利的伦理观、忠守故土的乡土观和多子多福的生育观。

1999年春节前夕,时任四川省委书记的谢世杰同志率队到凉山州慰问。在昭觉县的一个彝族村寨,谢世杰走进一户人家,房屋矮小、黑暗,进屋后好不容易才看见一个裹着“察尔瓦”(彝族披毡)的人蹲坐在“三锅庄”边,但火塘里并没有火。谢世杰书记和那人有过一段令人深思的对话,大概内容是:

问:大冬天的,我看你衣服穿得少,冷不冷啊?

答:冷。

问:既然冷,为什么不烧火烤啊?

答:没有柴。

又问:没有柴,你年纪不大,又有力气,怎么不去砍呀?

答:砍柴的地方太远……

最后,谢世杰书记拿出一个红封,递给那个人,对他们全家表示慰问,希望他们过个好春节。那人接过红封,打开一看,里面是几张100元面值的人民币,顿时热情高涨,不顾屋外凌厉的寒风,马上就要出去买酒回来招待谢书记一行……这就是典型的经济贫困与文化贫困和精神贫困交织的综合贫困。文化失落,精神萎靡,宁愿苦熬,不愿苦干,振作起来改变自身现状的动力差、能力弱。

又如,凉山彝族地区吸毒贩毒问题极为突出,参与人数众多,涉及面广,很多彝族家庭因涉毒而家破人亡。凉山又是四川省的艾滋病重点监控区,主要原因就是吸毒人员较多,比例较大。社会治安方面,由于长期贫穷落后,致使彝区治安刑事案件表现出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作案人员文化素质低,法制观念淡薄,大多数是文盲加法盲。他们作案的动机随意化,一时心血来潮即可作案;他们作案的手段简单化,就地取材,甚至赤手空拳也作案;他们作案的目标低值化,为一包烟一瓶酒也去作案;他们对作案后果不计较,从未想到作案后会对他人和自己带来什么后果,只顾眼前目的的实现。

彝族传统文化是不乏教人行善从善的内容的,比如彝族经典训世经《玛牧特依》、彝族《习惯法》等都对偷盗、抢劫等行为的危害性作有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叙述和严格的处罚规定,以前的彝族社会对如何杜绝以上这些不法行为是具有自己独特而较为完善的教育方式的。在彝族传统习俗中,宁可强夺,也不偷盗,特别是偷鸡摸狗更被认为是十分耻辱的行为。吸毒为家支规范所禁止,卖淫更为民族传统所不容。信仰方面,凉山彝族地区正处于汉区的佛教、道教以及藏传佛教影响区的边缘地带,彝族有以“毕摩”为代表的自成体系的信仰“万物有灵”和“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其他外来的说教很难被他们所接受。19世纪中后期许多国家的传教士在凉山彝族地区传教失败甚至传教士被杀就证明了这一点。但是目前,传统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学校国民教育又未能充分填补这一空白,一部分年轻人既没有受到传统教育的教育,也没有在学校接受教育,致使他们文化失落,精神萎靡,加之经济上的贫穷,更是显得无所适从,甚至失去了生活的目标。

4、富饶的贫困。资源优势与经济弱势反差巨大。凉山是四川省“攀西资源综合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资源富集,是一块有着巨大潜力的宝地。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对攀西地区的资源开发和发展十分重视,邓小平同志曾用“这里得天独厚”六个字对攀西地区作了恰如其份的评价。目前,凉山最具优势的五大资源是:

水能资源。流经大小凉山的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及其支流,流量大、落差大,为水电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凉山州境内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3668.1万千瓦,可开发量为2811.29万千瓦。

生物资源。凉山具有日照充足、降雨丰富、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和土地辽阔的显著特点,是各类动植物的“基因库”。安宁河谷地区是仅次于成都平原的四川第二大平原,现已列为国家和省的农业开发重点地区。独特的光热资源,使这里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呈现单产高、质量优的特点。全州林地面积17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8.6%,活立木蓄积量达2.3亿立方米。境内有野生动物达66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兽类7种、二级保护兽类19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9种、二级保护鸟类38种,省重点保护鸟类18种。野生植物资源名目繁多,仅中草药类就达2400多种。草地面积达3617万亩(含疏林草地),占全州总面积的40%以上,牧草产量高、草质好,仅草本类优良饲草就达上百种。

矿产资源。凉山地处我国著名的攀西裂谷成矿带,境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品位高、埋藏浅、采选条件好、综合利用价值高的优点,是建设综合性、集团性的大型钢铁、有色金属、稀土、贵重金属等原材料基地的最佳地区之一。现已探明矿种达82种,有相当储量的达59种,其中大型、特大型矿床30处,中型63处。其中:钒钛磁铁矿,探明储量13.73亿吨,居攀西第二位;富铁矿保有储量4985.8万吨,为全省第一位;铜矿保有金属量135.17万吨,占全省总量的69.9%;铅矿保有金属量78.85万吨,居全省第二位;锌矿保有金属量267.04万吨,居全省第一位;锡矿探明金属储量4万吨,居全省第一位;轻稀土保有稀土氧化物总量103.06万吨,居全省第一位。此外,岩盐、磷、煤、石灰岩、白云岩、铝土、硅石、金属镁等矿产也具有相当的储量。

旅游资源。凉山历史文化灿烂悠久、民族风情异彩纷呈。全州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和泸沽湖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有省级风景名胜区3个(冕宁彝海、雷波马湖、会理龙肘山—仙人湖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冕宁冶勒和螺髻山自然保护区)。此外,还有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凉山奴隶社会博物馆等众多人文景观。

民族文化资源。凉山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民族风情浓郁,文化独特,特别是彝族火把节、彝族年、彝族歌舞、彝族服饰、彝族毕摩文化以及摩梭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都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凉山彝族地区的贫困,虽然也不乏“贫瘠的贫困”,但综上所述,凉山资源上的整体优势是十分明显的,“抱着金碗讨饭吃”,资源上的优势与经济上的落后形成了强烈反差。所以,努力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既是凉山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也是凉山彝族地区脱贫致富的希望所在。

二、凉山彝族地区贫困原因分析

凉山彝族地区长期贫困落后的原因,是综合的、多方面的,主要是在自然条件、社会历史、文化教育、基础设施、民族传统以及扶贫开发资金投入不足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的。但是,就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而言,凉山虽然不是很好,却也不是最差。全国自然和基础设施条件比凉山差而老百姓比凉山富裕的地方不少,反而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同凉山接近而还存在同凉山一样连片贫困的地方却很罕见。从四川的甘孜、阿坝、凉山三个民族自治州来看,甘孜和阿坝两个州的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都不比凉山彝族地区好,但老百姓普遍都比凉山彝族同胞富裕。所以,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等问题并不是凉山彝族地区贫困落后的主要和关键性原因。凉山彝族地区贫困的主要原因在于:

1、社会发育层次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

凉山彝族地区是一个特殊的民族经济文化区域,其社会发展直至20世纪50年代还停留在比较低级的奴隶制的历史发展阶段,并相当完整地保持着该区域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样式和民族固有的文化传统。在其腹心地带,等级关系森严,人身的占有关系、使用奴隶的普遍性以及对奴隶统治压迫的残酷性,充分反映了凉山彝族社会浓厚的原始色彩和奴隶制的野蛮落后。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凉山彝族人民进行民主改革,实现了政治制度的变革。制度的变迁使凉山彝族人民与全中国人民一样在政治上实现了平等,但是经济发展有它自身的过程和规律,不可能象政治制度一样“一步跨千年”,其经济发展依然落后,生产力水平依然低下。同时,制度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不相适应,民族内生的变革跟不上制度的变迁,内生因素发展不够,从而显得外部发展得越快就落后得越多。

民主改革前的彝族社会,不仅社会制度落后,经济方式也很原始、很落后。根据凉山民主改革时期的有关调查资料,凉山彝族地区的农业生产基本上是以广种薄收、粗放经营的方式进行的。主要种植荞麦、玉米、燕麦、土豆、水稻、黄豆、小麦、大麦、圆根等。以二半山和高寒山地的旱地耕作为主。山地垦殖采取休耕轮歇的方式,实耕地一般一年只种一季,土地轮歇时间长、利用率低。农业生产工具也很简陋,普遍使用木制农具。耕作方式通常是浅耕浅耙,碎土不细,施肥甚少,甚至不施肥。劳动形式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并习惯以互相帮助和换工的方法,来调剂劳动力的余缺。在凉山腹心地带,如按亩产量折合成荞麦计算,平均亩产量一般在100斤左右,边缘地区平均亩产也仅为120130斤。缺粮在下层群众中是普遍现象。畜牧业生产管理也极为粗放,靠天养畜,牲畜数量始终是有限的,基本维持在一种低水平的自然平衡状态。

这种社会经济形态与20世纪中叶世界性的工业文明甚至信息文明所带来的技术和社会进步相比,反差太大,形成了巨大的历史鸿沟。这个历史鸿沟的逾越,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这种社会经济形态的影响,在今天的凉山彝族社会中还大量和普遍地存在,特别是对经济方式的影响更甚,这也是凉山彝族地区还如此贫困落后的根本原因。

2、劳动力整体素质低

新中国成立以前,凉山彝族地区基本上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教育体制和机构,彝族传统教育主要以口头传承的形式承袭,彝族文字只是在世袭的毕摩家支或一小部分人中流传。所以,当时的绝大多数彝族同胞都没有接受现代教育的条件和机会。从另外一种角度来说,当时彝族地区封闭、落后的经济社会形态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不是很高,通过口头传承、模仿等形式也能很顺利地学到其生产生活所必须的各种技能。20世纪50年代中叶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彝族地区开始大规模兴办学校,发展现代教育,通过50多年的艰苦努力,虽然已培养了一批批大、中专生和高、初中生,彝族地区劳动力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凉山的劳动力整体素质仍然偏低,仍然不能适应新形势下脱贫致富的基本需要。主要表现在:

一是劳动力接受学校教育时间短,文化程度低,反贫困的智力支撑力弱。据调查,在彝族聚居的越西县西山乡西堰村的218位成人中,中专毕业生10名,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4.58%;高中毕业生6名,占2.75%;初中毕业生47名,占21.55%;小学毕业生82名,占37.61%;文盲半文盲73名,占33.48%……2000年,全村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4.8年,而全国是7.1年,四川省是6年。彝族地区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这给本地区脱贫致富目标的实现带来了很大难度。此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彝族地区由于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偏低,新增劳动力中的文盲、半文盲人数还在增加。喜德县吴哈村,全村615岁人员123人,辍学在家27人,占22%,这其中的大多数人员连小学都没有毕业就辍学了。这些人员基本上都以文盲或半文盲的身份加入到劳动力行列,他们自身反贫困能力弱不说,还会继续影响其对下一代的教育与培养,就会陷入愚-穷-愚-穷的恶性循环之中。

二是劳动技能简单、单一,反贫困手段有限。大多数人都只掌握有简单、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技能。在彝族村落调查,家家户户的经济方式、经济来源都大体相同,基本上都来源于种植或养殖收入。况且,劳动生产率低下,挣的都是来之不易的“辛苦钱”。当然,要是有较为完善的技术学校和职业中学教育体系,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种不足。但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凉山州大多数县都没有技术学校,有普格、金阳、昭觉、美姑、雷波、木里等6个县没有职业中学,劳动力的继续教育工作基础薄弱,无以为继,劳动者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来致富的想法实现难度很大。

三是外出务工制约因素多,致富门路少。据有关资料,四川省每年要输出劳务500600万人,为四川挣回300多亿元,劳务输出已成了四川农村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凉山州每年也有劳务输出20多万人次,但彝族所占比例很小。究其原因,除文化知识水平低、劳动技能单一等因素外,语言交往能力以及民族风俗习惯等也是影响彝族地区劳务输出的很重要的原因。有一些受过初高中以上教育的年轻人外出打工,都主要在本县内或凉山州内,到州外或省外打工者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3、传统陈旧观念束缚,不良习俗制约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给自足、自我封闭的彝族经济社会形态与开放、竞争的市场经济格格不入。市场竞争的能力弱小,市场竞争的意识淡薄,彝族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受到大大减缓。

一是重商观念淡薄。“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养羊为御寒、养鸡为换盐巴钱”,凉山彝族地区长期处于一种低水平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中,社会剩余劳动和产品都很有限,整个生产和消费的循环都很简单。商品交换长期甚至到今天都还有相当多的地方保持着以物易物的传统习俗,商品经济极不发达。解放前,彝族社会商品交换的特征是:商品交换没有形成独立的经济部门,没有形成本民族的商业市场,没有从农业中分化出来的商人,只有极个别的商品生产,没有独立的商品生产者。长期的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形态,形成了凉山彝族“重农轻商”的习俗。彝族的传统习惯更多地趋向于“重义轻利”,甚至有“以务商为耻”的行为规范。所以,整个凉山彝族社会重商观念淡薄,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观念更是显得与现实格格不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显得很弱势。

二是积累观念不足。这种观念的形成,与战争有很大关系。彝族历史上,截止20世纪60年代,战争一直伴随这个民族,从来没有离开过。不仅与外民族之间时有战争,本民族内部不同等级、不同阶层之间也战争不断,特别是经常性的家支间的冤家械斗,因时间久、规模大、具有普遍性而对整个彝族社会带来了很大影响。彝族各家支之间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而起的纠纷,到了难以解决时就会发展为冤家械斗。比如甘洛县有两个彝族家支,他们之间的械斗时断时续,进行了几百年,到民主改革时,本来各有几百人的成年男丁竞只剩了几个。战争严重破坏了生产,降低了人民生活水平,养成了好勇斗狠的社会风气,阻碍了交通与物资流通,阻碍了彝族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经常性的战争,使得很多彝族家庭不得不进行经常性的搬迁,战争的破坏性造成了他们不固定置家立业以及积累意识差的习惯。从历史的经验看,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都有一个资本的积累过程,小到一个家庭一个人也是一样,没有积累就不可能脱贫致富,贫困也就永远不可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消除。

三是消费观念落后。“喝在酒上,穿在银上,用在神上”是凉山彝族落后的消费观念的真实写照。由于特定的生存环境、社会历史背景和心理文化积淀的影响,酒在彝族生产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影响已远远超出了饮食文化和酿造技术的领域,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诸多方面,几乎到了“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地步。人们以酒为尚、以醉为乐、以醉为荣,今朝有酒今朝醉,满足于现时的生理快感和心理快感,缺乏进一步发展的必要的物质积累观念。形成了一种“以酒当茶、杀牲待客、来客必敬”的共吃、共喝、轻功利、重人际的民族文化心态。人们热情好客,可以倾其所有来招待客人,为了“面子”,甚至不惜举债待客。据凉山州昭觉县扶贫办的负责同志介绍,该县还发生过有一户贫困户将家里唯一的一只政府扶贫资助的价钱非常昂贵的种羊杀来招待客人的事情。此外,由于原始宗教信仰的影响,凉山彝族普遍存在着杀牲祭神(鬼)的习俗,而且往往耗资巨大。凉山彝族每户人家一年一般要请祭师“毕莫”来进行2次以上的法事活动,一次至少需要一头猪或一只羊,另加烟、酒、粮食以及给毕莫的礼金等,花销200元左右,一年2次就要400元左右。这种“用在神上”的花销往往占其家庭年收入的很大比例。又比如,葬礼被视为高于其他一切礼仪的大事,每逢死人都要通过隆重的葬礼祭祀来超度亡灵,届时需要牲牛数头甚至几十头,以及大批猪羊鸡等,费用极高,而且相互攀比,常可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

4、人口增长过快

人口问题是全球性的一大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问题压力最大的国家之一。所以,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实行从严的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速度。但是,为了体现民族政策的照顾性,这项政策对于少数民族来说还是比较宽松的。比如,按照政策规定,凉山州农村户口的彝族,每对夫妇可生育三胎;非农业人口的彝族,每对夫妇可生育二胎。所以,由于民族传统生育观念以及政策性因素的影响,凉山人口增长速度比全省、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了许多。

表(2 2002年全国、四川与凉山人口增长情况比较  单位:‰

 

 

四 川   

 

   

12.86

10.44

14.21

   

6.41

6.55

5.74

自然增长率

6.45

3.89

8.47

资料来源:2002年全国、四川省、凉山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从表(2)可以看出,2002年度凉山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全国平均增长率高2.02‰,比四川平均增长率高4.58‰。凉山所辖彝族聚居程度较高的一些县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更高,比如彝族人口分别占其总人口的85%、69%、65%喜德、越西、甘洛三县,200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2.12‰、11.50‰、10.36‰。2003年凉山州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56‰,比2002年又上升了1.09‰。

人口的过快增长给凉山彝族地区消除贫困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压力。笔者在喜德县吴哈村调查时了解到,该村四组有耕地面积372亩,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全组只有205人,人均有耕地面积1.81亩。到2003年底,全组人口已增长至488人,人均只有耕地面积0.76亩,减少了一大半。一个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地区,人口的增多,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对其农民的脱贫致富是有很大影响的。此外,虽然计划生育政策相对内地已经很宽松,但由于观念原因,凉山彝族地区并没有因此完全杜绝超生现象,一些人在生了三胎以后还要想办法超生,同时,由于经济承受力差,教育发展滞后,不断重复生产的是低质量的人口,致使陷入了“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一定程度上拖了彝族地区脱贫致富的后腿,影响了整个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5、贫穷也是贫困的原因

贫穷也是凉山彝族地区更加贫穷的一大原因,即贫穷是因也是果。贫穷一般表现为缺乏资金,具体说就是缺钱,钱是流动的资本,有钱就可以购买设备,搞投资,就可以生产,可以买到技术……但落后地区没有钱,没有钱就没有投资,没有投资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无法脱贫。因为贫穷,资源开发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因为贫穷,儿童失学,甚至辍学;因为贫穷,人们的生产生活难以抵御自然灾害的破坏和影响;因为贫穷,不少人精神萎靡……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是很重要的生产要素,贫穷导致更加贫穷的恶性循环现象会更加普遍、更加明显。

三、反贫困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与进步

综上所述,凉山彝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不是一个地方两个地方的问题,也不是一户人两户人的问题,而是整个彝区具有的普遍性的问题。凉山的扶贫工作也就不能简单地因贫而扶,不能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凉山要彻底消除贫困,必须要内力、外力一起合力推进经济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与进步,这才是凉山彝族地区走出贫困的根本出路。

1、加大扶持力度是凉山彝族地区走出贫困的必要条件

凉山幅员辽阔,资源富集,开发潜力巨大,其所处的攀西地区是推动四川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增长极,甚至在我国大西南的开发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凉山自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和发展基础,但是,凉山彝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欠账太多,传统积淀厚重,自我发展的内生力量弱小,仅靠自身的力量难以尽快实现脱贫致富,难以加快资源开发,实现经济起飞。所以,外部力量的扶持是凉山彝族地区走出贫困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凉山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其他社会力量的支持与帮助,特别是国家的扶持是其走出贫困的最需要、最盼望、最强力、也是最可信赖的组织力量。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对西部,尤其是对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将随着国力的增强而不断加大。早在19578月召开的青岛民族工作座谈会上,周恩来总理就明确指出:“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要所有的兄弟民族地方,区域自治的地方,都现代化。全中国的现代化一定要全面地发展起来。……如果让落后的地方永远落后下去,这就是不平等,就是错误”。随着我国国力的进一步强盛,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必定会进一步加大,凉山彝族地区的贫穷落后是不可能长期存在下去的。目前,凉山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一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加大对西部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凉山17个县市有11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必将获得更多的支持和照顾。二是四川省已将攀西地区的开发放在了重要的战略位置,力争再造第二个“成都平原”,必将在项目、资金的安排以及各种政策上给予倾斜和照顾。所以,只要能够抓住机遇,积极争取支持,在外部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苦练内功,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内动力,内外结合,共同努力,消除贫困在凉山就会变得不那么困难了!

2、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振奋精神,苦干实干,增强内生动力是凉山彝族地区走出贫困的有力保证

在充分运用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所赋予的各种权利,积极争取更多支持和帮助的同时,自觉发扬民族优良传统,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自力更生,苦干实干,用自己的双手来改变凉山的贫穷落后面貌。只要自身不能自立发展,仅靠外力扶持,是不可能真正消除贫困的。所以,凉山彝族地区最终消除贫困的决定力量不是外力,而是内力。面对现代化的冲击,凉山彝族只有积极应对,作出必要的、适应性的调整,才能争取主动、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只有下决心摒弃一切不利于民族发展的传统陈旧观念,改革不良习俗,改变不合时宜的生产生活方式,虚心向先进民族和其他民族学习,吸收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改造改良本民族传统文化,使之符合时代要求、适应发展的需要,才不至于在急剧变换的现代社会中被淘汰。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素质,苦干实干,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来改变贫穷落后的现实,这也是凉山彝族人民普遍和迫切的愿望。在凉山彝族地区反贫困的具体实践中,并不乏靠自身的内动力、靠苦干实干走上富裕之路的例子。比如,被誉为“美姑第一村”的依波沃村,是大凉山腹心地带美姑县洛俄依甘乡的一个彝族山村,海拔高度在14001800米之间。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147户,694人,共有耕地1800多亩。1989年建卡扶贫时,全村尚有60%的群众处于“二六”温饱线(即人均200元收入和600斤粮食)以下。7个村民小组分布在几个山坡上,不通公路,最远的要步行3个多小时。全村大部分耕地是“望天地”,主要种植荞麦、土豆等杂粮,耕作粗放,产量低下。群众吃的是粗粮,住的是茅草或瓦板房,人畜混居,环境卫生极差,缺水、无电,教育落后,生活十分艰辛。面对贫困落后的面貌,依波沃村全体村民在村支书吉克木曲的带领下,不等不靠,“宁可苦干,不愿苦熬”,把握发展机遇,立足本村实际,坚持科技兴农,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铺平了脱贫致富的道路。短短的5年时间内,依波沃村迈出了三大步:1992年全村群众提前一年越过温饱线;1994年提前达到“五八”标准;1995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到547吨,比1994年净增190吨,人均占有粮食和人均纯收入都是1990年的2.5倍。全村改田改土820亩,发展经济林木1400多亩,6.5万株,人均900多株。修建了9公里长的村内公路,修通了一条9200米长的引水主渠道和5000米长的支渠道,实现了灌溉自流。家家户户都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大房,通电、通广播,用上了清洁的自来水,并配套有厨房、厕所、畜圈、院坝等。户户都有存款,许多农户家里还添置了电视机、电冰箱等现代家用电器。全村无社会治安案件发生,各种基础都比较稳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分析依波沃村在短短的时间内走出贫困的原因,最主要的是“两个改变”,即改变旧的思想观念、改变旧的行为方式——变苦熬为苦干。退伍回村的村支书吉克木曲是一个敢于破除迷信、敢于同民族的陈规陋习和陈旧传统观念作斗争的人。他带领村民在创业过程中不断吸收新思想,摒弃旧习俗,逐步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致富观、民族观、生育观、消费观,倡导艰苦创业、勤俭持家精神。从1992年起,依波沃村结合形象扶贫工程的开展,进行习俗改革,宣传科学,反对迷信;实行计划生育,义务教育;改变旧的风俗习惯和环境卫生面貌;婚丧嫁娶不大操大办;村里有人过世,也按乡规民约分散在各家各户接待来客,费用仅占过去的四分之一。

凉山彝族聚居的山区,很多地方的自然条件都不比依波沃村差,但他们至今依旧贫困,主要原因就是思想观念陈旧落后,自己起来改变自身贫困落后现状的勇气不够、办法不多,守着传统固步自封、裹足不前,“宁愿苦熬,不愿苦干”。依波沃村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大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苦干实干,凉山彝族地区是能够走上富裕之路的。

3、扶贫工作制度创新是凉山彝族地区走出贫困的现实需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扶贫工作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即由道义性扶贫向制度性扶贫转变,由救济性扶贫向开发性扶贫转变,由扶持贫困地区向扶持贫困人口转变。由道义性扶贫向制度性扶贫转变意味着,对于政府来说,扶贫不仅仅是出于道义上的自愿选择,还是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由救济性扶贫向开发性扶贫转变意味着,扶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工作从一般的社会救济工作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项独立的社会工程。社会救济工作的对象是那些丧失劳动能力的个人和家庭,以及由于遭受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而暂时陷入贫困状态的个人和家庭,它所使用的方法主要是目标明确的补贴计划和社会保障网络。扶持贫困人口工作的对象是那些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愿望的个人和家庭,他们由于各种原因而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而且在没有外部帮助的情况下,他们很难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来摆脱贫困状态。开发性扶贫有针对性地鼓励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在国家的扶持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开发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解决温饱进而脱贫致富。开发性扶贫的中心是帮助贫困人口形成自我发展的条件和能力,并以此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基础。由扶持贫困地区向扶持贫困人口转变意味着,国家的扶贫对象不再是贫困地区而是贫困人口;国家扶贫工作的直接受益者不再是贫困地区的各级政府,而是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

多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凉山的扶贫资金的投入,从1994年到2000年的7年间,国家投入凉山州的各类扶贫资金就达14亿元,人均近350元。2003年四川省切块下达凉山州的扶贫资金30379万元,增长31.5%,其中新增财政扶贫资金4878万元,增长7.1%。这么大的资金量,要是合理使用,应该是能够有较大作用和效果的。但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一些地方的扶贫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反贫困制度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扶贫资金的投向不尽合理、使用效率不高。二是一般贫困户并不容易享受到国家的扶贫政策和资金。三是对反贫困过程和结果的监测体系不健全,不仅不能完全反映扶贫攻坚的成效,且不能反映扶贫过程中资源分配和传递方面出现的问题,更使贫困的底子不清,扶贫工作不能完全做到“有的放矢”。所以,凉山扶贫工作制度要积极适应国家大的扶贫政策的转变,结合凉山实际,进行必要的反贫困制度创新。扶贫工作要真正做到制度性扶贫,不能因人因事而异;要正确处理扶贫与救济、扶贫与开发、富县与富民等各种关系,确保贫困户得到应有的帮扶,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应有的效益。

4、可持续发展是凉山彝族地区走出贫困的正确选择

现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并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念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特别是贫困地区更要坚持这一原则。长期以来,非持续发展的不良后果已给凉山扶贫开发工作带来了严重影响。森林砍伐过度、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农业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在彝族古文献《勒俄特依》中对昭觉县的烂坝一带有这样的描述:“昭觉烂坝山,天见一小片,杉树披着白衬衫,柏树挂铃铛,野猪在嚎叫,鹿角撬地埂”。可见,历史上的昭觉县烂坝一带曾经是森林茂密、大树参天的野生动物乐园,而今却只有一群贫穷的人们艰难地守护着光秃秃的山岭和贫瘠的土地。人类破坏了生态,破坏了大自然的平衡,大自然也以自己的方式进行着报复。凉山州近几年每年都要遭受多次洪灾、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袭击,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比如1997年美姑县乐约乡发生山体滑坡,造成上百人死伤和失踪的特大伤亡事故。1998628日至71日,凉山州境内普降暴雨,造成自建国以来的最大的一次特大洪灾,全州17个县市都不同程度受灾。仅西昌市就有24个乡镇、114个村受灾、受灾人口27.3万、农作物受灾面积20887公顷、死亡牲畜2300头、公路和桥涵多处被冲毁,直接经济损失1.1亿元。所以,贫困地区的开发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扶贫开发之路。在处理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问题上,凉山从实际出发,找到了一条兼顾经济发展、脱贫致富与生态保护的好路子,那就是移民扶贫。

移民扶贫是促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根据多年来实施移民扶贫的效果来看,移民扶贫不仅有利于发展经济,而且有利于生态保护。人民网记者禹伟良通过深入调查后,在《四川省凉山州实施移民扶贫工程纪实》中写到:

移民扶贫是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地区投资效益比最佳的扶贫方式。在盐源县甲花移民新村彝族农民罗字组家,正房、厨房、畜圈、厕所一应俱全,院坝干干净净,还有电视、水井、沼气灶,全无了以前“家徒四壁、人畜混居”的彝寨之景。“我们村民现在算是提前过了下辈子的好日子,住上了砖瓦房,吃饭不再愁,马路还通到了家门口……”面对今昔天壤之别,女主人感慨万千。一年前,她们村165743人还居住在海拔3200多米的盐源县泸沽湖镇拖落组,那里山陡地险,冰雹、泥石流等灾害频繁,生产生活条件极端恶劣,年人均粮食仅300余斤,收入200余元。村民住的是木板房,通风又漏雨;吃的是土豆、荞粑、燕麦;喝水得靠牲畜到几公里远的地方去驮回来;辍学、失学的小孩比比皆是。为了啃下这块“扶贫开发最难啃的骨头”,盐源县按照“坚持群众自愿,国家扶持,社会力量积极帮助”的搬迁方针实施移民扶贫工程,将这些彝胞整体迁入县城附近自然条件好的甲花村,每户都建造了100平方米的住房,每人都分到了1.4亩的耕地。县上配套建设了水、电、路、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还进行了农业综合开发。当年甲花村移民就大获丰收。甲花村在盐源县的移民扶贫新村快速脱贫致富排行榜上并非佼佼者。据盐源县对该地区44个移民扶贫点的测算,移民后人均占有粮食与人均收入达到870斤和835元,分别比移民前增长120%325%。凉山州委、州政府自1994年来就开展了开发式的移民扶贫工程。据统计,截至2001年,凉山州建成了105个移民扶贫集中安置点,已有组织地安置高寒山区难以就地脱贫的贫困群众9767户、45235人。移民户人均纯收入、粮食从搬迁前的200多元与200多公斤,分别增加到900多元和500公斤。

移民扶贫还为长江中上游生态建设与保护找到了一条好路子。凉山移民扶贫工程不仅是全州扶贫开发消除绝对贫困的主要途径,更是生态建设的有效方法。 凉山州曾有20多万贫困人口居住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生产条件恶劣。为了多增加一点收入,居住在高寒山区的人们就在“连人都站不稳”的陡坡地上大量开荒种植,每户人家耕种土地达几十上百亩,却很难填饱肚子。“种一片坡,收一箩筐”,便是产量十分低下的写照。 开荒种植则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甚至山体滑坡,形成“山上开荒,山下遭殃”。移民扶贫把高寒山区贫困群众搬迁到生存环境较好的低山河谷地带后,结合退耕还林工程与天保工程、长江中上游水保工程等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在移民户原居住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与封山育林育草,为亟待保护的长江中上游生态带来了良好的前景。截至2001年,全州仅通过移民扶贫而完成的退耕还林还草土地就达26万多亩,其生态效益略见一斑。

四、反贫困对策措施

有了正确的反贫困思路,还必须采取符合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措施,这才可能使凉山彝族地区的脱贫成为现实。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扶持力度的大环境下,特别是在凉山扶贫开发工作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取得了可喜成绩的基础上,只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等不靠,苦干实干,凉山彝族人民和彝族地区是一定能够脱贫致富、繁荣昌盛的。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精心谋划,认真组织,坚持符合凉山实际的反贫困战略选择

凉山彝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长期历史积淀的结果,使其脱贫致富也就决非是一朝一夕之功所能解决的。所以,凉山的扶贫工作应该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要有长期的战略安排。针对于彝族地区贫困的现实,凉山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牢固树立打“持久战”、打“硬仗”的思想,实事求是、认真细致地制定反贫困战略,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反贫困战略取得应有的效果。在凉山彝族地区反贫困战略的选择上要做到以下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资源转换型扶贫开发战略。从凉山的实际出发,积极促进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进一步增强自身经济能力,增强自身反贫困的手段,增强自主性,坚持在发展中解决贫困问题。资源开发要利用与保护并重,防止无序开发和粗放经营;要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十分注重城乡环境保护;要坚持市场配置资源,切实保护群众利益,积极帮助当地老百姓增加收入。

二是坚持市场导向型扶贫开发战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单靠行政计划手段是很难达到脱贫致富目的的。实践证明,要想帮助贫困区农民尽快脱贫致富,除了帮助其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外,还要坚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产业方向和结构,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紧密结合起来,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路子。扶贫资金的投向,既要坚持公平又要注重效率,扶贫不是救济,所以资金投入必须要计成本、讲产出。

三是坚持人的全面发展战略。牢固树立治穷先治愚的观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广大彝族群众在思想观念上、劳动技能上和综合素质上都得到明显提高,进一步增强他们适应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增强他们主动起来改变自身现状的信心和决心。

四是坚持基础设施优先战略。虽然在对凉山彝族地区贫困原因的分析中,本文并没有过多地提及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但相对经济发达地区而言,凉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现实是很明显的。为适应发展的需要,在今后一段时间甚至是在较长的时期内,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战略,对加快凉山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2、大力开发资源,实现经济优势,增强自身反贫困能力和手段

立足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积极融入和带动攀西经济带的发展,形成攀西经济增长极。

第一,加快以水能和矿产资源为主的自然资源的开发进度。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大力度,加快资源开发进程,特别是加快如溪洛渡电站等能对凉山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大项目的建设进程,大项目促进大发展,致力于把凉山建设成为四川乃至中国大西南水电能源基地。

第二,促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致力于发展优势农业和特色农业,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培育开发有竞争力的优势农畜产品;重点支持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资源开发、加工型工业企业。

第三,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民族风情、航天文化和自然风光为重点,加强对凉山旅游的包装和营销力度,深入进行旅游资源开发,促进旅游资源向旅游资本的转变。加大对旅游人才的培训力度,特别要注重从农村培训招募旅游从业人员,使旅游业为农村的脱贫致富做出更大贡献。

第四,促进彝族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变。要进一步增强彝族文化的吸引力,使得人们加深认识和更加喜爱彝族文化,乐意进行彝族文化投资与消费。根据目前彝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应进一步加大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力度:

一要提高彝族文化品味。学习其他地方开发民族文化资源的先进经验,深入挖掘彝族文化的内涵和本质,赋予彝族文化以新的文化和时代内涵,对彝族文化进行深加工、精加工,提高彝族文化品味。

二要增加彝族文化产品供应量。从深度和广度上加大彝族文化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增加产品的供应量,在追求产品数量的同时十分注重产品质量,杜绝粗制滥造。比如,南诏时期彝族宫廷歌舞的挖掘整理、彝族月琴等乐器的开发利用、高档彝族服饰的设计制造等,都是很具有开发价值的,也是很有市场前景的。

三要增强文化产品的民族特色。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产品的开发,特别是在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产品的开发中,很多地方都具有雷同性,这种现象在歌舞类产品中更为明显。要深入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发现和提炼彝族文化的独特特点,重点开发具有凉山彝族自身明显、突出特色的歌舞、风俗类文化产品,防止雷同和千篇一律。

3、狠抓教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

一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加大教育投入,大力发展寄宿制教育,实实在在提高贫困地区适龄儿童入学率。注重教育对口支援和远程教育等工作,学习外面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彝族聚居地区继续实施好彝汉双语教育工作。

二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适合彝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职业技术人才。凉山州昭觉县的昭觉青年创业培训中心在这方面作了很好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该中心是国际专业服务机构(MSI)与昭觉县政府于199910月联合创办、以实用技术培训为主的职业教育学校。中心成立4年多来,先后开办了缝纫、电脑、建筑、成人英语、农业、商业营销等培训班54期,培训人员达1221人次,为社会培养和输出了大批有用人才。其中,11名学员开始了创业之路,32名学员赴沿海各地打工,30多名学员留在中心或中心下属模拟公司工作,200多名学员回到家乡,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利用娴熟的技术勤劳致富,带动周围的群众一起奔小康。中心“边学、边干、边创收”的“三边”教学模式得到了普遍认同和肯定,20038月,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省长张中伟分别题词勉励:“培养民族人才,发展特色经济”、“治穷先治愚,大力发展民族职业教育”。

三要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为彝族地区贫困家庭、贫困人口提供必要的生存技能。根据彝族地区的生产生活习惯和气候土壤等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农业实用技术推广,使广大彝族群众掌握和运用较为先进的农业技术,自觉摒弃粗放的耕作方式,提高单位粮食产量,解决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

四要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努力提高人口素质。严格执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深入宣传计划生育政策,让彝族老百姓充分认识“少生优生”、“少生多福”等道理,自觉转变观念,自觉计划生育,促进彝族人口质量的提高。

4、坚定不移地大力实施移民扶贫工程

1994年以来实施的移民扶贫工程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是很明显的,但凉山现在尚有10多万人居住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所以要继续大力实施移民扶贫工程。一方面,要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认真组织实施;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农牧民生产生活情况,分轻重缓急,首先对急需要移民扶贫的农牧民实施移民安置;在帮助移民进行房屋、道路等“硬件”建设的同时,注重“软件”建设,加强对农牧民进行以农业适应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培训,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技能,帮助他们能真正移得下来、稳得下来和发展得起来。另一方面,要对那些暂时不能实施移民扶贫的高寒山区农牧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进行力所能及的整治,最大限度地改善他们的生存条件,逐步实施移民扶贫。

5、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

目前,全国城镇化率为37.7%,全省为28.3%,而凉山州仅为13.7%,分别比全国和全省低24个百分点和14.6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的落后,已成为制约凉山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既是凉山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的现实需要。从历史发展的经验来看,一个还有近90%农业人口的国家和地区是很难说发展起来了的,凉山最终要彻底消除贫困,城镇化发展是必由之路。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业人口的减少,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意味着农村的发展。所以,城镇化建设要与移民扶贫工程相结合、相呼应,真正“让森林在大山中自然地生长,让人们在城市里幸福地生活”。要以西昌为中心,以各县县城为重点,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农村先富起来的农民和有条件的农民到城里居住、经商、务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要赋予西昌城市建设以彝族文化、航天文化等内容,努力把西昌建设成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攀西休闲旅游胜地。要有计划地加快促进西昌城市扩容,进一步增强西昌的经济、文化辐射功能,带动州内以各县县城为主的城镇群的发展,从而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6、移风易俗,改革和破除民族传统不良习俗,增强自我发展的内动力

彝族传统习俗的改革,一靠“内力”,二靠“外力”。“内力”就是彝民族自身要客观地认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要根据现代文明发展的趋势和需要,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内容,自觉主动的对自身的文化传统进行必要的变革,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外力”就是政府或其他社会力量采取积极措施,引导彝族群众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进入手,对传统不良习俗进行变革。要大力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坚决摒弃“等、靠、要”的依赖思想;积极引导彝族群众树立创新意识,大胆革除阻碍民族进步、发展的不良传统习俗,坚决摒弃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不良习俗,积极弘扬对民族进步与发展有积极意义的优秀文化传统,确保优秀彝族传统文化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比如,彝族有热情好客的传统习俗,但不能错误理解和应用,借此挥霍浪费,要引导彝族群众形成积极健康的消费观,树立正确的财富积累观念,增强其自我发展的内动力。

7、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做好扶贫工作

扶贫工作是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从事扶贫工作的同志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智慧,实事求是地开展工作;要将需要帮助的贫困农户全部纳入扶贫工作视线,使他们实实在在地得到帮扶,扶贫资金的分配决不能象有的地方一样出现“嫌贫爱富”的现象,要真正用在需要帮扶的贫困老百姓身上;要进一步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管理,计成本、讲产出,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凉山州分平坝地区、二半山区和高寒山区,安宁河流域平坝区的西昌、德昌等五县一市相对发达,老凉山地区贫穷程度较深,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的特征。各地贫困人口的构成、贫困程度、贫困原因、贫困的表现形式都不尽相同,要客观认识各地的贫困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各有侧重,一县一策,甚至一乡一村一策,有所为有所不为,防止一刀切。扶贫工作方式方法要由过去的扶持贫困地区向扶持贫困人口转变,杜绝过去扶贫工作使区域经济或县域经济得到了发展而贫困人口没有得到扶贫资助和帮助、生活没有得到改善的现象。

8、争取国家立项支持“长江上游大小凉山原始贫困山区生态保护及扶贫开发工程”

大小凉山彝族地区的原始贫困问题,不仅存在于凉山州,也存在于四川省的其他相关地方,如乐山市的峨边、马边彝族自治县以及攀枝花、雅安、甘孜等市州的部分地区,还存在于云南省北部的一些地区,所以,该工程应该是一个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主的具有相同经济文化形态的区域开发工程。这个区域地处长江上游,境内有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等大江大河,又是四川省的主要林区之一,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讲,其能源地位和生态地位都十分重要。国家采取特殊措施,加大对这个区域的开发力度,不仅经济、生态效益明显,而且对促进中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吴靖平《政协凉山州九届四次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2、王金铁、王国强等《大凉山向共和国报告――纪念凉山彝族自治州成立50周年》。

3、穆光宗:《人口素质与脱贫致富的关系》,载《中国人口生活质量研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出版。

4、欧泽高主持的《确保社会局势在整体稳定的基础上实现长治久安研究》,中共四川省委民族工委《“四个确保”课题研究报告》。

5、蒋明清主编《凉山扶贫(画册)》。

6、罗凉昭、马林英《彝族社区民族教育发展探析》,见袁晓文主编《四川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年出版。

720022003年《凉山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Copyright © 2006 凉山彝族自治州以工代赈办公室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凉山彝族自治州信息中心